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醫護集體放棄抗疫補助” 才是不欺負老實人

文 | 令狐卿

3月16日,雲南昭通市委宣傳部在官微公號發佈通報,就彝良縣人民醫院150名醫護人員集體放棄抗疫補貼一事作出說明。該通報否認這一集體行動是院方統一組織,但認為院方的責任是沒有準確宣講臨時補貼的申請通知,導致部分醫務人員未充分了解,導致在完成申報程序之前放棄申領補貼,院方未予制止。

基於院方的不作為和社會影響,彝良縣委縣政府已經要求醫院整改。從最新的進展結果看,屬於對輿論的積極回應,相信彝良縣人民醫院的150名醫務人員也能不受道德綁架,申報並足額領到臨時補貼。即使彝良尚無新冠肺炎的確診病例,可醫護人員的付出成色不減,足以理直氣壯拿補貼。

整改“醫護集體放棄抗疫補助”  才是不欺負老實人

這事的原委得追溯到3月10日,昭通日報以某種形式宣傳150名醫務工作者集體放棄申領抗疫補貼,希望將因此結餘的30萬元捐給武漢。這件事本來作為典型加以報道,宣揚的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做法。未曾料想,本以為是常規的集體典型,卻引起輿論反彈,批評這種做法不合適,有道德綁架的嫌疑。

在官方還沒出調查結論前,輿論對這一做法有不同理解,其看待的角度是:無論武漢缺不缺捐助資金,都不該收下彝良這筆本屬於醫務人員的補貼;另外,150人集體表態,人數眾多,不排除有放棄補貼的人,但也不排除有人並不情願,可迫於道德壓力和集體榮譽,不得不隨大流表態。

最新的官方通報為全面看待風波提供了更多信息,也為檢視此前的輿論反應增加了材料。通報強調集體放棄抗疫補貼並非統一組織,不過,以150人的規模看,將集體宣言通過當地日報傳播出去,沒有組織是很難做到的。撇開這一點不談,“院方未制止”,任由一件好事演變為沸沸揚揚的有爭議事,難辭其咎。

市裡的通報點明瞭院方的責任,是宣講補貼文件不到位,聽任申報程序“流產”,這種措辭包含著許多信息量。換句話說,給醫護人員的現金補貼,為什麼最終演化成一曲讚歌了?這本該是兩回事,醫護人員拿補貼絲毫不丟人,讚美他們的大愛不需要前置條件,更不需要通過醫護人員犧牲利益來實現。

整改“醫護集體放棄抗疫補助”  才是不欺負老實人

整改“醫護集體放棄抗疫補助”  才是不欺負老實人

社會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精神、職業奉獻早有共識,基於醫務工作者日以繼夜的付出,同樣贊成給予榮譽時加以物質犒勞。甚至於,在民眾的心態上,總覺得怎麼獎勵醫生護士都不過分。這是本次疫情中激發出來的、強烈的社會認知,反過來說,人們極其反感在“以資鼓勵”時為難醫生護士。

按照財政部、省市文件精神,醫務人員申領抗疫臨時補貼,按照程序來就行,這是各級政府體諒一線醫務人員、藉助財政資金對個人作出的肯定表達。無論是獎勵還是申報,都是個人行為,集體統一行動哪怕是出於善意,也不該自以為義,強作代表。說輕了,不合時宜;說重了,是欺負聽話的老實人。

既然院方沒有統一組織,但不管是什麼人發起的,讓人放棄申領補貼、捐獻疫區的捐款舉動,都帶著“逼捐”的意味。彝良醫務人員在拿到補貼後,怎麼使用——即使捐給疫區——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在還沒拿到之前,就越俎代庖,強行轉換補貼的性質,由補貼變成捐款,逼捐之外還逼人表態,這是輿論最心意難平的原因。

現在,昭通彝良都給出了調查和整頓的意見,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整改方向,就是把抗疫補貼落實到醫務人員的個人賬戶,為這起事前張揚的“愛心事件”劃上句號。通過此事,需要重申的是,紮紮實實安排財政專款,給予醫護人員特別補助,老老實實發到他們賬上,不要把醫護人員推到道德高地,搞些莫名其妙的么蛾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