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駐華代表:中國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發展軌跡是可以改變的

近日,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接受了聯合國新聞記者錢思文的採訪。採訪中,高力醫生介紹了疫情發展及世衛組織應對疫情的工作。閱讀採訪全文:

【從關注“武漢出現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到率隊進行實地考察,再到協調總幹事與聯合專家組訪華,去年12月以來,高力醫生作為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親身參與了中國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的整個過程。在聯合國新聞專訪期間,他介紹了世衛組織在中國開展的工作,回應了有關疫情初期預警不及時的質疑,並指出瞭如今已呈“全球燎原”之勢的新冠疫情,對各國衛生系統所帶來的挑戰。】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與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高力醫生的採訪約在上個週六的下午,他在北京,我(記者錢思文)在上海。三天前,世衛組織剛剛在日內瓦宣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當天,中國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1例,其中武漢4例,境外輸入7例,當日現存確診人數超過12100人。湖北除武漢外連續9天零新增,潛江成為湖北省內首個交通解封的城市,嚴防境外輸入日益成為防控工作的重點。

而中國境外報告的病例總數已超6萬。蘋果公司宣佈關閉大中華區以外的所有門店,歐洲足球五大聯賽全部停擺,美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一名長居美國的女性在美3次要求核酸檢測被拒,攜家人飛回北京後被確診的消息,以及英國政府提出的“群體免疫”理論,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平臺引發熱議。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圖片來自:聯合國新聞

與高力醫生的對話,就從讓人觸目驚心的“全球大流行”開始。

世衛組織在3月11日表示,新冠疫情已具有“全球大流行”的特徵,這一描述意味著什麼?

高力醫生:“全球大流行”只是一個專業術語,用來形容當前疫情的傳播態勢:全球100多個國家報告病例,許多國家出現持續的社區傳播,已經達到了“全球大流行”所描述的程度。

面對已經“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世衛組織的工作會發生哪些改變?

高力醫生:使用“全球大流行”來描述疫情並不會改變世衛組織的工作。決定世衛組織和各國政府工作內容的主要是對疫情的風險評估和緊急公告。

世衛組織早在今年一月初就已明確,疫情在中國的風險非常高,在其他國家的風險為高,並在1月30日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這是世衛組織最高等級的預警。

2月底,世衛組織進一步將疫情在全球的風險評估上調為“很高”,這就意味著,每一個國家都需要為可能發生的大規模社區傳播做好準備。

世衛組織首次收到有關疫情的報告是在什麼時候?

高力醫生:正式的上報是在1月3日,通過《國際衛生條例》的相關機制進行的。

但其實,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在12月31日,也就是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關閉的前一晚,就收到了非正式的通知。隨後,我們立即在1月1日召開了駐華代表處、區域辦公室和日內瓦總部的電話會議,在正式上報完成之前,就已經組建了應對小組。

接報至今,世衛組織在中國和全球範圍內,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

高力醫生:世衛組織的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努力回答傳染病防治中最重要的三個問題:病毒如何傳播?嚴重程度如何?防止傳染的措施有哪些?

最初的三個星期,世衛組織投入了大量精力來回答這三個問題,分析流行病學調查數據、與中國國家衛健委及世衛組織全球專家網絡討論、根據現有信息,通過各媒體渠道開展風險宣傳,並與在北京的聯合國各機構協調合作。

在此期間,您是否曾到訪武漢?

高力醫生:1月20日和21日兩天,我和駐華代表處的同事對武漢進行了實地考察。當時武漢尚未封城——現在回想起來簡直恍如隔世——我們去了武漢中南醫院的發熱門診、查看了武漢天河機場的出入境篩查檢疫,和中國的同仁探討了流行病學調查工作,還去了湖北省疾控中心的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那時,武漢還沒有出現醫院大排長龍的景象,方艙醫院,以及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院也尚未開建。這些是在我們離開之後才啟動的,世衛組織-中國2019冠狀病毒病聯合專家考察組在2月訪華期間也進行了走訪。

第二和第三階段的工作重點又有哪些?

高力醫生:第二階段是在世衛組織召開兩次緊急委員會會議,宣佈本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之後。抗疫行動升級為由世衛組織總部協調支持的全球努力,具體包括確定科研重點、調集資源向各國運送檢測試劑和個人防護用品等。

其中,二月中旬到月底,由25名專家組成的聯合專家考察組前往武漢、北京、廣東和四川,深入考察了中國的抗“疫”工作。

而現在,隨著中國的病例數量顯著下降,駐華代表處的工作進入了第三階段:用最佳方式分享中國的抗疫經驗,讓其他國家至少能夠有所瞭解,並從中獲得有用的提示,明白中國是怎麼做的,哪些方法是有效的。

從您的介紹來看,有不少工作是與中國政府共同開展的,過程中的溝通協作如何?

高力醫生:確實如此,我們的主要對口部委是中國國家衛健委,合作可說是順暢而且及時。在整個疫情期間,我們與衛健委每天都有非正式的溝通聯絡,每週還會開一次正式的情況介紹會,詳細分析有關病毒的最新數據。

病毒的基因序列,以及開發檢測試劑所需要的引物和探針序列能夠及時與全世界分享,就是得益於雙方的溝通協作。

此外,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也在1月28日訪華,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中國和全球層面的抗疫合作達成了共識。應該說,與中國政府各層面的合作都是順利且有效的。

作為中國抗疫行動的親歷者和參與者,您對中國所採取的措施有何評價?

高力醫生: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發展軌跡是可以被改變的。一般情況下,病毒流行的過程會是指數級別的增長,達到最高峰,然後,在所有易感人群都已感染或患病之後,逐漸開始下降。

但這樣的情況並未在中國發生。中國的流行病學曲線是“非常規”的,在中國,疫情在增長階段就被掐滅了,病毒的傳播被阻斷了,無論是收集到的數據,還是觀察到的社會現實,都清晰地顯示了這一點。

中國的經驗表明,並非所有的傳染病疫情都必須經歷讓醫療系統無法承受的大暴發,每一個國家都能借鑑這條經驗,並根據自身實際加以應用。

中國在疫情初始階段似乎存在一定程度的輕視,甚至還有關於遮掩瞞報的指稱,儘管武漢曾有不少醫生努力“吹哨”提醒眾人。類似的行為是否影響了疫情的應對?部分觀點認為,如果信息更加透明,或許能讓病毒更快得到控制,讓全球免遭眼前的“大流行”,您對此怎麼看?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圖片來自:聯合國新聞

高力醫生:歷史無法重演。我明白,部分工作可能存在短板,中國政府最高層也指出了應對過程中的不足。我相信,未來會有相應的調查,相關人員會被問責。

但就世衛組織而言,我們從12月31日起就參與了抗疫行動,親身經歷並目睹了一系列迅速的動作,確認病毒種類、分享基因序列、封城、建立聯防聯控機制,以及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我必須要說,武漢在此次抗疫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我們應該時常停下來、想一想,武漢的人民,為了抗擊疫情,為了給全中國和全世界爭取時間,付出了多麼沉重的代價。

但防控措施確實非常奏效,也確實創造了條件,讓中國的其他地區能夠非常迅速地控制住疫情的蔓延。流行病學曲線的走向,以及湖北以外相對較少的病例人數,都是抗疫行動高效成果的體現。

類似的缺點和不足也並非中國獨有。世衛組織宣佈疫情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是在1月30日,而現在已經是三月中旬了,迄今為止,全世界沒有幾個國家對疫情的反應能比中國更加迅速。

那些尚未聽從世衛組織呼籲的國家必須立即行動起來,採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也包括及時向公眾闡明疫情的風險。

本輪疫情是否也暴露出中國和世界醫療體系中所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

高力醫生:最需要引起重視的一點,就是必須建立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每一個國家都必須為類似的流行病暴發做好準備。

在“和平年代”,大家很容易低估公共衛生體系的重要性,忽視對人員和防護用品儲備、實驗室檢測能力和應對方案的投入。每一個國家都必須吸取教訓,平時做好準備,才不會在疫情來臨時倉促上陣。

不瞭解中國的人也許不知道,武漢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是中國中部最大的城市之一,是一個非常富裕、對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突出的城市,市內的醫療資源,包括病床數量和專科醫院都是非常豐富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並不薄弱的醫療衛生體系,在疫情來襲的時候,仍然應接不暇,幾近崩潰邊緣。

正因如此,世衛組織才不斷強調全民健康覆蓋,避免過度依賴醫院治療所可能引發的質量、平等和效率問題,降低全社會的醫療成本。而且,不可否認,在傳染病疫情發生時,過度擁擠的醫院候診室,反而很可能成為發生交叉感染的場所。

最後,您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的?

高力醫生:我希望每一個閱讀和收聽這篇採訪的人明白,這是一次相當嚴重的疫情,雖然病毒的致死率不像最初估計的那麼高,但病亡的人數仍然非常多,我們不希望發生這樣的悲劇,因此,各國都需要在國家層面慎重採取措施,無需陷入恐慌,但一定要足夠重視。

此外,雖然目前既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但每一個人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通過用流動水和肥皂勤洗手,在條件不允許時就用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不要用手觸碰臉部和五官、咳嗽和打噴嚏時屈肘或用紙巾捂住口鼻、保持一米距離、可以的話儘量遠程辦公,避免聚集開會等等。

聽起來都是老生常談,但是這些方法無論重複多少次、無論如何強調都不為過。這就是可以避免感染的方法,這就是我們目前現有的手段,每個人都要用起來。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向世界展示了疫情的发展轨迹是可以改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