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散養”的孩子,效果卻大不相同,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近幾年“散養”成為了育兒領域的一個熱點,就連很多明星在談論育兒經驗的時候,都大力推崇散養這種教育理念。在散養教育的家庭中,我們看到的情景是父母讓孩子隨心隨性地做每件事情,自己也完全放手做一個閒人,過得舒適自在。

但是當我們紛紛去效仿這種模式的時候,卻發現孩子變得非常散漫任性、毫無自律性。這時父母們又變得非常焦慮,急忙收回孩子的各項自由和權力,回到以前嚴肅管理的狀態。

有些父母一提到散養教育,也會連連擺手搖頭,他們認為孩子就是需要管理的,世界上哪有什麼散養教育!但是也有很多在散養教育中長大的孩子,他們成長的很好,比同齡的孩子更加優秀。看來散養教育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這麼簡單!今天口袋育兒(微信:koudaiyuer)就來聊聊散養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很多孩子的飲食常態

生活中常常看到以下兩種散養心態。

父母不想帶孩子,拿散養教育當擋箭牌

陪伴一個孩子成長真的要花費很多心血,如果作為父母的我們,既沒有花時間陪伴他,又沒有花心思教育他。我們的孩子還能健康成長,那真是有點痴人說夢。

我的朋友一直宣稱自己的育兒理念是完全開放的,隨著孩子的性子做任何事情。因為養育一個小生命,真的是太耗費時間和精力了。他不願意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帶孩子上,只能採用放養的方式,逃避自己的責任,讓生活變得更輕鬆一些。

有些父母選擇散養式教育,因為這是他們未完成的心結

很多80後都是在高壓下長大的。我的一個同桌好友,自從上小學以來,他媽媽就把家裡的電視鎖起來了。我每次去他家裡寫作業,內心都非常壓抑。他媽媽總是會藉機找理由進來,看看我們是否在認真寫作業。那個時候我都有些害怕他媽媽,彷彿比老師還可怕。

現在他也有了孩子,卻採取了和媽媽完全相反的理念,就是給孩子絕對的自由,對他完全放任不管。他自己曾經說過:“每當看到我的寶寶,就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媽媽對我太嚴格了,那個時候我沒有反抗的能力,我只能完全服從。我特別想重新過一遍小時候的日子,但是已經沒有辦法回去了。我一直壓抑著心裡這個想法,直到我有了寶寶,就想讓他過一種全新的童年,充滿自由,沒有束縛。”於是他完全放縱孩子的任何行為,只為了實現自己兒時的夢想。

以上兩種散養方式,都是給孩子過度的自由,在這種過度散養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身上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


正確的散養方式

什麼樣的散養方式才能讓孩子既有足夠的空間,還能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呢?我認為以下的幾個要點需要我們重視起來!

1、既要給孩子創造自由,也要站在旁邊給他提供幫助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自由的,父母永遠不要想著讓孩子複製你的成功,也不要讓他彌補你的缺憾。自從孩子出生,他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要給他自由,不要用你的想法去完全控制他的行為。

當孩子遇到問題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我們要站出來給他幫點忙,提供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孩子喜歡畫畫,他可以自由的在紙上創作。他可以把動物畫成他們本來的顏色,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塗繪成任意的顏色。不要對他的選擇指指點點,讓他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當下做的事情。

但當他在不該塗抹的地方亂寫亂畫,甚至把顏料故意弄得滿地都是,只為了隨自己所願,隨性的做任何的事情。這個時候父母就要站出來給孩子一定的幫助,讓他知道自由的邊界在哪裡,正確的行為是什麼樣的

2、幫助孩子做自我控制的訓練,培養自律性

有些父母不敢給孩子任何一點自由,更別說採用放養這種方式了。因為父母非常害怕一旦給孩子自由,他們就會變得難以控制。另外一方面,有些父母也完全不相信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是完全沒有自控力的,如果不時刻監督,他就要鬧翻天。這種圈養式的教育讓孩子感到痛苦,父母也會變得十分的疲憊。其實孩子的自律性是可以培養的,如果他自己能變得更自律,那麼父母也就會變得更輕鬆。

都是“散養”的孩子,效果卻大不相同,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培養孩子自律性的小建議

1、父母要給孩子做正確的示範,既能自我控制,也能堅持原則

有些父母不願意讓孩子玩手機,但是自己一回家就掏出手機,窩在沙發上各種刷屏。孩子看到父母這種痴迷的樣子,肯定會模仿。如果不讓他玩,他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玩,我卻不可以!

因此你想讓孩子改善哪方面的行為,變得更具有自律性,那麼你首先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行為,守好做事的原則。

2、鼓勵孩子對自己的事情進行規劃

當孩子參與到自己生活的時候,他會願意去遵守一些規定。比如上了幼兒園之後,每天要早起,按照時間上學不能遲到。

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小鬧鐘,讓他每天臨睡前自己制定睡覺的時間。如果孩子沒有按時起床,老師也會給他相應的反饋。這時候孩子就會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變得更加的自律。

3、在遊戲中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孩子最喜歡做遊戲,但是遊戲也不是無規則地恣意玩耍,遊戲也要有相應的規則和要求。

比如帶著孩子去玩滑梯,我們就要讓他明白這個遊戲中要排隊,一個一個來。別人滑下去了,我們才能滑下來。小朋友之間不能互相推搡,這就是最簡單的規則。

4、幫助孩子直面自己的情緒

小孩子經常會有各種情緒,上一秒還哈哈大笑,下一秒就哭得稀里嘩啦。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不要過度批評他,也不要用其它事情去轉移注意力。

這個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陪在孩子的身邊,陪著他感受這種情緒。等他情緒恢復了,再和他聊聊為什麼會有不好的情緒。漸漸地,孩子會學會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變得更加自律。

都是“散養”的孩子,效果卻大不相同,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給孩子學習些“沒用”的東西

現在的教育往往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讓孩子學習各種父母認為“有用”的東西,一種是完全給孩子自由,什麼都不讓孩子學,每天就是各種玩鬧。

學各種有用的東西已經成為了大多數孩子的常態。孩子的興趣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東西是否對將來有用。我們這代人從小被教育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長大後,當我們遇到各種問題和困惑的時候,數理化也沒幫上忙;相反從小喜歡的一些父母認為沒用的東西,倒是能夠幫助我們排解生活的煩惱。高曉松有一句話說的很好:“讓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隨遇而安,無論遭遇怎樣的悲催,都能平靜淡然,心安理得地混過漫長的歲月而不怨天尤人。”

大多數人理解的散養教育,就是對孩子做到全面放手!我不認為散養教育是一件這麼簡單的事情。真正的散養也許更像一個高深的武功,看起來父母不使用任何招式,讓孩子自由發揮。但是實際上卻有一種無形的力量時刻保護著他,陪伴著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