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牆、古城、古道」:享受歷史文化遺存的美妙與快感 (後記)

近年來,我利用節假日時間,堅持行走包頭及周邊的古牆、古城、古道。秦漢北魏王朝、蒙元帝國的文化殘片,散落在陰山兩畔和蒼茫草原的廢墟荒野,我的腳步踏過了兩千年來的遺忘和孤寂,留下了扣問蒼涼的痕跡。

猶如置身先民生存的喧囂,穿越著先民生命時光隧道,我孤寂地走過他們的時空,不去攪擾他們金戈鐵馬鎮守邊關,不去攪擾他們盤馬彎弓馳騁草原,不去攪擾他們案牘疾書遙寄思念。

我靜靜地走過。有時撿拾一些存留歷史的碎片,但我慢慢懂了,這是僅存的歷史信息了,讓這些殘存的磚瓦陶片永遠留在荒野。

這些曾經有過喧囂記憶的古代遺存,穿越千年時空,任憑歷史的風雨剝蝕,有的依然殘留著滄桑容顏,有的已消失在漫漫的歲月中。

殘存的牆垣斷壁帶給無盡的幽思,沉睡的文化碎片使我心飄蕩在遙遠,偶遇古老的信息使我魂繞夢牽,常常血液沸騰浮想聯翩並思維穿越。但這些古老的遺存,歷史文獻記載卻是十分的吝嗇,史書那些寥若星辰的文字,不能解讀曾經的故事,我在尋找著無解的神秘。

歷史不可以假設,但可以猜想。人類漫長的發展歲月,留下了太多的謎讓現實中人猜想。我們猜想曾經的過往,未來人猜想我們。猜想是人性的浪漫,使這個世界不會太功利,也使這個世界變得有趣。活在有趣的世界,特別是有趣的心靈世界是沒有人會拒絕的。當然,猜想是對自己未知和已有積累的刺激和挑戰,我欣然接受,並盡情的享受著這種歷史文化遺存帶來的無與倫比的快樂。

對於包頭這片熱土的研究,對於古蹟的探尋,我傾注了心血和巨大的熱情,付出了艱辛和努力。行走雖然辛苦,但收穫了蒼茫荒野的寂寞感受,收穫了沐浴風霜的身心愉悅,收穫了穿越遠古的思維發散,發現了鮮為人知的身邊美景。有時也會講給朋友們聽,也會帶著朋友們一起分享。

行走中享受著行走的快樂。幾年來,我已行程近萬公里,已行走了40多座古城,8 條長城,數條古道,拍攝照片一萬多張。這些照片或將也是留給未來的珍貴資料。一塊牛肉、一棵白菜、一壺熱水,風餐露宿,儘管艱辛,但行走是快樂的,鍛鍊著肌體,呼吸著新鮮的空氣。

行走中,享受著學習的快樂。從殘垣斷壁、從磚瓦殘片中辨別著文化的信息,從秦漢王朝到明清的歷史大格局中,學習解讀草原,解讀黃河,解讀陰山,解讀包頭及周邊。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學習中增長對文化遺存的保護意識,在學習中增加對家鄉厚重歷史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

行走中得到眾多領導、朋友、親人、同行之人的支持和鼓勵,給了我力量和快樂。特別是那一天的行走,將留在我人生永久的記憶中。著名長城研究專家、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 《中國長城志》總主編董耀會先生為拙作作序;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包頭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喬雁為本書題寫了書名。張海斌、胡云暉、李亞軍、武文清、王建新等等眾多的名字將記錄在我的文章和鏡頭之中,感謝領導、朋友和親人們,真誠地感謝大家。

這本書的出版,我思慮再三,感覺有眾多不如意之處,一是包頭這塊土地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我難以承載其厚重,許多觀點和論證存在不妥之處。二是還有許多歷史遺存尚未探訪,特別是古道的行走遠遠不夠。在向朋友們致歉之時,我也立願,我將繼續行走探訪在包頭及周邊的歷史文化古蹟,為保護長城、保護歷史文化遺存,為包頭文化建設,為包頭人民的文化生活品質的提升做出微薄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