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加一的答案嗎?1+1=2? 1+1>2? 1+1<2? 還是?


你知道一加一的答案嗎?1+1=2?  1+1>2?  1+1<2? 還是?

讓我們先看一個小故事:

  從前,普陀山上有座廟,廟裡住著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他們師徒二人在寺廟中相依為命。

  有一天,老和尚給小和尚出了一個問題:“一個愛清潔的人和一個不愛清潔的人一同從外面回來,是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還是不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

  小和尚搔了搔頭皮,迅速地答道:“當然是不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因為他身上髒得很。”老和尚看了看小和尚,不置可否。

  小和尚以為自己回答得不正確,又馬上改口說:“一定是那個愛清潔的人先去洗澡。”

  老和尚問:“為什麼?”

  小和尚胸有成竹地說:“那還不簡單,愛清潔的人有愛洗澡的習慣,不愛清潔的人沒有愛洗澡的習慣,只有愛清潔的人才有可能去洗澡。”說完,小和尚等待師傅的誇獎。

  出乎意料的是,老和尚不但沒有誇獎小和尚,還說小和尚沒有悟性,小和尚更加莫名其妙了。

  “兩個都得去洗澡,愛清潔的有洗澡的習慣,不愛清潔的需要洗澡。”小和尚只有這樣回答了。可師傅的臉色告訴他,又錯了。

  小和尚只剩下最後一個答案,於是怯生生地回答:“兩個都不去洗澡,原因是愛清潔的人很乾淨,不需要洗澡,不愛清潔的人沒有洗澡的習慣。”

  他剛說完,老和尚滿意地說:“其實,你已經把四個答案都說出來了,但你每次都認準一個是正確的,你的答案是不全面的。因此,單單拿出一個都不是正確的答案。那麼一加一等於幾呢?

其實, 1十1=?不是數學題,是社會問題.有好多種答案,答案加例題才能正確的.。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尤其是在與人交往中,有時並非因為做得不對,而是沒有全面地考慮問題。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一個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故事解讀:

  生活中的問題,並非只有一個答案,所以沒有必要為了一個固定的答案而去爭辯是非。應用之道:

  在對方陳述他們的觀點、意見、看法和某種判斷時,我們總愛否定他們,有時甚至會粗暴無禮地打斷他們的話,說:“你說的不對”、“不是你說的那樣”、“我不同意你的說法”,等等,這一下便產生了火藥味,雙方爭辯起來,爭吵起來,進而還會人身攻擊和謾罵,搞的雙方都很沒趣。

  有時對方說的並非沒有道理,或者很有道理時,我們也受虛榮心的慫恿,故意不同意對方,搶著說出我們的高見,其實我們的高見並非高見,而是些很蠢的話。我們只不過是想在大庭廣眾面前出出風頭罷了。就是我們稍微謙虛一點,把對方視為一家之言,然後我們也會從另一種角度出發,大談我們的想法。其實我們的想法,又何嘗不是一家之言呢?我們對人家的反駁或補充毫無必要。只是我們太愛表現自己了,太愛表達自己了。我們的那些意見,大多很愚蠢,很淺薄,很讓人見笑。我們不知道這些,蠢頭蠢腦地把它們說得義正辭嚴。

  有時我們完全是出於心裡彆扭,想幹擾對方,說出一些莫衷一是的言辭,我們並不想講道理,只是不願意贊同對方罷了。我們這種行為,有時是有意識的,有時是無意識的。為著這種無謂的東西,我們失去了很多難得的朋友、很多難得的機遇。其實我們對人家的這種否定和責難,除去自身完全沒有意義外,對我們自己也毫無益處,我們在否定和為難別人時,我們自己也被否定了、為難了。在生活中,我們自己為自己製造的這種晦氣太多了。

  我們完全可以十分大方地肯定對方,學會點頭稱“是”。我們可以欣賞對方的觀點、辯詞和立論,想想它們有哪些合理的地方、對的地方、於我們有益的地方。如果實在沒有合理的地方、對的地方,甚至一無是處,我們也完全可以只當聽聽“故事”就作罷,而不必在言辭上較勁認真,這在很多時候是無益的。相反,認真地傾聽對方,點頭認可,不僅會使我們謙聽受益、啟悟智思,還會使我們多交朋友,在其他方面,受人實惠,如魚得水。比方,你可以這樣試試,一邊認真地傾聽著,一邊點著頭,說:“你說的很有道理”,“我完全贊同你的意見”,“你的話對我啟發很大”,等等。只要認真地傾聽,就會使對方感覺很好,他的內心也會因此而溫和起來。順著人家的話說,肯定人家的道理,這是人際交流中最基本的常識和技巧。據說老虎的毛要順著摸,反過來理解,順著摸老虎的毛,老虎也會馴順。如此兇猛的動物,都能把它降住,可見“順著摸”的厲害了。嘗試一下“順著他”戰勝他的招數吧!=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