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文末有思維導圖,建議收藏!

本文共5363字,預計閱讀11分鐘。


大家好,我是大蔥卷一切,今天我們來聊聊“小池定理”

不停索取,也許跟匱乏有關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我有一個朋友,和男朋友10年愛情長跑始終甜蜜,卻在結婚1年後,離婚收場。

談戀愛時,她總會向我們炫耀,男朋友對她有多好,但令人費解的是,當男朋友成為老公,我這位朋友卻像開了吐槽的外掛,對老公各種不滿意,口頭禪就是:“你為什麼不如別人的老公?”

有朋友換了學區房,她會說,你什麼時候才換得起房?

有親戚買了豪車,她會說,你什麼時候才能買輛好車?

甚至一些很細節的問題,比如做家務,她也會說,你什麼時候能跟XX老公做得一樣好?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而離婚的導火索就在於,兩夫妻在討論生孩子的事情時,朋友那一句:

“沒有學區房,又沒有車,小孩子生出來,不是註定要輸在起跑線上嗎?”

她老公這次很平靜,只是回了一句:

“看來,我這輩子都達不到你的期望,我們還是離婚吧。”

朋友的那句話,正式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不解:我只是讓他上進些,有錯嗎?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她沒有想過,在要求對方的過程中,自己做了些什麼。

她只是沉醉於不斷地對外提要求和索取這個行為,最終導致了“雪山”的崩塌。

忘了在哪裡看過一句話:

匱乏的人,要多少都不夠。

所以,大多數的朋友說,她太貪心,但我卻覺得,本質上,她是因為匱乏——匱乏於所謂“更好的生活”。這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 她用錯了解決方式。

背後潛藏的,是“小池定理”的身影。


小池定理:越匱乏,越沉醉,越放不下

日本管理學家小池敬提出,越是沉醉,就越是抓住眼前的東西不放的心理學定律,後來這個定律就被稱為“小池定理”。

不少人都聽過關於勇士變成惡龍的故事:

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少女,每年這個村莊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去與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

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地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龍穴裡的財寶,就是我們內心深處的匱乏,你也可以說,是慾望,是貪念。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同樣的故事,在奇幻電影《指環王》裡有著更形象的體現:

人類的君主埃西鐸砍下了魔王索隆的手指,然而不幸的是,埃西鐸被手指上的魔戒誘惑,並沒有將它丟進末日火山摧毀。

千年之間,魔戒多次易主,落入住在地下的怪物咕嚕的手中後,被探險的霍比特人比爾博搶到手中。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指環王》電影海報

在贈送給侄子弗羅多之前,比爾博也曾迷戀魔戒,稱它“我的心肝寶貝”,甚至要動刀殺友。“有時候我覺得它像一隻眼睛,不斷看著我。我老是想著它,要戴上才心裡踏實。”

黃金森林的統治者凱蘭崔爾女王,也經歷過魔戒的試探:“有了它,我能取代魔王,成為世界女王。我會有最誘人和叫人害怕的美麗。所有的人要愛我、崇拜我,然後絕望。”

弗羅多的園丁山姆,同樣受過魔戒誘惑:“他覺得自己在膨脹,變成大力士,變成英雄,軍隊聽他調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一聲令下,萬事如願。”

這個魔戒,和龍穴裡的財寶一樣,是我們內心慾望的映射。在不同的人眼中,魔戒有著不同的價值,或許是安全感、是美麗、是戰鬥力……我們覬覦什麼,便是匱乏什麼。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指環王》中,令人著魔的魔戒

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寫道:與怪物戰鬥的人,應當小心自己不要成為怪物。當你遠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

當我們想對抗現實中的種種不理想不夠好,我們也要注意,是否已經跌入什麼都想要的深淵裡。


硬幣的兩面:沉醉的正與反

我們先來看一個正例:畢淑敏的兩次放棄。

1998年,畢淑敏考取了心理學博士研究生。在即將拿到博士學位的前夕,她最終選擇了放棄。

她說:“我擔心一個幾十萬字的心理學博士論文寫下來,我可能就不會寫小說了,因為風格不一樣,思維的訓練也不一樣,我害怕打亂我的思路。”  

那之後,她在北京西四環外開設了一家心理諮詢中心,中心運營得很不錯,預約最多的時候,要等上幾個月。

但是畢淑敏又開始在考慮放棄了。因為超負荷的中心工作,讓她完全沒有了寫作的時間。兩難全的情況下,她猶豫再三,最終選擇了放棄診所,從事最喜愛的寫作事業。  

放棄了博士學位與心理諮詢中心的畢淑敏迎來了寫作的井噴,出版了若干經典作品,多篇文章被選入新版中學和小學課本中。

畢淑敏說:生命原來是有長度的。在這有限的過程裡面,首先就要珍惜,要為你的生命確立一個意義,要有一種終極的價值觀,知道什麼是自己所要的,什麼是可以捨棄的。

為什麼說這個是正例呢?看起來,畢淑敏是“放棄”了對博士學位和診所事業的沉醉,但也正是因為這兩次放棄,畢淑敏得以真正沉醉在自己熱愛的寫作中。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詹青雲說,她不停在轉學,不停放下一切,才完成了那個別人眼中從貴州到哈佛的逆襲


再來看一個反例:一代名臣的兩種結局。

春秋末期,一代名臣范蠡,在幫助越王勾踐實現霸業後,果斷放棄榮華富貴,立即離開了越國,並從齊國寫信給好友文仲說,越王為人陰險,工於心計,可以與他共患難卻不能同享樂,問他為什麼還不離開。

文仲在收到信後猶豫不決,便稱病不上朝,但最終還是沒能逃脫被刺死的命運。

而范蠡下海經商,最終成為一名成功的企業家。

在後人看來,范蠡與文仲,同為越國鞠躬盡瘁,結局卻截然相反,讓人唏噓,原因在於文仲捨不得放棄富貴,最終導致了殺身之禍,范蠡因為懂得放棄,才保住了性命。

羅素說:放棄自己想要的某些東西,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如果說,後人對文仲因不肯放棄榮華而導致被刺死的解讀是正確的話,那麼,范蠡的這種沉醉,就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文仲和畢淑敏二者或許沒有可比性,但如果我們非常粗糙地進行一個對比,就會發現,畢淑敏對匱乏的解決方式,是向內去挖,挖出自己的心之所向;

文仲對匱乏的解決方式,是向外去找,寄託於榮華這種身外之物,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僥倖心理之上。

匱乏人人都會有,我們勢必會本能地採取應對策略,而好的策略是,向內求索。

具體應該怎麼做?下面的方法,希望為你提供一些依據。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如何正確沉迷?3個步驟告訴你

第一步:意識到自己真正的願望是什麼

確定了人生目標的人,比那些彷徨失措的人,起步時便已領先幾十步。有目標的生活,遠比彷徨的生活幸福。沒有人生目標的人,人生本身就是乏味無聊的。——卡耐基

1)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這一階段,要儘可能多地嘗試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並且忠於自己的內心感受,分析出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其實大部分人在一開始都不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特別是在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背景下。

我本人就有深刻的體會,在考上大學以前,所有的目標,都是奔著大學,更好的大學去的,因此我們努力學習,提高成績,上補習班,到高三的時候不敢睡太多,每週只休息半天,最終終於達成了目標,獲得了理想大學的門票。

然後呢?然後大學我就瘋玩,雖然沒有到掛科的程度,但是那幾年的我,努力的程度與高中相比,簡直不值一提。

以至於畢業後我十分迷茫自己要做什麼,似乎什麼都有興趣,這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斷試錯——通過頻繁的跳槽和換行業,我在畢業兩三年後,才找到自己的方向,慢慢沉澱下來,緩慢生長。

但那些想得比較長遠的人們,比如我的一部分同學,在大學就已經開始試錯了,他們去做各種實習,然後在畢業的時候,比大多數人跑在前面——這個時候的他們,已經明確了自己不想要什麼,想要什麼。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2)根據自己想要的,做出正確的選擇

一位在最佳僱主美國總部工作的網友分享道:

“其實我一直有個特點,就是不太容易逼迫自己做不感興趣的事情,而對自己有激情的事抱有十二分的熱情。

我以前一直以為這是一個缺點(因為不喜歡的科目成績平平,很難像其他開掛黨一樣努力拿高分,基本上過線就沒興趣繼續努力了)。

但是後來才發現也許這是個優點,因為我剛好能把時間集中在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上去,而且做的時候非常高效。”

我不止一次在文章中講過,長久以來,我們都被木桶理論中的短板效應所誤導,認為偏科一定是件大壞事,但其實,當你的長板足夠長,那個所謂的短板,是可以被忽略不計的。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比爾蓋茨

在做正確的選擇時,大量的調研也是非常重要的:

  • 一種方法是,我們可以不斷地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找到最適合自己大展拳腳的那一種方式;
  • 有一種方法是,我們可以輸入大量的相關知識,在自己頭腦中形成預判,以指導我們的行動。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第二步:有勇氣割捨“矛盾”的其中一面

人的最高尚行為除了傳播真理外,就是公開放棄錯誤。——李斯特

這裡的矛盾和錯誤,都不是絕對的,都是相對的。

先來看個例子:

某高校的一位教授,年輕時跟一位優秀的知識女性戀愛,結果對方卻覺得兩人性格不合,提出了分手,嫁給了別人。

這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他總覺得,再也找不到像前女友那麼優秀的對象了,於是一輩子都沒有結婚。

沒有成家的他,把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了事業上,最後成了學界的泰斗。

你周圍有這樣的人嗎?在一件事情上失敗之後,把所有心思都轉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而且對於後者的態度接近瘋狂。

有沒有想過,這背後是什麼心理在支配著他們的行動?

事實上,這在心理學上叫作代償行為,即當遇到難以逾越的障礙時,會放棄最初的目標,通過實現其他類似目標的辦法,尋求內在的滿足。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代償也可以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形容

比如,原本想去跑步,不料外面下雨了,就在室內跳健身操;和一個人戀愛無果,就把和她相似的另一個人當成了新的目標。

這種情況下,後者對於前者而言,都具有代償價值。

心理的代償,往往是對現實中不足的彌補,可以有效地轉移痛苦,使心理獲得平衡。

代償行為有一個特點,倘若B和A相比更容易達到,或者價值不如A,就很難對A形成代償力至優當B和A很相似,得到B的困難程度與A相似或大於A時,B才具有較大的代償價值。

因此在尋找代償物時,要遵循價值相等或更大原則。

為什麼要說到心理代償呢?

以教授的例子來講,我們說要勇於割捨矛盾的其中一面,當然不是說,得到一個親密愛人和事業成功是兩件矛盾的事情,但是在這個例子中,確實很存在另一種可能:

年輕時的教授還不是教授,當他和意中人結婚後,過上了平淡幸福的生活。從這個角度來理解,這兩件事是存在一定衝突性的——教授正因情場失意,才在事業上發奮到忘乎所以。

如果教授沒有割捨的勇氣,而是沉湎在失戀的痛苦裡,結果必然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

在明確自己想要什麼後,擁有割捨的勇氣同樣必要。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第三步:有為決定負責的意願和能力

要使一個人顯示他的本質,叫他承擔一種責任是最有效的辦法。——毛姆

在擁有負責的能力之前,我們先要正視犯錯本身。

據說寶潔公司有這樣一條規定:若員工3個月都沒犯錯,就會被視為不合格的員工。

聽起來是不是匪夷所思?員工不是犯錯越少越好嗎?

寶潔全球公司前董事長與首席執行官白波對此解釋道:若是不犯錯,那說明他什麼也沒幹。唯有犯過錯了,失敗過了,才能有收穫,才能取得成功。

美國考皮爾公司前總裁F·比倫將“失敗乃成功之母”總結為:“失敗也是一種機會”的“比倫定律”,以此說明,失敗並不可怕,反而還能成為人們通向成功的捷徑和機會。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有關比倫定律的例子很多,能夠應用好它,我們就可以說,自己已經擁有了為決定負責的意願和能力——如果是正確的決定,自然不需要什麼額外的意願和能力來進行豁免,而只有看似錯誤的決定,才需要我們為之“買單”。

那麼,應該如何在生活中應用好比倫定律?

  • 第一點是,勇於實踐。不實踐,可能不會犯錯誤,但只會“紙上談兵”;實踐,可能犯錯誤,但犯錯後就會避開,那麼我們又前進了一步。
    我們小時候都曾幻想過成為科學家、歷史學家,但實踐過後,我們就會知道,絕大多數的那些願望,不過是我們甚至都談不上葉公好龍的假想。因此,這一步能夠檢驗出,那些目標,是否我們真實的願望。
  • 第二點是,正視失敗。走彎路,總好過原地踏步。逃避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正視失敗,才會逐步走向成功之路。

    就好像,你面試失敗後,是從此都不再投遞這家公司或這類崗位,還是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為下一次面試鋪路,會決定了你的“積累”的兩種面貌,前者零積累,後者則成為鋪路石。
  • 第三點是,吸取經驗。在工作中,我們可以被一個問題絆倒一次,但如果被同一個問題絆倒多次,那基本上就是自己的問題。
    忘了是哪位名人說過,打敗一個人的,不是失敗或倒下,而是一直失敗或倒下,這種狀況還會釋放的一個危險信號是,當你掉入一個坑太多次,你就會獲取一項新技能:習得性無助,說嚴重點,你會懷疑自己,然後懷疑人生。
  • 第四點是,凡事想好再做。不怕失敗,不是不考慮失敗的成本,不是有勇無謀,而是想好了再做,儘可能減少失敗的概率。
    先想再做,成功概率大;邊想邊做,成功和失敗的概率各佔50%;先做再說,失敗概率大。

勝不驕、敗不餒這種我家3歲小侄子都知道的道理,30歲的我們,又有多少能夠真正做到?我們缺的不是道理,而是循規蹈矩的刻意練習。而上面這些步驟,就是需要刻意練習的行為。

當一個人一心一意做好事情的時候,他最終是必然會成功的。——盧梭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結語

慾望、貪心、沉迷,聽起來都是貶義詞,但事實上,卻並非不可接近的怪獸。

相反,如果我們能夠識破背後的“小池定理”機制,按照“明確目標、懂得割捨、為結果買單”的步驟,去進行刻意練習,是可以做到“正確沉迷”,馴化那些怪獸的。

同時我們不能忘記的是,正確沉迷的前提是“自我”,這裡的自我是指,當內心有慾望,那是我們自己的目標和理想,卻不是別人的,因此,這個“實現沉迷”的執行人,也應該是自己。與其坐享其成,不如自我沉醉。

有慾望而無行動的人只能產生瘟疫。——布萊克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此外,小池定理隱藏的另一個含義是,放棄也是一種美。

投資界有一個很著名的效應,鱷魚法則——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四個字概括,這叫“及時止損”

而至於是應該沉醉,還是止損?我們不妨比照前面的內容,進行思考和實踐。

沒有什麼比做決定更困難,所以,沒有什麼比果斷更寶貴的了。——拿破崙


我們為什麼不斷索取?不是貪心,只是匱乏,3步教你正確“沉迷”

本文思維導圖

我是 ,優質職場領域作者,青雲計劃獲獎者,不定期為你分享所思所得,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