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且看歐盟最新的思考和戰略

轉型,且看歐盟最新的思考和戰略

上海大學(李明)

面對一個不斷變化、越來越不可預測的世界,轉型不僅是必須的,更是迫切的。2020年3月10日,歐盟委員會在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歐洲經濟和社會委員會和地區委員會等機構溝通的基礎上發佈了《歐洲新的工業戰略》,其實施的目標週期是2030年。


轉型,且看歐盟最新的思考和戰略

下面簡單地研讀一下這份戰略的主要內容:

一、關於轉型實質和目標的思考

歐盟明確將工業轉型定位在生態和數字兩個方面,即雙重轉型。這一點德國工業4.0中也是明確的。這種轉型思路體現的將是完全不同的轉型概念、轉型約束和轉型途徑。從某種角度看,發現了進化論的歐洲,其思維的角度和深度確有獨到之處。美日的計劃中似乎沒這麼明確,而我們似乎更是將兩方面割裂開了對待,在專家們對工業4.0中解讀時"生態"也很少被融合。

歐盟將轉型上升到了主權的層面,認為需在全球激烈競爭、保護主義抬頭、市場扭曲、貿易緊張和對以規則為基礎的體系的挑戰等場景下,必須保持開放性和競爭力,高度融入全球價值鏈。同時堅持轉型中需要有自己的聲音,包括堅持自己的價值觀,併為公平競爭環境而鬥爭,努力維護、更新和升級世界貿易體系。這樣的描述,前面是對組織環境(ISO 9000語)的思考和描述,它說明歐盟對挑戰的理解,而最後對升級的描述更是表述了一種雄心和責任。

二、雙重轉型的內容和途徑

歐盟新工業戰略體現在企業和企業家的精神和行動中,並將在跨價值鏈和邊界的整合中發揮作用。

文中認為,未來工業是物理、數字和生物世界的融合,是一個工業生態系統。雙重轉型涉及到新技術,投資和創新的相互匹配,它將創造全新的產品、服務、市場和商業模式。同時明確指出,塑造尚未存在的、需要我們尚未掌握的技能和新型的工作。這裡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用了生物這個詞,而不是國內所說的“人”。

在生態方面,一方面實現線性生產向循環經濟的轉變。並提出對商業運作採取與環境和道德一樣的強烈要求,特別是制訂增強消費者在循環經濟中發揮更積極作用的措施,實現全生命週期的綠色採購。這裡值得關注的是,循環經濟這一詞始於上世紀60年代,如此古老的概念還在持續,這體現了“戰略”的涵義。

本著“能源效率第一”的原則,制訂公正的過渡計劃和機制,運用行業的SMART整合、碳邊界調整機制,以降低碳洩漏的風險,這對於可再生能源產業而言是一個更具戰略性的方法。文中還特別提到了清潔氫能。同時,SMART一詞的使用值得關注。

總之,未來工業需要一個清潔、可負擔得起的能源和原材料的安全供應。這裡應該講清了生態包含的內容,並特別提到了原材料問題。

文中認為歐盟的數字化轉型、安全和未來的技術主權取決於其戰略性數字基礎架構,包括5G和網絡安全、量子通信基礎設施等,以保護歐盟及其成員國的關鍵數字資產。同時開展機器人、微電子、高性能計算和數據雲基礎設施、區塊鏈、量子技術、光子學、工業生物技術、生物醫學、納米技術、製藥、先進材料等先進技術的研發。文中特別提到了6G技術的研發。

歐盟認為還必須集中力量,共同做任何人都不能單獨做的事情,包括歐洲防務、航空航天等。文中特別提到了2020年的新冠病毒問題,從歐盟公共衛生安全角度提出一項新的藥品戰略,重點關注藥品供應的可得性、可負擔性、可持續性和安全性。

三、轉型中人才問題

鑑於工業/行業的競爭力取決於是否有足夠且合格的人才和勞動力,文中用了一大節專門討論了技能(skilling)和技能更新(reskilling)問題。文中預計到2030年,向低碳經濟轉型將創造100多萬個就業崗位,而歐洲目前已有100萬個數字技術專家空缺。同時有70%的投資公司報告顯示,他們之所以推遲投資,是因為找不到具備合適技能的人才。那麼中國轉型升級的數字人才又有多少?

在這裡,特別需要關注的是Skilling和reskilling一詞,在美德合作的全球質量4.0調研中,也明確提到了與技術完全不同的“技能”概念。這絕對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技能概念,更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工匠”的概念,是一種全新的人才概念,有關這部分的討論,可參見“點滴方圓”公眾號中“從全球質量4.0調研看工業4.0的實踐情況和突破途徑”一文。

同時,為了協調與人才相關的各方利益,歐盟正在考慮制訂一項新的“技能公約”及相關管理辦法,協調歐盟內部人才管理,並更好地吸引國外的技能和人才。文中還專門提到了男女之間更好平衡的問題。

四、轉型的使能機制

歐洲工業在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方面具有全球競爭優勢。這得益於它制定和遵守了最高的社會、勞工和環境標準等,並被認為彰顯了其價值觀。筆者認為這是基於對工業的理解和以“法”治理的結果,並將是成功轉型的關鍵。

面對轉型,文中明確提出首先必須在政策制定中有創新。為此,計劃構建全方位、全過程的政策和計劃,其中主要包括:

  • 強化歐盟工業和戰略自制,成員國間協調的各類政策和計劃,包括歐盟競爭政策,歐盟競爭框架(自相殘殺的補貼競賽、國家援助規則)等
  • 為工業創造確定性的政策和計劃,包括:一個更深入、更數字化的單一市場,更完整的標準化和認證體系,知識產權政策,投資和資助過渡計劃,資本市場聯盟的新行動計劃,國際採購政策,外國直接投資甄別框架等等,並加強海關管制
  • 制訂“中小企業達成計劃(SME to SME approach)”,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因為歐盟企業總數的99%以上是中小型企業(SME),它們是歐盟的經濟和社會支柱,且其中絕大多數是家族企業
  • 構建風險控制和管理機制,涉及到研究和創新技能、中小企業和大公司的作用、以及任何外部壓力或依賴性在內等問題,形成相應的評估規範和管理方法(工具箱)
  • 強化各類專業聯盟、行業聯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歐盟在文中還提到,這個雙重轉型需要一代人的努力,以改造一個工業部門以及它所構成的所有價值鏈

。這體現了轉型的長期性和持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