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也可“雲”答辯!“雲”教育給人更多想像空間

博士論文也可“雲”答辯!“雲”教育給人更多想像空間

疫情病毒帶來痛苦不安,卻也還我們以更多刺激反應,以及由此引發出更多的變通。比如,“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兩個熱詞首次在中國人群普及,中國人擁有當然的原創權。雖然一開始引來不少學生父母們的吐槽,但這麼長時間不開學,“雲”教育成為疫情之下人們無奈又是最好的選擇,同時,也帶給人們對於“雲”教育的更多想像空間。

先來看看山東大學有史以來推出的首場博士學位論文“雲”答辯:

據瞭解,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部分高校陸續開展了學位論文“雲答辯”。山大的首場答辯活動於3月11日下午開展,機械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生高翔獲得了全票通過!

此次答辯委員會由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隋富生研究員、白國鋒研究員,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蔣奇教授、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葛培琪教授、宋清華教授等五位專家組成,隋富生研究員擔任答辯委員會主席,畢文波高工擔任答辯秘書。

以下是答辯程序:

山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學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黃傳真教授宣佈答辯委員會成員名單並致辭。

高翔的博士生導師牛軍川教授首先對高翔的情況進行了簡要介紹。

答辯委員會主席隋富生研究員宣讀答辯議程,並宣佈答辯正式開始。

答辯人高翔對讀博期間的研究成果進行了彙報。答辯委員會成員進行提問,高翔逐一回答。

答辯委員會內部會議環節在答辯人及所有旁聽人員退出會議室後開展。答辯委員會充分討論答辯人的論文內容和答辯情況,通過微信匿名投票的形式進行表決,確定了答辯成績,形成了答辯決議。

下午17:00,網上會議室重新開放。答辯委員會主席隋富生研究員宣佈答辯結果。高翔同學博士學位論文通過答辯,答辯成績優秀,建議校學位委員會授予其工學博士學位。

本次答辯投票採用微信在線匿名投票的方式進行,由答辯秘書即時統計票數並向答辯委員會彙報;答辯全程採用錄屏和錄像雙備份的視頻存檔。

就這麼簡單!

聽聽參與的師生們怎麼說吧~

高翔:我對本次“雲”答辯,以前也沒有經歷過,感覺也是有些擔心,擔心出現各種意外。我感覺最大的挑戰是網絡問題,一定要保證網絡的暢通。如果斷網,可以採用開熱點的方法進行補救。還有就是提前錄製有聲PPT,如果有某位專家斷網,那麼及時發送有聲PPT。對於以後進行視頻答辯的同學,一定要提前熟悉視頻軟件的操作流程,及時和自己的答辯秘書老師溝通,落實答辯中的各項環節。

他說,可以找好錄屏、錄音工具,可以找師弟、師妹幫助錄屏,同時記錄答辯委員會意見,以防萬一。

他說,由於自己提前進行了演練,一切按部就班,感覺和傳統的答辯過程差不多,效果也很好。答辯氛圍非常好,很有學術氣氛,各位答辯委員會成員提問非常專業,對學位論文有認同肯定,也有不同意見。答辯時間較長,內容很豐富。

研究生院學位辦負責教師認為,答辯過程非常流暢,秩序良好,專家非常認真,問題直指核心,過程緊張,內容豐富,一些做法值得在以後答辯中借鑑推廣,是一次答辯形式創新的成功探索。

其實,論文答辯所有程序在網上進行,而不是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進行,其實也意味著所有工作已經公開化。上面提到,“答辯全程採用錄屏和錄像雙備份的視頻存檔”,當然可以提出複查複檢,不要小看這一點,這對於答辯人及其論文,對答辯委員會及每位委員,對組織答辯的機構單位等,都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和規範。

更不用說這種“雲”答辯方式提供了多少便捷,節約了多少資源。以往,只有很個別情況下,有答辯委員會委員臨時不能出席,或聘請的國外專家委員因故不能出席等,可遠距離在網上參與答辯。而通常,都要有外聘的一至兩名專家委員會委員參與現場答辯,他們的接送接待、吃住行費用、答辯費及勞務費等都要在預算之內。還有答辯設施、場地安排等。

相信不少學子會期盼這種模式更多推廣,在家裡、在宿舍,甚至在旅行途中的賓館以至私家車裡,都可以完成學士、碩士、博士論文答辯。其實,相要求的技術條件現在已完全具備。之前,有碩士生、博士生吐槽論文紙質打印提交,一般要提交十幾份,給答辯組織單位和每一位答辯委員。而一旦哪怕有修改1個字,就要重複打印再提交。三五千字至三五萬字的論文,意味著不小的工作量和開支。為什麼不無紙化?頂多存檔需要一兩份就可以了,甚至單位存檔都可實行無紙化。

回到文章開頭的“停課不停學”,有外媒評論說:“中國正在進行著一項世界規模最大的教育實驗,這一景象史無前例。”

此前,國家及各省市已全面展開“雲”教育的基礎設施升級工程,教育資源的“雲”建設,以及信息化教育手段的推廣普及等工作。這次疫情,無疑提供了一次全國性的大演練、大檢驗。成效怎麼樣?

從之前傳遍朋友圈的一些相關新聞教學視頻和,也可以看到暴露出的部分問題,主要還是教師信息化教學素養的提升、學校信息化教育考核評價等問題,以及當前城鄉不均衡、區域性不均衡造成的溝坎,像有的孩子連一部智能手機都是奢求。尤其,幼兒園、小學教學效果相對差,網上互動不足等。當然,還有比如像“釘釘”這類應用工具和平臺的不足,以致學習高峰時間平臺癱瘓。

“雲”教育給我們提供了更多想像空間。教育是一個大的產業鏈,學校這個教育場所,將來有多少教育相關活動可以不在這個場所進行,利用“雲”教育模式即可解決?大家猜想吧!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原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