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Q:怎麼培養出一個有同理心的孩子?

A: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父母與孩子的早期關係決定了是扼殺其同理心,還是加強其同理心,尤其是在2歲半(30個月齡)以前。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同理心的生理基礎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每一個新生兒都會有同理心。

在探討如何加強孩子的同理心之前,我們需要排除一些特殊狀況--生理上的特殊情況,因為當下的部分育兒理念中,過分強調親子關係的重要性,乃至“父母即禍害”的理論盛行,導致了一部分家長在育兒的時候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就成了禍害孩子的始作俑者。

我們需要理解同理心的來龍去脈,唯有如此才能正確地加強孩子的同理心發展。

  • 什麼是同理心?

提起同理心,我們會有種似懂非懂的感覺,那麼清晰但用語言卻很難解釋。

同理心(Empathy),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

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總結起來:

同理心就是共情能力,通過模仿或者模擬對方的行為、處境,識別他人的情緒的能力。同理心是情商的一部分,是基礎的人事智能,決定著一個人的協調性強弱的智能

可為什麼這種智能不能如語言智能、數學及邏輯智能等可以有所依據的清晰展現出來?(例如1+1=2)

不得不說這是我們目前的限制,同理心並非是虛無縹緲的,它同樣可以如同1+1=2般展現在大家的面前,只是當下的知識、技術還未能完全探索出其緣由。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 同理心並非“無中生有”,有著事實存在的大腦作用機制(未完全解析)

同理心有著其清晰的大腦作用機制,只是我們尚未能完全解開其神秘面紗,以下引用部分科研成果來認知這一點。

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精神病學家萊斯利·布拉澤斯在他的一篇論文中,介紹了同理心神經病學的發現以及對動物進行的比較研究,他指出杏仁核及其與視覺皮層的聯結區域是形成同理心的關鍵大腦回路的一部分。

另一個方面去證實的,則是有關前額葉的事情,前額葉區域涉及規劃複雜的認知行為,個性表達,決策和調節社會行為等複雜的認知功能。

神經心理學家研究部分前額葉受傷病人的情緒後發現,左前額葉的一個功能是控制不愉快的情緒,相當於神經恆溫器。

右前額葉是恐懼、攻擊等負面感覺產生的地方,而左前額葉則通過壓抑右前額葉來抑制這些原始情緒。

右前額葉受損的人,會患上“述情障礙”,

這種病症的特點就是無法感受到情緒,無論是自己的情緒還是他人的情緒。也就是完全沒有同理心的存在。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同理心有著其生理基礎--發育完整地、功能未受損的大腦,因此我們不能去譴責一個有先天大腦疾病的孩子沒有同理心,父母也不能盲目地自責。

幸運的是,這始終是特殊情況,那麼那些正常的孩子,又應該如何加強他們的同理心呢?

2歲半前,在關鍵時期,用關鍵方式,加強孩子的同理心

同理心是大腦的一部分功能體現,也是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與生俱來的能力,那麼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發展出這項能力的呢?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發展過程?

  • 兒童同理心的發展過程

從出生開始,嬰兒就已經有同理心的表現,因為同理心的本質是行為動作的模仿,通過做或者模擬和對方一樣的事情,以獲得和對方一樣的感受。

如果我們細心點就會發現,當孩子出生後送進聚集著新生兒的育嬰房時,當嬰兒聽到其他嬰兒哭,他們也會感到不安。

出生幾個月至一歲前,他們會對身邊的人的不安做出反應,就好像自己遇到不安一樣,例如看到別的孩子哭,明明前一秒很高興的他也會跟著哭起來。

而1歲~2歲半期間,孩子會很明顯地模仿對方的動作,但他已經開始逐漸意識到那並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他所做的模仿是為了獲取對這個動作的認知,感受這個動作所帶來的感受。

例如一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模仿大人講粗口,以獲得和大人同樣的感受。

而大約到了2歲半~3歲的時候,動作模仿的現象從孩子身上消失了,此時他們已經完全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即意識到他人的痛苦與自己的痛苦是不同的。

在這個階段,幼兒對他人情緒的敏感性開始出現分野:有的孩子很冷漠,有的孩子則極具共情能力。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 影響孩子同理心發展的重要因素:親子互動時協調一致

回憶一下我們是否與孩子經歷過這樣的階段:

我們有意地模仿孩子的某一個動作,而孩子則會展露出興奮、開心的狀態,並反覆做這個動作,從行動中親子之間達到協調一致的狀態。

在這種狀態下最關鍵的是,孩子知道他們的情緒會被待之以同理心,會被他人所接受並得到回應。

這種狀態就被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心理學家丹尼爾·斯特恩稱為“協調”。協調與簡單的模仿有很大的差異。斯特恩描述說:

“如果你只模仿寶寶,僅僅說明你知道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感覺。要讓寶寶知道你能夠體會他的感受,你必須用另一種方式回應寶寶的內在感受,這時寶寶就會知道他得到了理解。”

理解這一點並不難,因為在我們成人世界裡面與母嬰之間親密的協調有著類似的行為:夫妻間的性行為。

“性行為包含了感受對方主觀狀態的體驗:共同的慾望,一致的意圖,同步轉變喚起的相互狀態”。

愛侶之間反應同步一致,心領神會,和諧融洽。而性行為的至高境界是同理心的一種相互行為,而最糟糕的性行為則缺少情緒的相互性。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 扼殺同理心的關鍵:過度關注或者忽視

嬰兒從與父母的反覆的協調開始發展出一種感覺:他人可以並願意分享自己的感受,最終他也會向外投射出。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會給予嬰兒、幼兒協調一致的機會,讓他們的同理心得到保護乃至增強的。

在一些家庭裡面,父母因為種種原因拒絕孩子,不與孩子互動,那麼孩子自然體會不到這種感受,而體會到的是冷漠;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父母是冷漠的人,養不出一個熱心的孩子一般。

另一種家庭,則是對孩子過度關注,例如溺愛孩子,讓孩子過分強調孩子自身的感受,從而體會不到他人的感受。

以上這兩種狀況我們可以稱之為親子間的不協調,在一個實驗中,斯特恩要求媽媽們故意對寶寶要麼過度反應要麼毫無反應,而不是與他們協調一致,結果寶寶們立刻變得絕望和困擾。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特定情緒,比如歡樂、淚水、擁抱的需要等,一直沒有表現出同理心,孩子就會開始迴避表達,甚至可能不願意再感受相同的情緒。

由此可以推測,孩子將會慢慢停止把這些情緒用於親密的人際關係,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感受一直被忽略的話尤其如此。

孩子的同理心是天生的,扼殺還是加強,源自親子關係是否“協調”

關於加強孩子同理心的一個小遊戲

在瞭解了“同理心是大腦功能的一部分”,以及“孩子天生具有同理心”的前因後果之後,加強孩子同理心這一個問題就變得非常清晰:

培養時期:2歲半以前

培養方式:通過動作模仿與孩子達到情感上的協調一致

錯誤的方式:過度關注孩子(溺愛)或者忽視孩子的感受(忽視)

而如果孩子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那麼我們最好的修復方式是情景模擬遊戲,即我們常說的“過家家”遊戲。

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事件中,得到不同的感受---同理心的本質就是模仿,通過模仿或者想象對方的動作、處境,而獲得與對方相同的感受。


育兒寄語:孩子並不缺同理心,他所缺的,是一個懂得如何保護他們同理心的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