岱海湖畔的靚麗“新村”——全區鄉風文明建設紀實之二

在通往烏蘭察布市涼城縣的102省道旁坐落著一座村莊,村莊東臨匯祥寺、南靠岱海湖、北通岱海國際滑雪場及溫泉冰雪小鎮,這便是岱海鎮三蘇木行政村。在村委會所在地——趙家村,一群徽式建築的農舍,格外耀眼,走在村中平坦的水泥路上,不經意間聽到村民的談話,並非家長裡短,而是時政新聞、岱海環境保護……

3月19日,記者來到家住三蘇木行政村吉吉扣營村的索太平保老人家中,寬敞的院落看不到一點牲畜的糞便,偶爾幾聲“咩咩”的羊叫,才意識到這是農家;家中,電腦、電視、冰箱一應俱全,單獨隔出的衛生間裡,獨處一角的坐便器,上下水齊備,一點不比城裡人差。

去年,索太平保老人的家被評為三蘇木行政村“最美庭院”。老人儘管已經70歲,可滿面紅光、精神抖擻。他說:“自被授予最美庭院後,村委會不時組織村民前來參觀,外地的也有。我發現,現在村裡人把自家院都拾掇得很乾淨。”

2016年,三蘇木行政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5戶,烏蘭察布市文旅體局副局長張勇被派駐到這裡任駐村第一書記。那時的三蘇木村,土坯房遍地,鄰里之間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場面屢見不鮮。

張勇書記說:“經過一段時間調研,我發現,想要讓村民有所改變,還得從思想上入手。”經過摸索與討論,張勇在2018年8月1日推出了12條村規民約。如何讓“軟”的村規民約變為“硬”內容?張勇又想到用積分兌換激發內生動力,他便到處“化緣”,創辦了由宇創公司贊助為主的愛心超市。

同時,為全力推進志智雙扶提升村民素質,開展了“好媳婦、好婆婆”“最好庭院”“十大孝子”“五好家庭”“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舉辦了“三蘇木村首屆農耕文化節”“貧困戶聯誼縣”等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倡導勤勞致富的良好風尚,培育和弘揚良好家風村風。

索太平保說:“沒想到,文化就是精神,只要把文化注入村民思想裡,那力量就是無窮的。就說我們行政村首屆農耕節,有秧歌、剝玉米、搓莜麵等比賽,其中秧歌比賽,我們有8個自然村就有8支秧歌比賽隊,代表村比賽,不僅能得獎,全村人臉上有光彩。怕落人後,大家心往一處想,勁頭可足了,往日有矛盾不說話的,也說開了話。現在村民們穿著時髦了,有的還說普通話,村子裡到處都是新時代的氣息。”

“評選活動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村民對村規民約的遵守。”張勇邊說邊拿起手邊的《村規民約積分兌換手冊》,給記者展示,評定項目有脫貧成效、帶頭髮展、維護環境衛生、鄰里和睦、摒棄舊俗等十多項。張勇說:“每月我們都會逐戶進行摸排,一方面進行積分評定,另一方面宣傳政策,每月一到評定時間,村民們都站在門口等我們進家評定。評定完了,村民們就可憑藉積分到村委會的宇創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物品,小到牙刷、香皂,大到雞苗、電飯鍋。”

為了讓村民們增收,村委會提出發展庭院經濟, 愛心超市也變換兌換獎品。2018年,由宇創愛心超市出資,免費為村民發放雞苗4000只,2019年6月,超市又憑藉積分為400戶村民發放雞苗2000只。這一做法,得到村民們一致讚譽。

經過不懈努力,涼城縣脫貧攻堅取得很大成就,並於去年4月退出貧困旗縣序列。三蘇木村更是沒有一戶危房,貧困戶年人均收入達到了7500元。

倉廩實而知禮節。摘了窮帽的三蘇木村民更加註重榮譽了。於是,按季度公開公示的考核評分結果,便成了大家暗中較勁的地方,有的主動承擔起保潔員、護林員、治安員的職責,義務將村內的衛生打掃乾淨,對村裡的街道進行巡查,發現垃圾及時處理,還主動參加村中的文化活動。現在,村民打麻將的少了,看書看戲的多了;酗酒鬧事的少了,跳舞健身的多了;村容村貌、戶容戶貌有了明顯的改觀。

被評為“好媳婦好婆婆”的趙家村慄麗麗與83歲的婆婆範潤麗是讓人羨慕的一家人。秧歌比賽那幾天,娘倆住在一個院,天天結伴練秧歌。這幾天,婆婆剛出院身體弱,51歲的慄麗麗天天把飯端到老人炕上。為了讓老人好消化,慄麗麗把飯做得軟爛綿香。

鄉風文明,鄰里和諧。這個村是有名的長壽村,80歲以上的老人近70人。難怪駐村第一書記張勇拉著範潤麗老人的手,鼓勵老人:“好好活著,在咱們村你不算高齡人,上了90歲,就能享受村裡的慰問金了!”(記者 皇甫美鮮 實習生 郭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