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戰疫”響起:全國科技部門如何攻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李克強總理批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電視電話會議要求,自2020年1月中旬後,中央及全國多個省市科技部門會同相關政府部門及科研機構等單位集中做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科研攻關相關部署。南都科創工作室統計部中央、部分省市科技部門發佈的官方信息來看,除定期召開工作會議外,有省市結合自身科研基礎、財政能力等情況,已開展或計劃開展搭建研發平臺、出資鼓勵研發等工作。

科研“戰疫”國家隊:

年過花甲之年的院士率隊“出戰”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1月20日之後,科技部連續召開了多個工作會議,其中第一次會議詳細介紹了科研攻關疫情的重要內容,如“戰疫軍師”會有哪些人?根據政府網站信息顯示,1月21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組第一次會議”,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出席會議。相關院士出席了本次會議:“李蘭娟院士、王辰院士、張伯禮院士、陳薇院士、王福生院士等傳染病、中醫藥、藥物研發領域專家出席會議並對第一批應急項目進行諮詢論證。 會議還宣佈,成立以鍾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根據網上公開信息,上述6名院士均是相關領域的頂級專家,從年齡來看,其中3名已年過7旬,可謂是年過花甲之年“出征”。

既然是聯合”戰疫”,自然不能是科技部門一家的事情

。國家層面成立的科研攻關組成員包括: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海關總署、林草局、中科院、藥監局、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等部門和單位。

會議要求,各相關部門、各科研單位要立即行動起來,加緊科技研發攻關,突出防控急需,充分發揮專家組的諮詢作用,努力為一線防控治療工作提供科技支撐。

科研攻關組如何“佈陣戰疫”?本次會議介紹,為應對疫情,要從國家層面將迅速啟動應急科技攻關項目,著重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建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組變異與進化、重症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10個方面進行部署。

誰率先檢測出病原體

從政府網站信息來看,為貫徹中央的精神,1月24日之後多個省市均有召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會議,隨之成立相關工作小組或指揮部。整合信息來看,為展開“戰疫”,哪些省市會率先走在前面,與自身的醫療科研資源有直接關係,其中包括政府層面的高級智囊團牽頭“出戰”或企業自發研發檢測試劑等方式。

1月24日下午,科技部黨組書記、部長王志剛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落實國務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會議要求,就集中力量加快疫情防控科技攻關聽取專家意見,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會上,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傳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李蘭娟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國家傳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王福生院士、中日友好醫院國家呼吸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詹慶元主任,以及來自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復旦大學中山醫院、中國疾控中心、軍事科學院、中科院藥物所、中國醫學科學院、疫苗生產研製企業的20多位科研一線專家從病毒溯源、臨床救治方案、治療藥物、疫苗、中醫藥防治等多個方面介紹了情況,並圍繞一線疫情防控緊迫需求以及下一步科技攻關重點突破方向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最新刊文也發表了檢測疫情病原前期鑑定工作的單位: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王健偉教授聯合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金奇教授、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以及廣州微遠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等單位,基於武漢5例不明原因重症肺炎患者病原學研究,完成病原的發現和鑑定。

統計信息中出現的醫院或科研機構的所在地可見:除疫情發源地湖北外,廣東、浙江等沿海部分省、一線城市都在其中。效果如何?根據公開信息來看,從2019年12月武漢出現第一個病例到2020年初確認病原體來計算,基本上是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完成

對此,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王立銘公開認為,在一個月的時間裡,科學家和醫生們能夠發現一種全新類型的呼吸道傳染病的出現,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速度。冬季本來就是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疾病高發的時間,武漢市內每天因為呼吸道症狀就診的患者可能多達數千人,從中準確的發現一種與眾不同的疾病這本身就已經是很了不起的工作了。

但他也同時提醒道:雖然在確認病原體的工作中中國科學家的速度驚人,但是至今公佈的病毒基因序列信息仍然較為有限(26組數據),對於揭示病毒爆發的早期軌跡、分析病毒在人群中的進化趨勢還遠不夠。這方面的研究和數據共享仍然需要加強。而且還得注意,在研究工作紛紛開展的時候,各個研究機構和研究組能不能做到信息和研究成果的有效共享,會不會以鄰為壑獨佔數據,也都是需要提前警惕的問題。

牽頭召集項目,還給錢

全國開展科研“戰疫”當中,有省市科技部門牽頭召集攻關疫情的科研項目。湖北省科技廳1月21日會同省衛健委、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等單位共同組成科研攻關組,啟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科技攻關項目。目前,已先期撥付項目專項經費300萬元。

廣東省成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設立由省科技廳廳長王瑞軍為組長、鍾南山院士為專家指導組長的科技攻關組,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和加強粵港澳科技合作機制,在病毒溯源、對症藥物、疫苗研製、重症救治等方面,組織實施了第一批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技攻關應急項目,加快疫情防控先進適用技術成果轉化,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科研成果的統籌管理和發佈應用,加強疫情防控科技決策支撐服務。

廣東省科技廳還會同省衛生健康委進一步廣泛動員高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機構、企業等全社會力量,緊急徵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防治技術、產品、藥物(含抗體、疫苗)。

1月27日,福建省科技廳發佈關於徵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技術的研究和產品開發”專項項目的通知,緊急啟動專項項目徵集工作,組織全省科研力量開展應急防治技術科研攻關,解決檢測診斷、藥物治療、疫苗研發、臨床治療等技術問題。

一線城市當中,北京和上海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牽頭彙集企業和研發資源,集中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研發。深圳在一線城市當中是第一個發佈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直接相關專項的城市。

1月23日,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啟動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專項,組織科研力量開展應急防治技術科研攻關,解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早期檢測、治療以及防控中的問題。針對三個研究方向,擇優支持不超過20個項目,每個項目資助強度最高不超過800萬元,研究期限不超過3年。

冷思:未來科學家可以做什麼?

近日來,伴隨關注疫情走勢的消息逐漸增多,疫情非常期何時結束成為關注焦點。

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無論是政府或專家層面還沒有給出非常明確的答案。但王立銘曾公開認為,考慮到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的路徑和SARS很相似,試想如果當年的很多研究堅持了下來,今天我們面對新冠病毒可能就會有更充裕的科學和醫學準備了。我們也許必須反思,我們整個科研系統對於傳染性疾病的重視程度是不是還遠遠不夠?從更廣泛的角度說,新世紀一來,SARS、H5N1流感,H7N9流感,MERS、新冠病毒的連續出現和肆虐,其實本身就是對人類社會的一個高度警示。儘管我們建設了無以倫比的人類文明和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但是非常原始的病毒生命仍然可能對人類世界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出品:南都科創工作室

採寫:南都記者 任先博 徐勁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