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賣得掉”“賣得好”――南疆四地州發力產銷對接助農增收

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在脫貧攻堅任務較為艱鉅的南疆四地州,各地各相關部門緊盯目標任務、聚焦深度貧困,採取搭建線上電商平臺、線下銷售推介等多種措施,組織好產銷對接,提高扶貧精準度,讓扶貧農產品“賣得掉”更要“賣得好”,幫助貧困農民脫貧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確保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打通出村進城“最後一公里”

“好的,我馬上下單發貨,力爭最短時間快遞到你手中。”3月13日,在烏什縣阿克託海鄉的巴依哥電子商務服務站,服務站負責人牙熱麥麥提·牙生接到兩盒黑木耳的訂單,邊往電腦裡錄入信息邊通過電話與客戶商量發貨。

烏什縣是剛剛脫貧摘帽的國家級貧困縣,電商服務覆蓋9個鄉鎮108個行政村,創新採取“電商+農產品+貧困戶”模式,擴大了核桃、鷹嘴豆、黑木耳等特色農產品的銷售規模。2020年,烏什縣全力推動互聯網與脫貧攻堅工作融合發展,通過引進第三方電商培訓團隊、建設多功能物流中心、吸納物流配送企業等舉措,打通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最後一公里”。

“我之前特別擔心菜種出來賣不出去,但現在這都不是問題了。”艾山·吐爾孫說,已經賣了200公斤茄子,估計還能陸續摘兩三噸茄子。艾山·吐爾孫是莎車縣伊什庫力鄉尤庫日加勒村村民,他的蔬菜暢銷得益於駐村工作隊隊員上門幫他做蔬菜銷售計劃,解決銷售難題。

而在尤庫日加勒村,像艾山這樣通過種植大棚蔬菜脫貧的農戶不在少數。“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不但為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創造種菜條件,還與縣城的農貿市場、超市等一一聯繫,幫他們打通銷售渠道,不僅讓村裡的菜能賣出去,而且確保菜農增收脫貧不返貧。

“十八般武藝”拓寬銷售渠道

在柯坪縣玉爾其鄉阿熱阿依瑪克村舉辦的林業技術培訓班上,玉提庫爾·米吉提等村民加入培訓班的微信群后,不僅和微信群裡的林業專家、企業及合作社負責人、致富帶頭人交流林果管理技術,還可以瞭解農產品市場信息。

柯坪縣注重引導農民通過手機接受實用技能培訓,讓手機成為農戶的“新農具”。玉提庫爾2020年打算在紅棗樹下套種西瓜,怎樣把紅棗和西瓜都管理好,怎樣讓紅棗和西瓜都有銷路,他通過手機獲取了不少信息。柯坪縣不少像他一樣的年輕農民認為,有了“雲端”課堂、微信視頻等信息化服務,種什麼心都不慌。

阿克陶縣巴仁鄉庫爾幹村拿到分紅的40戶貧困戶沒有想到,他們種植的香菇不僅豐產,還給他們帶來了豐收。豐產豐收背後,是“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在引導村民種植香菇的同時想方設法為香菇找銷路。

庫爾幹村是深度貧困村,人多地少,靠種植傳統作物難以增收。“我們大力發展香菇種植,統一管理保證香菇品質,千方百計找銷路,不讓村民擔風險。”庫爾幹村第一書記黃英學說。

延伸產業鏈成就增長點

核桃是和田地區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2020年,和田地區墨玉縣通過技術培訓引導農民科學合理地開展間作、樹盤覆蓋、施肥灌水等核桃撫育管理。一些“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林果合作社把核桃種植管理的每個環節拍成圖片或視頻,宣傳推介貧困戶的核桃。

在墨玉縣扎瓦鎮敦巴格村,村民穆黑提·馬合木向農業技術員學到修剪核桃樹的新技術後,自信地說:“2020年,我要把核桃種得更好,吸引更多的商販上門收購,賣個好價錢。”2019年,林果專家和技術員上門服務,他每畝核桃增收1000多元。如今,該縣的新疆崑崙之味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就地收購農戶的核桃,然後加工成核桃油等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等地,提高了核桃的附加值。為貧困戶增收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紅棗,是洛浦縣第一大果品產業。該縣從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入手,通過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多家企業落戶洛浦,完善紅棗保鮮、儲藏、烘乾、分級、包裝等加工流程,延伸產業鏈,將紅棗種植、生產加工、終端銷售串聯起來,形成三產融合的互利共贏新模式。

“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供銷銜接機制,讓洛浦縣紅棗2019年總產量近5萬噸、總產值4億餘元,不僅讓1萬餘戶農戶受益,也鼓勵企業在精準扶貧中有更大作為。

(記者張治立,參與記者韓沁言、拍熱扎提·阿不都、阿克蘇記者站劉紅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