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張飛都是三國名將,為啥死心塌地跟著一窮二白的劉備?

心靈飛揚漫天飛


一窮二白的劉備最起碼有個“皇家血統”的噱頭,而關羽和張飛的出身,還不如劉備呢。

先說說關羽吧,老家是河東解縣,不知道犯了啥事兒逃亡在外,說白了就是個在逃犯,一路逃到了劉備起兵的地方涿郡,正好趕上劉備招兵買馬,於是參加隊伍,因為武藝高強和張飛一起成了劉備的警衛。

再說說張飛,《三國演義》裡說他是殺豬的暴發戶,還資助劉備起兵,其實是個扯淡的說法。


首先,三國時期人們很少吃豬肉,那時的醫療條件很差,豬肉極易傳染疾病。中國人普遍吃豬肉已經是宋朝以後的事情了,《三國演義》成書於明朝,所以“張飛是殺豬”這一說法也就從演義普及到了大眾的知識庫裡。

《三國志》裡說,張飛從小便追隨劉備,關羽大張飛幾歲,張飛視其為兄長。

從十幾歲就追隨一個當時天天拿著血統吹牛逼怎麼看都不靠譜的主公,還有一個做過逃犯的拜把子兄長,大戶人家的孩子是幹不出來這事情的。


關於張飛,明離子還想多說一句,張飛的長相應該不是那麼粗獷醜陋,從他的女兒最後成了劉禪的皇后這一點可以推測,基因還是不錯的。

但如果你說張飛善於畫仕女圖,那就有點用一個謊言去戳穿另一個謊言的意思了。事實上,國畫藝術在漢末三國很難發展,原因很簡單,紙張的質量達不到發展國畫的要求,雖然漢朝有用綿布作畫的記載,但能用布練習畫畫,真的是“沒錢人畫不起,有錢人懶得畫”,所以“張飛善畫仕女圖”的段子也只是個謠言。


所以關羽和張飛的出身都不好,他們之所以追隨劉備,最初的動力還是看中了劉備的宗室血統,還有劉備的禮賢下士,讓身為草根的他們才踏下心來追隨,最後得以逆襲成為名將。


明離子


首先應該說明,關羽、張飛成為名將是後期的事情,他們和劉備結拜為兄弟並追隨他時,關羽、張飛並沒參軍,連兵都不是,更談不上是名將。

我認為關羽、張飛之所以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一窮二白的劉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劉備是漢室宗親,跟著他感覺光榮。

古人講究出身,出身高貴,別人會刮目相看。劉備雖然當時窮困潦倒,但他說是漢室宗親,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關羽、張飛信以為真,覺得跟著皇室的後裔很光榮。即使劉備是假皇室,打著這面大旗,也好招募鄉勇,以後成為一方諸侯也容易。

二、劉備為人和善,值得信任。

劉備的性格很好,仁慈和善,看上去還非常誠實,值得信任,任何人都愛和這樣的人交往。關羽、張飛的性格都比較急,他們三人在一起可以互補。

三、劉備有遠大志向,將來能成大事。

當時是東漢末年,各地起義不斷,皇帝也是大權旁落,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劉備當時雖窮,但他有匡扶漢室的遠大志向,關羽、張飛認為劉備將來必定能夠成大事。

四、既然桃園結義,就不背誓言。

劉備、關羽、張飛結識的時候,張飛頗有些資產,當時他是賣酒殺豬的,他們三人結義也是在張飛家的桃園裡。“桃園三結義”成為一段佳話,結義誓言裡說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既然對天發誓,那麼以後不論發生什麼事,關羽、張飛都誓死追隨劉備。劉備也一直不忘結義誓言,當關羽被東吳殺害,劉備舉蜀國全國之力伐吳,要為關羽報仇,充分說明了他們兄弟三人的情義之深,都不肯違背誓言。

結語:

中國儒家文化講究“忠”、“孝”,從關羽、張飛死心塌地地跟隨劉備可以看出,他們都是很忠心的人,值得人們尊敬和效仿。


博超講堂


很簡單,因為他倆傻啊。

傻到看不清強弱,傻到看不清形勢,傻到有可能一無所獲仍死不悔改啊。

要說當年三國亂世,幾家諸侯哪家不比劉備這個織蓆販履的平頭百姓來得高貴,來得家大業大?劉備也就一個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的身世可以吹噓了。

可問題是,東漢末年皇室宗親有幾十萬人,中山靖王當年生了一百多個兒子,到了劉備那輩,這血緣早已稀薄到和平民百姓沒有太大的差距了。

就像我們現在找工作都知道要找個大的、有實力的、待遇好的,可是關、張二人就是這麼一根筋傻乎乎的跟著劉備征戰輾轉,屢敗屢戰。

正因為他們“傻”,卻比無數“聰明人”看到了更多的東西!

他們看到了劉備出身雖然微末,但卻有雄心不安於現狀,想要匡扶天下拯救蒼生的志向;

看到了雖然小舅子叛亂,卻仍然善待大舅子的寬厚;

看到了大將黃權投降曹操,卻仍然終養其全家的仁慈;

看到了簡雍跟他當街“開車”,諷諫他的施政策略後哈哈一笑虛心接受的大度;

所以他們才會“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所以才有曹孟德那句“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

關羽、張飛只有在劉備手下才能稱之為“關、張”、劉備也只有在關張等人的輔佐下才成為劉備。

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成就了彼此,共同為一個崇高的理想奮鬥,直至生命終止的那一刻。


強哥說文史


你搞反了關係,因為他們跟了劉備,所以才成為三國名將,而不是因為他們是三國名將然後到劉備手下去打工了。

正史上說,劉備和關羽張飛並沒有結拜,在人前,他們是主僕,是君臣,在人後,他們是兄弟,吃飯在一個桌上,睡覺在一個床上。

他們三個是一同成長起來的,劉備做了君主,關張成了三國名將。

可以假設,倘若二人去曹操手下。在那個講究出身的時代,你以為曹操會看上出身市井的兩個人?就算看上了,他在曹操手下的位置也不如在劉備手下那麼顯赫。

這就好比二十年前。你面臨兩個機會,一個機會是進入一家大型國企上班,收入穩定,福利又好,另一個機會是跟著一個姓馬的人創業。姓馬的哥們特別看重你,感情上你倆也跟兄弟一樣。你會選擇進國企端著鐵飯碗呢?還是會跟著姓馬的哥們去創業呢?

當然大部分都會選擇進國企,當然也不代表你沒有機會。但機會再大也是在這個國企裡做個總經理。

跟著創業,一開始很苦,但是抬眼有前途,身邊有兄弟,你也覺得很暖,慢慢地你的企業佔領了整個四川市場。

大家都覺得你是個特別牛逼的人才,大家都問你為什麼跟著那麼窮的老馬呢?


錦翼


良臣擇主而事,關羽、張飛是跟隨劉備在涿州起兵的老臣,也一直跟著劉備。如果沒有劉備,關羽、張飛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名氣。實際歷史上,在張飛大勝張頜,關羽北伐以前,兩個人的名氣都很小。只不過因為劉備投奔曹操以後,曹操對關張比較瞭解,所以才對關羽很佩服,想招降關羽。而關羽離開以後,曹操並沒有派人追擊、攔截,歷史上,關羽也並不需要過五關斬六將。

所以說,這件事,首先要讚揚關張的忠誠,再來,如果二人不跟隨劉備,或者劉備一戰敗,二人就離劉備而去,絕對不會有後來的成就。我們可以看出,曹操除了諸曹諸夏侯以外,典韋許褚是貼身侍衛,都較早的跟隨了曹操。五子良將加上李典,有三個是曹操的絕對親信。只有張遼、徐晃、張頜投奔曹操較晚。關羽叫徐晃大兄,可見資歷比徐晃差很多。張遼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也是曹魏集團唯一一個異性藩鎮。而張頜後來僅僅是夏侯淵的手下,可見地位之低。所以關張投奔曹操,未必站得住腳。而孫權集團,武將似乎只有甘寧是投降而來。如果跟隨碌碌之輩,還不如跟著劉備。



歷史的真相l


為什麼關張二人從始至終,跟著劉備絕無二話,因為劉備在當時確實是大英雄,亂世中跟對人很重要,就連曹操也說出過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裡的所指就是劉備。我們就說兩件事,通過別人的兩件事,來看看劉備是怎麼待人的。


第一個事:呂蒙襲擊荊州

當時,駐紮在江陵的南郡太守糜芳居然都不抵抗就直接投降了。關羽沒有出路,被殺了。這種情況下很大的程度上和糜芳是有關係的,糜芳也應該承擔責任。然而,當時糜芳的哥哥糜竺把自己捆綁起來去向劉備請罪時,劉備親自給他解了綁,還告訴他:弟弟的事和哥哥無關。像往常一樣和糜芳相處。

第二個事:黃權投降曹丕

夷陵戰敗後,劉備退守永安宮。負責保衛江北的黃權被吳軍切斷了退路,不能去找劉備的軍隊。他不想向孫權投降,就帶著軍隊北上,向魏國投降了。當時曹丕很高興,對他也很好。還問黃權劉備是否會責怪他,然後處斬他在蜀地的家人,或者斷絕他們的聯繫。黃泉斬釘截鐵的說:肯定不會。劉備不是那種人。蜀國這邊聽說黃權投靠曹丕之後,很多人提議依法追究黃權家人的責任。但劉備嘆了口氣說:“我對不起黃泉,不是黃泉對不起我”。而後,不允許再提起此事,還像以前一樣對待黃權的家人。黃權的兒子黃崇留在蜀中,後來加入尚書檯,擔任尚書郎的官職。最後,鄧艾入蜀的時候,為國獻身,戰死在綿竹。

看到劉備對待人的態度,再看曹丕于禁之事、孫權陸遜之事,劉備的手下能不死心踏地地追隨劉備嗎?


有李行天下


在三國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桃園三結義一直被人所津津樂道,許多人都欽佩關羽、張飛的義氣,當初曹操用重金和美女都沒有留住關羽,反而關羽千里走單騎一直追隨劉備,劉備到底有什麼魅力,能讓關羽、張飛等人一直死心塌地的跟著他。

  • 劉備以仁義招攬人心
    在亂世三國中,由於仁、義、禮、信的缺失,人們為了生存經常不擇手段,在以叢林法則為前提的三國中,誰的拳頭大誰就厲害。然而劉備卻反其道而行,自從在逐鹿起兵,邊將仁義的來標榜自己,無論是真仁義還是假仁義,劉備的仁義在當時簡直就是當代偉人般的存在,成功的吸引一大批人才。

  • 劉備重感情

當初在長坂坡之戰中,趙雲為了就劉備唯一的血脈劉禪,七進七出曹操的陣營,導致自己身上的傷口有數十起,劉備見狀一把摔開劉禪,哭著對趙雲說“為了一個豎子幾乎損失一員大將”。此外在關羽被東吳殺害後,劉備舉全國之兵帶喪討伐吳國,雖然最後失敗,但也向眾人表明自己的重感情。重感情講義氣固然很好,但也是成也在這裡敗也在這裡。


  • 劉備能夠禮賢下士

劉備當初起兵的時候,身邊一個謀士都沒有,劉備自己也深知自己的短板,因此在徐庶走後,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諸葛亮也是非常感動,更是鞠躬盡瘁的替劉備賣命。而其他的君主都是以一紙招賢令將人才拉來,沒有像劉備一樣彎下身軀來求賢。

因此關羽、張飛等人之所以願意一直跟著劉備,是因為在三國時代由於道德的喪失,仁義、重感情、講義氣的人幾乎沒有,呂布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因此曹操才會痛殺呂布,而劉備簡直就是一個正面案例,大家覺得跟著劉備有安全感,劉備更是會真心實意的對待他們。


趙小三與戰神們


時也、勢也

首先劉備可不是一窮二白。

劉備本身是就屬於有智商(才華)、有情商(流淚)、有身體(武功),除了沒什麼錢(賣草鞋)還是有蠻多貨的。

同時劉備本身還有個很好的品牌“漢室宗親”,這個金字招牌再配上他無時無刻不表露的匡扶漢室偉大願景,個人魅力閃閃發光。

那怕當時劉大耳朵是個窮吊絲,但大部分人還是認為他是個有潛力的香餑餑。

第二,說到關羽、張飛為啥死心塌地跟著劉備。

剛遇到時關羽是個殺人的逃犯、張飛是個殺豬家的屠夫,當然他們兩的武藝還是高強,但是他們兩的社會地位是很低的那怕張飛家裡當時還是算個小地主。他們在最年輕的時候遇上一個比他們聰明、比他們高維(漢室宗親),願意跟他們推心至腹的交流並表示無限的欣賞與認可,他們熱血沸騰下就切雞頭拜把子了!同時關羽、張飛也不只是武藝高,他們的眼光也不錯,認準了劉備是他們在那裡的世道可能通往上一個層級的出路。

後期在曹操講“寧可我負天下人,也不能讓天下人負我”之前的世人都基本上義溥雲天,士為知已者死。劉、關、張也在後期一系統的打仗失敗共同逃命、打仗勝利共同吃肉的過程建立深厚的革命友情。

所以關羽、張飛到死都是跟著劉備。



傲日魂彬


千里萬里路,不如讀書路。

我是千河,我來回答。

關羽和張飛都是三國名將,為何死心塌地的跟著一窮二白的劉備?

這個得從最開始講,不是武將一出來就是名將。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

縱觀《三國志》全書,能夠親手陣斬敵軍主將的記錄都只有寥寥幾次。被關羽斬殺的顏良可不是無名小卒,而是袁紹手下大將。袁紹作為當時全國軍閥中勢力最大的一方,坐擁河北四州,手下猛將如雲,顏良在其中也是佼佼者,但卻被關羽秒殺,關羽因此而成名。而這發生的背景是在劉備被曹操打敗關羽被俘虜後,曹操欣賞關羽而和張遼拜為先鋒時發生的。

而張飛出名的是在長坂坡之戰。

先主聞曹公卒至,棄妻子走,使飛將二十騎拒後。飛據水斷橋,瞋目橫矛曰:“身是張益德也,可來共決死!”敵皆無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

劉備當年敗走當陽,被曹操猛追,張飛只領了20個騎兵負責斷後,然後上演了一出被後世廣為傳頌的“據水斷橋”的故事。

這已經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左右了。

而在當初涿州相識時。關羽還是當時一名逃犯,張飛正在開肉鋪,

都被當時小有名氣的劉備所折服。

一個人,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麼?

尊重。“劉備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最善於作感情投資,以籠絡人心,使自己的中堅團隊牢而不破,以至於有人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從創業之初到建立霸業,從四處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對自己的部屬仁愛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難而不能同享樂,或者怕功高蓋主,來個“杯酒釋兵權”,更有甚者落個“狡兔死,走狗烹”的結局。

劉備善用感情,屈伸求才。對部屬愛兵如子,但同樣重視制度化,軍紀嚴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是其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對結義弟兄張飛犯錯也一視同仁,決不姑息,獎懲分明,使大家心服口服,增加了凝聚力。

從劉備自身說,他能一步步從一個平民百姓走到一國之主,顯然與他的識人、用人能力是分不開的,正是因為劉備具有識人的能力,所以他才看出了關羽、張飛的不凡,作為同是涿郡的居民,顯然劉備是聽說過張飛、關羽的,再加上雖然那時打天下、治天下都是依靠世族大家,但劉備因為出身的緣故,他是籠絡不到大家族的人的,所以劉備前期只能依靠像關羽、張飛這樣出身低微,但卻有真本領的人。

關羽張飛也正是因為在劉備麾下才逐漸的露出真本事。以至於劉備更加愛惜,籠絡。

而那時候的人都有著士為知己者死的情懷。關羽張飛正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對劉備忠心不二!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這。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小主千河


三國是一個人才輩出,英雄輩出的時代,一個民不聊生的時代,卻是後世人津津樂道時代。有人說,劉備一窮二白,為什麼關羽,張飛作為三國名將,為死心塌地地跟著他呢?其實這話說的有點說反了。誠然,張飛,關羽是三國名將不假,但在沒有成名之前,張飛不過是一個屠夫,關羽則是一個逃犯。而劉備卻不是一窮二白,他是中山靖王之後。

東漢末年,整個國家都戰火四起,朝廷更是腐敗至極,搞得到處民不聊生。一天,劉備逛街碰到了張飛在找茬關羽,當時誰也不認識誰,正當他們在比劃手勁的時候,劉備覺得二人相貌堂堂,一表人才,屬於熱血漢子,可以共聚大業,儲備人才,就以一己之力分開了讓他們,從此,桃園三結義成為歷史美談。

劉備、關羽、張飛“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結拜完成,劉備為老大,關羽為第二,張飛為老三。

劉備問,二弟,你是哪裡人,哪裡高就?

關羽回答說:“吾乃解良人士,因看不慣潑皮流氓欺負人,打抱不平就失手出了人命,今逃亡於涿郡,販棗為生,今有緣遇到大哥和三弟,乃吾之幸也”。

劉備又問張飛,三弟,你呢?哪裡人?家裡幹啥的?

張飛大嗓門地回答道:“吾乃本地人,家裡有百畝良田,以屠豬為生,沒事就在桃花園練練武功”。

關羽,張飛異口同聲地問劉備,大哥,你是哪裡人?幹什麼的?

劉備溼潤著眼睛,仰天而嘆,道:“吾乃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現居涿郡,沒事時,我就編點草蓆,拿到市場販賣換點生活補貼。今朝廷奸臣當道,作為漢室宗親,有心報銷朝廷,卻無門路,可恨!可恨!”。說完,用袖子摸了摸眼睛。

一段對話後,大家明白了各自的身份,張飛愉快地把自己的家產全部作為啟動資金貢獻出來了,從此走上了征戰四方的路。

所以,說劉備是一窮二白,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家道中落,鳳凰沒毛,依然是鳳凰,人家可是正宗的皇親國戚。

關羽,張飛死心塌地的追隨劉備,主要是結拜兄弟,古人都特別注重這種文化,同時,蜀漢政權的建立,是他們三個人的共同努力的結果,雖然名義上劉備是蜀漢皇帝或蜀漢政權的一把手,但關羽,張飛的權限也僅次於劉備了,在任何的場合,張飛從來沒減輕嗓門,關羽也從來都眯縫著眼睛看人,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除了劉備敢慫張飛和關羽,也沒有第二個人了,這也恰恰證明了張飛,關羽在蜀漢政權的地位,所以,與其說是死心塌地追隨劉備,不如說是他們一起守護勝利的果實。

我是梁一雜說,如果您有更好的觀點,請留言下方,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