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概括規範詞(五)

四、社會類

1、學校和企業建立研究所/和科研機構合作——校企合作/校研合作,聯繫緊密

2、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農村“空心化”問題/“三留守”問題/空巢化

3、子女不贍養老人、拿老人養老保險錢——不敬老、不愛老、不養老

4、盜竊、抽菸、賭博等描述——不良習慣/不良嗜好

5、教育過分重視升學率、實用性——教育功利化

6、為了自我“充電”,參加各種調節情緒、訓練意志、提升技能等類似的培訓課程——提升素質/提升能力/素質教育

7、房價高、教育費用高、醫療費用高等——費用高/生活成本高/生活壓力大

8、讀書、下棋、游泳、旅遊——培養興趣、愛好/豐富業餘生活

9、“餓了麼”“美團網”“大眾點評”——網絡平臺/網絡銷售

10、“微信”“微博”“客戶端”等——網絡空間/自媒體

11、市民患上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結核甚至癌症——身體健康/生命安全

12、欠債還錢、說到辦到——信守承諾/誠信

13、捐款、捐物、抗震、救災——奉獻

14、忽視了對愛人的關心,也無法盡到孝敬老人的義務,更不用說花時間和精力陪伴子女成長了,長期以往,家庭關係可想有多糟糕啊!——家庭責任/義務

15、年輕人必須對自己的身體負責,比如,合理膳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身體健康

五、生態類

1、政府追求經濟發展,接納汙染企業——重經濟輕環境

2、一開始不掙錢,後面可以帶動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

3、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水豐富,是……的理想之地——資源優勢

4、竹林和幼林下養兔、養雞、養鴨,在樹林中放羊蜜蜂以及在林下發展香菇夜菌種植——林下經濟

5、“鄉村遊”、“農家樂”——特色產業

6、“豬-沼-果”“木-漁-山”——循環經濟、綠色發展

7、灰土垃圾用於填坑、廚餘垃圾用於堆肥、白色垃圾生產日用品——垃圾分類/生態化處理/無害化處理/回收再利用

8、栽植苗木、粉刷牆面、建廣場——美化環境

六、鄉鎮類

1、大學生/務工人員從城市回到鄉村——人才/勞動力迴流

2、採摘、農家樂、鄉村旅遊、淘寶村……,不同產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共同發展——產業融合/產業多元化

3、映入眼簾的是光禿禿的石甸山,……我國每年撂荒的土地有近3000萬畝——土地等資源閒置

4、S村地處偏僻,有一段路車根本開不進去,下雨天時他坐摩托車進村,常弄得一身泥,特別狼狽——條件艱苦、吃苦耐勞

5、老鄉們說,他態度好,說話和氣。大家都喜歡和他說話……村支書也對小童讚不絕口——有親和力,群眾基礎好

6、百姓自己管自己的事情——村民自治

7、務農就是低人一等、沒有能耐的人才種地——職業偏見、歧視

8、在基層,鄉鎮職級上升空間小,讓不少人覺得沒有出路——缺乏晉升空間/渠道

9、娛樂活動除了通過電腦上網就是大媽們的廣場舞——生活單調/乏味/枯燥

10、通過和解、調節、訴訟、法律、仲裁等方式調節糾紛——糾紛調解方式多樣化/多種形式

11、調解村民佔用很多時間,全憑熱心和責任心,沒有多少補助,有時侯還要自己貼錢——待遇低/待遇差/工資低

12、土地承包糾紛、財產糾紛——政策性問題

13、根據需求進行培訓:如:現在自個兒想學什麼都可以跟村裡申請,鎮裡專門有專家來教俺們——提升培訓的精準度、針對性

14、劇本來源都是平時身邊發生的真實事情,主角都是自己演自己——題材真實/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15、通過投入大量資金對某地進行扶貧的一種方式——加大扶貧資金投入/“輸血式”扶貧

16、通過投入技術、人才、項目等對該市貧困鄉鎮進行扶貧的模式——“造血式”扶貧

17、集中村民辦個事真不容易,有時候還真得求著他們。大到修橋修路,小到清理垃圾,都要給點報酬——民眾缺乏參與意識、積極性不高

18、治理了河道,興建了農田水利項目,擴大了灌溉面積;改造了農村公路,修建了橋樑——基礎設施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