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康養居隔離點:一封信、一個電話,就是最好的“獎章”

綠地康養居隔離點:一封信、一個電話,就是最好的“獎章”

“這裡雖然隔離了我和爸爸媽媽,但是讓我得到了另一種愛,我媽媽告訴我滴水之恩,將湧泉相報。”3月12日,還有一天就要離開綠地康養居隔離點回家的四歲小朋友Nemo,在外婆的幫助下寫下一封感謝信,交給照顧他們近一個月的王紅霞醫生。收到信的那一刻,王紅霞醫生感到一股暖流湧上心頭,“得到他們的肯定,我們醫護人員再苦再累,也值了”。

如果不出意外,小Nemo本來於十多天前就可回家了,但根據規定,他不得不再繼續隔離一個週期。看著小朋友要與父母分隔這麼長時間,工作人員心裡非常難受,但又沒有辦法,只能在生活上對他盡力照顧。好在有他外婆來照顧,這讓工作人員稍稍寬慰了一些。小朋友喜歡畫畫,醫護人員為他送去繪本、畫筆;小朋友天性愛吃點零食,工作人員想辦法送去酸奶、小麵包、旺旺雪餅;有時覺得菜有點辣,酒店為他做點蒸雞蛋、雞柳等適合小朋友的食品。這些小小的舉動,都讓小Nemo高興不已。

綠地康養居隔離點:一封信、一個電話,就是最好的“獎章”

一天下午,外婆向醫務組反映,小Nemo有點不舒服,想去醫院檢查一下。醫務組向綜合組報告後,立即啟動外出檢查程序,由駐點的民警護送、醫生陪同,派專車送外婆和小Nemo到醫院檢查。“不要緊,是支氣管炎,開點藥吃就可以了。”聽到這個消息,大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回到酒店,已是七點多鐘,工作人員又將飯菜熱好,送到小朋友的房間。隨後幾天,醫務組嚴密觀察小朋友的病情,直到完全恢復正常才放心。

綠地康養居隔離點:一封信、一個電話,就是最好的“獎章”

無獨有偶,幾天前的一天上午,駐點工作人員、漢南法院法官李海元房間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你是李同志吧?我是天天給你添麻煩的張婆婆,過兩天就要離開隔離點了,我擔心自己年事已高,離開的時候忘記對你們道一聲謝謝!今天提前把該做的事完成,不然我內心不安呀!”

原來,85歲的張婆婆隔離期滿就要回家了。近半個月來,李法官想盡辦法為老人解決困難。老人年紀大了彎不下腰,想要一個塑料盆,他第一時間置辦;老人擔心患病的女兒,他多方打聽,第一時間告訴她女兒的病情穩定;老人一個人住在隔離點,他每天晚上會打電話向她道聲晚安,以免她覺得孤獨。這些一點一滴的事情,老人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非要打個電話表達出心中的謝意。

這樣的故事,在這個隔離點還有很多。工作人員黃氫口腔潰瘍,說每一句話都鑽心的疼,但對隔離人員的每一個疑問他都不厭其煩的解答;隔離人員急需的藥品買不到,李山海通過多種渠道協調解決;有的小朋友不停地哭鬧,劉小平自掏腰包買小零食,第一時間委託醫務人員送到孩子房間。

“接到電話,我突然覺得在隔離點夜以繼日工作的疲憊一掃而空,這份感謝,在我心裡沉甸甸的,有點受之有愧。我覺得只是做了份內之事,但群眾的認可,就是我們最大的褒獎。”李海元說。

(通訊員:張文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