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索橋堡

索橋堡原名鐵鎖關,位於甘肅省景泰縣蘆陽鎮,建於黃河兩岸,屬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河東建鐵鎖關,門上有石碣,額曰“索橋堡”。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於河西建索橋堡,位於索橋堡烽火臺和索橋堡橋墩遺址中間的臺地上。兩岸堡內居民約300多戶,景泰境內的住戶較多。現存索橋堡石城遺址,街道、屋牆、關牆,雖大部殘缺,但能辨認出院落、店鋪、門樓等。城外殘存有渡口“將軍柱”臺基、瞭望哨所、廟宇、烽燧等遺址。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索橋堡全景

索橋堡內有房屋遺址和寺廟遺址。索橋堡四周無堡牆,平面呈不規則狀,堡內所有建築均由紅褐色片石砌築而成,石牆殘高0.5米-3.2米。現堡城已成為一片廢墟。堡內房屋遺存自西北向東南共3排,有三條東北-西南向的巷道,房址東北面有一條東南-西北向的街道自黃河北岸沿山坡而上通至山頂。房屋遺址東北處有一寺廟遺址,寺廟遺址東南側和東側各有一民國時期的河防觀察哨所。東側哨所平面略呈圓形,西北有門道,牆面有射擊孔;東南側哨所平面呈不規則狀,掩體內東南角臨山坡有丘狀土臺,牆面有射擊孔。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 索橋堡房屋遺址

索橋堡橋墩遺址位於索橋堡烽火臺東南210米的山坡下,為索橋古渡口的重要組成部分。索橋古渡口始建於漢唐,是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之一,橫跨景泰和靖遠兩縣,東岸通向靖遠的哈思堡,西岸接景泰的蘆陽鎮;其地河面較寬,水流平緩,兩岸山勢陡峭。據史料記載,索橋渡口最早以木船和羊皮筏子擺渡。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兩岸修建索橋,河面上排24只大船,兩岸四根鐵鑄“將軍柱”,用草繩系船成橋,故名索橋。後被河水沖毀,其遺蹟尚存。橋墩頂部邊緣有一道石砌圍院,圍牆已垮塌成為高0.5米-1.5米的殘牆。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 索橋堡橋墩遺址

索橋堡地跨黃河兩岸,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明朝廷選擇這裡作為明長城(新邊)的起點,國民革命時期設立河防觀察哨所,足見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軍事戰略位置。這裡既是我國古絲綢之路北線上一個重要的黃河渡口,也是商旅來往東西方的重要驛站,更是明朝邊防體系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對研究明代軍事防禦體系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索橋堡遺址出土的瓷器殘片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 索橋堡遺址出土的禽紋瓦當

【“雲遊”文物,一眼千年】索橋堡——古絲綢之路北線重要黃河渡口

▲ 索橋堡遺址殘存的碾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