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追凶》姐妹篇《重生》上線引發觀眾討論

文匯報

被不少觀眾視為今年最值得期待、最具爆款品相的國產網絡劇《重生》,開播後高居各專業榜單關注度首位。這部原名為《白夜重生》的作品,是2017年爆款網劇《白夜追兇》的姐妹篇,沿用前作中故事人物的設定構架,可謂先聲奪人;此外,這也是演員張譯首次主演網絡劇作品,再加上呂涼、宋春麗、潘粵明等演員,從陣容看毫不輸於衛視黃金檔劇集。

與《白夜追兇》一樣,《重生》的故事也發生在虛構的“津港市”,同樣走幾集偵破一起刑事案件、另有一個故事貫穿始終的模式,只是主人公從長風支隊的關宏峰兄弟變為西關支隊的秦馳,時間線也開啟於前作之前。《重生》前五集上線後,網絡評分為7.9,在國產劇中屬於高分,但與《白夜追兇》的9.0相比,仍有落差。這“1分”差在哪裡?不少觀眾認為,《重生》延續了《白夜追兇》細膩寫實的風格,演員的表演也屬上乘,但節奏處理上沒有前作緊湊,人物設定不如前作驚豔——言下之意,好看還是好看的,只是珠玉在前堪比“龍門”,比較的眼光難免挑剔。

如今劇集播出還未過半,口碑定論尚早。但不管結果如何,作品將風格化審美與類型敘事結合的嘗試,以及與前作呼應的做法,類比好萊塢電影彼此穿插形成的“變形金剛宇宙”“漫威宇宙”的操作模式,《重生》似乎也顯露出鋪陳家族譜系“白夜宇宙”的“野心”,這在網劇電影化之後,對於網絡劇的品牌化發展或許也將是新的方向。

從“冷硬”到“文藝”——類型敘事成為劇集的“譜系標誌”

網絡劇已經不能再單單依靠幾個IP就能跑贏觀眾的興趣轉移,用風格鮮明的家族譜系鋪陳出一套吸引人的劇集,已經成為當下一些網劇的新嘗試:故事構架你中有我相互穿插。而《白夜追兇》與《重生》在人物設定上也有暗合——主角身上都展現出一種戲劇化的內心衝突,這正是故事之外吸引觀眾的“高能基因”。不過,風格化明顯的譜系標誌能否被更多觀眾所接受?

“人會做夢,美夢或噩夢都有……”《重生》通過大段關於夢境的獨白開篇,交代出秦馳神秘的過往,也埋下全劇最大懸念:過去的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故事背後是否另有隱情?幾乎每一位角色出現,都會引發秦馳關於親情、友情的大量內心獨白。不僅如此,劇中其他角色也有大段獨白作為畫外音出現。這樣的呈現,賦予《重生》更偏書面化的文藝氣質,難免讓習慣了《白夜追兇》簡潔、冷硬風的觀眾“不耐受”。

《重生》深刻、緩慢的文藝路線,在人物設定與故事選取中也可見一斑:劇中最早的兩個事件分別探討了家庭暴力的危害以及女性在職場與家庭中“兩難全”的焦慮。雖然故事本身被不少觀眾質疑,認為不如《白夜追兇》刺激精彩,這種對社會熱議話題的精準定位,還是很容易激發情感共鳴。

網織家族譜系,劇集需要通過故事立起人物,而《重生》根據“靈魂人物”秦馳的特殊困境,走上了一條與《白夜追兇》並不相同的風格化道路。這種跳出舒適區域的全新嘗試,同時也充滿了“風險”。主角周圍的各色人物個個有看點,秦馳手下路銘嘉的父親是警方高層,這在別人眼中是職場光環,卻成為他的成長桎梏與心理壓力;秦馳的頂頭上司胡一彪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眼光老到,句句戳中要害,大智若愚的他還有一層隱藏身份;秦馳的前妻馮瀟協助調查,對前夫仍有情感的她要面對情與理的糾結。

草蛇灰線的衍生內容——讓觀眾的探索慾望“補全”劇情

如何讓新作借力既有劇集,除了人物彼此客串,借用觀眾自發的探索慾望和彈幕社交,悄然植入劇情中的暗線,似乎能起到更好的帶話題的效果。

《重生》目前上線的內容中,引發最多彈幕評論的,當屬第四集中潘粵明的客串——《白夜追兇》中的主人公關宏峰以兄弟支隊的身份,為西關支隊的案件提供幫助。短短几分鐘的出場,牽連起兩部作品的強關聯,也讓虛擬的“白夜宇宙”愈發真切動人。

在《重生》中隨處可見《白夜追兇》的影子,作品中暗示的人物關聯如同一枚枚“彩蛋”,為有心人拼湊出完整的“白夜宇宙”群英譜。秦馳因公殉職的叔叔秦莽正是關宏峰的師傅,從這一點來看,自小將叔叔視為職業標杆的秦馳與關宏峰實則“師出同門”;為秦馳喚醒記憶的心理督導夏雨瞳,是曾數度拯救關宏峰於危難的海港支隊神秘顧問韓彬的徒弟;第一名發現秦馳倖存的警察趙鑫誠,是海港支隊副隊長,也是韓彬的好搭檔;更令“白夜迷”興奮的是,之前名不見經傳的向陽支隊,也出現了代表人物蕭闖。

至此,長豐支隊、西關支隊、向陽支隊、海港支隊,“津港市”東西南北四大支隊核心人物悉數揭面。有網友根據兩部作品透露出的細節,描繪出完整的人物圖譜,並進一步梳理人物關係;更有人大膽推測,《白夜追兇》中那起企圖嫁禍於關宏峰的案件很有可能與其在《重生》中幫助秦馳偵破槍擊案有關。

從小說到電視劇——為何有的劇集難借“家族譜系”作品之力

“白夜宇宙”並不只有《重生》《白夜追兇》兩部作品,嚴格來說還要算上一部小說。在2011年,也就是《白夜追兇》上線的六年前,編劇指紋就出版了小說《刀鋒上的救贖》。小說講述的正是海港支隊副隊長趙鑫誠與搭檔韓彬的故事。兩部網絡劇上線後,“白夜迷”中將《刀鋒上的救贖》影視化的呼聲很高,而這部作品的版權據說早已被影視平臺買下。

近年,隨著國產網絡劇市場的高速發展,浮現出不少探案劇集,但通過優質產品矩陣順利出圈的很少。劇迷豐富的劇外“衍生體驗”與“腦內劇場”,正是此類作品的最大情感優勢,卻也成為其他觀眾很難“欣賞”的趣味。

同樣是根據系列小說改編,如今已推出兩季網絡劇的《心理罪》《暗黑者》《法醫秦明》,底本優勢大,卻沒能通過影視化形成更縱深的家族“品牌”。唯有從電影起家,再反向拓展網絡劇市場的《唐人街探案》系列,收穫了巨大的品牌影響力。這與影視化的精彩程度有關,更重要的是主創團隊對唐人街這一“擬態空間”的細膩搭建——嚴謹神秘的偵探排行榜體系,充滿故事性的群像人物,人物關聯暗線產生的巨大解讀、演繹空間,這些設定都旨在為“唐探宇宙”積累受眾情感。如今,初具規模的“白夜宇宙”也正在搭建這樣一個由創作者與觀眾共同完成的平行世界。(張禎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