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旅項目諮詢實戰派】,評論或私信領取項目諮詢表,稻田策劃為您出謀劃策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中國第一扶貧村”福建福鼎市磻溪鎮的畲族村赤溪村,在完成“輸血-換血-造血”的崛起中為武漢疫區一線醫護人員捐贈價值約100萬的農產品。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那麼,赤溪村又是如何從需要城市輸血升級為反向“輸血”?

01

城市輸血

赤溪村有個名叫下山溪的自然村,那裡生活著22戶、88名畲族群眾,1984年《人民日報》以讀者來信的形式,刊發了反映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22戶畲族群眾貧困生活狀況的文章,並配發了題為《關注貧困地區》的評論員文章,下山溪群眾的訴求進入公眾的視野。赤溪村30多年的艱辛扶貧歷史由此開篇,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國扶貧第一村”。

下山溪的貧窮狀況見報後,全國各地讀者紛紛給下山溪寄錢寄物,當地政府也給村民們送來了糧、油、布匹,以及苗木、種子、山羊等。人們希望通過這種“輸血”式的幫助,讓下山溪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然而,這個掛在半山腰上的窮村,立地條件過於惡劣:背後是懸崖峭壁,面前是百丈深淵,沒有一分稻田,僅有的幾畝農地全是“斗笠丘”、“眉毛丘”,種植的番薯不夠當口糧,常以野菜充飢。種植的杉苗、果苗由於土地貧瘠,土層極淺,長不高,長不好。甚至連養山羊、喂長毛兔也無適應的嫩草可吃。商品經濟根本無法發展。尤其是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適齡的絕大多數小孩無法上學,沒有文化,知識貧乏,形成了代際貧困鏈。

為此,這種“輸血”式的扶貧進行了10年,但收效甚微,到1994年下山溪年人均純收入仍不足200元。

鄉村首先要引起外界和政府的注意和重視,可以是從多媒體揭示鄉村境況、或是獨特的資源環境等,吸引“輸血”主體!

再者,城市對鄉村的“輸血”不能盲目,首先要摸清楚鄉村的家底,到底是交通不暢、產業沒找準、基礎配套不足、還是村民思想沒有轉變過來?找準路子,發力精準才能有更好的成效。

02

鄉村換血

換個思路?整村搬遷?

福鼎縣政府在山下的赤溪村劃出一片平原地段,作為下山溪村民的遷入地,由政府提供建房所需水泥、鋼筋、青磚,村民負責出木料和投工。

移民搬遷,讓當地群眾徹底告別了惡劣的生產生活環境。搬遷後,村民重新分到了田地,政府為安置點解決了飲水、用電、上學等配套設施。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如果鄉村居住環境不是很惡劣,是不用整村搬遷的,只需要鄉村“大換血”,可以向政府申請政策支持和政策資金補貼從鄉村振興或是美麗鄉村角度出發,對鄉村的房屋、基礎設施、交通等進行統一的規劃設計和提升,從而改善村民的生活環境、補齊鄉村生活短板和美化鄉村環境。

03

自我造血

挪了窮窩,那麼就需要改變難賺錢的事情!

赤溪村有什麼資源?赤溪村最大的優勢就是好山好水,為什麼不好好開發這座天然“銀行”呢?

經調研發現,赤溪村境內群山起伏,森林茂密,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常年雲霧繚繞並遠離城市和工業汙染,非常有利於白茶的生長和養分的積累。藉助於這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赤溪村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種茶養茶。於是,白茶便成為了該村的主導產業。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此外,赤溪選擇了走“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之路”。

一方面做足生態文章,利用豐富的生態林和水資源,大力發展山地特色農業。村裡組建了兩家農業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建立了優質水稻、生態有機茶、淡水特色養殖等“農業示範基地”,發展起了家禽養殖、淡水養殖、果蔬採摘等特色農業。

“中國第一扶貧村”如何脫貧,又在疫情之下反向“輸血”

另一方面,依託美麗的自然風景資源,開展了生態旅遊。近年來,赤溪先後引進萬博華、耕樂源、杜氏生態農莊等旅遊公司,累計完成旅遊投資8000萬元,村民也自發辦起了30多家“農家樂”餐廳,吸引了大量遊客。憑藉鄉村的自我造血,村民的年人均純收入超一萬元。

鄉村自我造血的成功,首先是需要反思鄉村有哪些資源,從土壤、環境、種養殖產業情況等多方面調研,從而選出適合自身發展並且能夠壯大的產業。

讓鄉村的產業和環境發展起來,不再是政府被動得“輸血”,而是社會資本主動“輸血”,做好鄉村的振興,讓鄉村不僅向城市反向輸送可口的糧食,更能輸送精神食糧(田園風光和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