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眾所周知,佛教是一門講究“修心”的宗教。

也就是說,所謂的修行,更重要的其實是“心行”,我個人認為,在佛教的“三業”之中,最重要的是“意”,“口”次之,最後才是“身”。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而“意”這一概念,指的是心念,即起心動念。

也就是說,在佛教之中,所謂的戒,並不只是強調行為上的戒,更重要的是在“意”或者起心動念上的戒,甚至可以說,唯有在“心”上戒,其戒才能夠徹底,可見這個“心”在修行當中的重要位置。

儘管這個“心”在修行當中如此重要,但是這個“心”,卻仍不是《心經》意義上的“心”。

那麼,《心經》中的“心”是怎麼樣的心呢?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其實這本經書的經名已經有了答案,那就是具足“般若波羅蜜多”這樣的心,也就是說,《心經》的這個“心”至少包含有以下三個內容,即:

一是般若之心,具有佛或菩薩一樣般若智慧的心,這種智慧當然不是世間的智慧,而是超越於世間一切的智慧,唯有證悟成佛或菩薩的覺悟者,才具有這種智慧。

二是通往佛國淨土彼岸的心。

三是圓滿無漏之心。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因此,所謂的《心經》,這個“心”,強調的佛心,即超越世間智慧的心,也是宇宙本體之心,而“經”則是指路徑或通道,即通往彼岸的大道之意。

那麼,這個通往彼岸的“心”,其運轉的邏輯是什麼?

按照佛教經典的說法,這個“心”的邏輯就是強調修行者通過發四種廣大的利他之心,幫助一切眾生認識苦並解脫苦,這種“心”就是四無量心,即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舍無量心。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一、慈無量心

慈指的是愛,愛人,是願人得樂之意,也就是說,慈無量心就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永脫苦海的意思,表達了一種宏大的信願。

二、悲無量心

悲具有同情與悲憐之意,強調的是無量無邊的悲憐一切眾生深陷苦海的同情心,當然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拔苦為悲,即雖然拔的是眾生的苦,但悲仍從“心”處而來。

三、喜無量心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喜指的是“心”生歡喜,看到眾生能夠離苦得樂,頓生一種無限喜悅,並祝願他們永具這種無苦之樂。但是,這種喜並不是我們世人所具有的喜,而是超越了世間憎恨並永遠保持寧靜祥和的喜。

四、舍無量心

這裡的舍並不是我們常說的捨棄不要的意思,而是一種強調舍掉分別執著的觀念,即遠離貪、嗔、痴之心的“舍”。

我們世人正是沒有這種“舍”,才無法認識世間萬物原本並無“自性”,不可能永恆存在的真相,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像佛或菩薩一樣“舍”的這種精神,並願意“舍”,能夠“舍”,那麼,我們的這個“心”,也是舍無量心。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而能夠生起“舍無量心”,當然,也就接近了開悟或者覺悟。

另外,“無量”這一概念,在佛學中,也具有兩層意思,一是無有限量,無量無邊之意,二是指修行者能夠通過無限量的“舍”,最終達到一無所執或一無所住的境界,也就是《心經》中說的那樣,即: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佛教:“心”的邏輯是什麼?


也就是說,修行者通過“無量”的放下與捨棄,最後達到“心”再也沒有任何掛礙的狀態,而在這樣的狀態,當然也不會再有患得患失或心生恐怖,更不會再像世人一樣執於顛倒夢想不放,這個時候,就可以說是實證究竟涅槃了。

而以上的這些,事實上,就是“心”的邏輯,也是佛心或《心經》的邏輯!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大佛頂首楞嚴經》《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唯識論》《阿含經》《華嚴經》《大念處經》《法滅盡經》《現觀莊嚴論》《瑜伽師地論》《佛說阿彌陀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