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再談“精緻窮”

疫情當下再談“精緻窮”

下週要上班了,鈴蘭想想好開心,就在閨蜜群裡發了個小紅包,問:此次假期,你最大的感受是_______.

鈴蘭看到了一小姐姐回覆:“精緻窮”,我真的錯了!

小姐姐和鈴蘭同是《奇葩說》的鐵粉,當時“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這個辯題出來,閨蜜秒秒鐘給我列了三個論點:

1、年輕的我們真的窮,畢竟不是富二代,窮沒問題,精緻窮就有問題?

2、年輕的時候不享受要等到什麼時候享受,老了嗎?

3、當你去享受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東西時,你才會有動力去改變你的現狀?

小姐姐特別義正言辭,她是那種特別有想法、特別獨立、也特別努力的姑娘,喜歡的東西必須買,要不得心心念念好久,所以每個月經常一不小心就成了“負”翁。雖然有時候買回來東西從來沒用上過,但她依舊樂此不疲。

疫情當下再談“精緻窮”

當今社會,有一群這樣的人,似乎習慣於花今天的錢去圓明天的夢,衣服、鞋子、包包,錢沒了還可以分期支付,再然後用信用卡、花唄頂上。他們真的樂在其中,“月光族”的常態從來沒有讓他們恐慌,他們似乎真的應該感謝這個時代可以讓我們如此自由的去任意消費。

在年輕的他們心中,“精緻窮”對我們最大的影響也許僅是賬單上的數字和月底需要啃的麵包。這個時代,“精緻窮”似乎不會造成特別嚴重的後果。

年輕的我們都窮,但有些人對需要花錢的“精緻”真的是適可而止且量力而行。

鈴蘭的朋友圈有個鈴蘭並不記得是誰的朋友,鈴蘭注意她是因為,她隔一兩個月會發一條這樣的朋友圈,文字是:“獎勵自己”,配的照片或是ysl的口紅、或是輕奢的包包、或是話劇的門票、或是景區門票......鈴蘭特喜歡這種感覺,鈴蘭曾私下想:這是她是定了個小目標,完成以後給予自己的小獎勵嗎?

這絕對是個精緻的小姐姐,也許並不那麼富裕,但她的生活總能看到一根“紅蘿蔔”。物質慾望誰都有,但通過朋友圈可以看到這個小姐姐的度,鈴蘭相信她絕對不是個“精緻窮”的人。

年輕的我們都窮,但有些人花很少的錢,但也把生活過成了詩。

李子柒這個IP,似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在鏡頭下自給自足,從種下一捧黃豆,到收穫一塊豆腐,她在鏡頭下把生活過成了詩。也許你會告訴鈴蘭,這離我們現實太遠,誰知道鏡頭後是什麼?

疫情當下再談“精緻窮”

但鈴蘭也見過這樣的人,剛剛畢業才上班的小姑娘,一個月收入只有2000,但每個月會買兩次15元一捧的小雛菊、康乃馨、或者其他的花。她說每天看見花心情都好了,一個每天都笑著的姑娘又有誰會不喜歡呢?你若盛開,蜂蝶自來。

詹青雲解釋,“精緻窮”是這個時代青年人共同的困境,“精緻窮”裡的精緻是商家定義的慾望陷阱,我們很多時候是在為“精緻”這個概念花錢,卻不知道我們是不是真的需要。

疫情當下再談“精緻窮”

想想也是,鈴蘭的閨蜜也有個用來蓋泡麵的kindle,學會定義自己的“精緻”真的很重。

鈴蘭作為一個金融從業者,比較世俗,鈴蘭覺得,精緻和貧窮並不衝突,但需要有個合適自身的“性價比”,且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內在永遠比外在精緻的久。這也許是詹青雲願意貸款100萬去讀哈佛的原因。

“精緻窮”的人們在疫情來臨的兩個月,第一開始思考這個東西我是否需要,多少年老師教了不學、父母說了不聽的儲蓄意識突然就在這群人心裡生了根。故事沒有教會他們的,現實再次會教會了他們。

疫情的突如其來,開始讓他們反思以前衝動以及超前消費觀。畢竟,疫情下,口袋裡有錢真的太太重要了。

鈴蘭想跟閨蜜說:“小姐姐,沒有用迪奧真我的你依舊很美,很自信,真的,如果你不說,我真的不知道你噴了迪奧的香水。”

疫情當下,鈴蘭覺得家裡有糧、口袋有錢、氣定神閒的你最“精緻”。

注:儲蓄這個事情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的,不只是疫情當下,如果你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消費慾望,就找個合適的金融產品吧!沒有思路的話,來找鈴蘭聊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