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失眠、焦慮、強迫、疑病等 心理問題多發心理醫生建議:不妨總結一下疫情帶來的收穫與成長

昨天上午,平頂山市二院心理門診主任郭滿紅表示,近段時間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患者有增多趨勢,這與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有關。

昨天上午9時許,一位父親帶著上高中的女兒從舞鋼趕到市二院心理門診就診,郭滿紅分別與父女倆進行了單獨交流。女孩說,學習成績無法提高,晚上睡不著覺,感覺活著沒意思,什麼都不想做,甚至連玩都不想玩。郭滿紅為她做了心理測評,並耐心引導女孩敞開心扉說出內心深處的想法,疏解她的焦慮情緒。隨後又勸導其父不要給孩子壓力,因為活著比學習更重要,心病還要心藥醫。父親表示讓女兒配合服用藥物的同時,定期帶孩子來做心理治療。

近段時間,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導致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有增多的趨勢。“有些人焦慮恐慌情緒比較重,疑病者比較多。之前,有個30多歲的未婚女子,老覺得自己胸悶難受,說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要求家人帶她做核酸檢測。可她父母說,她疫情期間沒出過門,也不發燒,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郭滿紅說,疫情期間提倡勤洗手,結果有的患者強迫症加重或復發,不停地反覆洗手。對出現這些症狀的患者,郭滿紅建議其家人加強心理疏導的同時,最好帶病人來做進一步檢查,排除一下是否有其他心理疾病。

疫情期間,學生無法開學,一直在家上課,導致一些父母與子女的矛盾激化或升級。“有些家長擔心孩子成績下降,一看到孩子玩,就吵;有些家長看到上了大學的子女一天到晚玩手機打遊戲,不好好上網課,不幫忙做家務,也吵,矛盾咋不升級呢?”郭滿紅說,在疫情這個特殊時期,好好活著比什麼都重要,家長就不要心心念念盯著成績了,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有空還想玩會兒手機、追會兒劇呢,為什麼不允許孩子玩一會兒呢?聰明的家長應該對孩子說“學累了,放鬆放鬆吧”,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合理規劃時間。對於大一點的孩子,眼裡沒活兒不會做家務的問題,家長應該明白原因在於“你把該做的都做完了,從小沒讓他做,沒讓他養成習慣”,所以還是家長責任大,這時候應該多鼓勵,而不是指責。這時候,你不妨多想想孩子的優點,不斷列出孩子的優點,多誇孩子,家庭關係就不會太緊張了。

郭滿紅建議,疫情散去後,大家可以到空曠的地方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享受一下明媚的春光,調節一下情緒。作為家長,經歷了這場疫情,應該總結一下每一位家庭成員的收穫與成長,看看孩子有什麼進步,做了什麼貢獻,從中獲取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