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漿質量問題及分析原因

1、施工單位導致的幹混砂漿質量問題

(1)施工時一次性抹灰太厚,造成砂漿開裂。應按規範施工操作,一次抹灰不要太厚。

(2)不宜在比砂漿強度等級低的基體或基層上進行抹灰施工,如確實需要,應採取分層過渡的方式進行施工,避免抹灰層開裂或空殼。

(3)不同材質交界處應採取加強網進行處理,避免造成牆體開裂。

(4)混凝土牆體抹灰前,必須用界面劑進行處理,並保持溼潤。

(5)在高溫、多風、空氣乾燥的季節進行室內抹灰時,宜對門窗進行封閉,室外抹灰採取遮陽防風措施。

(6)砂漿凝結後及時保溼養護,避免造成砂漿開裂。

2、砂漿使用時感覺較粗

砂的最大粒徑一般小於3.5mm,遠遠小於標準規定的4.75mm,施工時工人感覺砂漿還是較粗,其實感覺較粗主要是砂漿的和易性差,施工性不好,顯得大顆粒較多,主要原因在於人工砂的顆粒級配不好,往往砂的組成是“兩頭多,中間少”,需要補充中間區域的砂。

3、抹灰砂漿開裂、空鼓

抹灰砂漿開裂、空鼓砂漿開裂分為塑性開裂和幹縮開裂兩種。塑性開裂是指砂漿在硬化前或硬化過程中產生開裂,它一般發生在砂漿硬化初期,裂紋一般都比較粗,裂縫長度短;幹縮開裂是指砂漿在硬化後產生開裂,它一般發生在砂漿硬化後期,裂紋特點是細而長。

砂漿質量問題及分析原因

塑性開裂主要是由於砂漿抹灰後不久,在塑性狀態下由於水分散失快而產生收縮應力,當收縮應力大於砂漿自身的粘結強度時,表面產生裂縫。它往往與砂漿的性能和溫度、環境溫度以及風度等有關係。水泥用量大,砂細度模數越小,含泥量越高,用水量越大,砂漿保水性差,砂漿越容易發生塑性開裂。

幹縮開裂主要由於砂漿水泥用量大、強度高導致體積收縮;施工後期養護不到位;砂漿摻合料或添加劑乾燥收縮值大;牆體本身開裂;界面處理不當;砂漿強度等級亂用或用錯;基材與砂漿彈性模量相差太大等。

4、砂漿出現結塊、成團現象

原因:幹混砂漿生產企業原材料中的砂含水率未達到標準要求;砂漿攪拌時間太短,攪拌不均勻;施工企業未能按照施工要求及時清理幹混砂漿筒倉及攪拌器。

5、砂漿抹面不久出現氣泡

(1)添加劑與水泥適應性不好,導致反應產生氣泡。

(2)砂細度模數太小或顆粒級配不好導致孔隙率太高。

6、砂漿凝結時間不穩定

因外界溫度、基材差異情況等所致

(1)施工環境溫度高、砂漿保水率較低、緩凝劑摻量低導致砂漿凝結時間縮短。

(2)施工環境溫度降低、緩凝劑摻量過高引起砂漿凝結時間延長。須加強工地現場查看,及時瞭解施工信息,並及時調整緩凝劑的摻量和砂漿保水性高低。

出現異常不凝結添加劑計量出現問題導致添加劑摻入量過大;砂漿拌合水量過大,導致砂漿出現離析、稠度過大,不凝結。

7、抹面硬化後出現表面掉砂

主要由於幹混砂漿所用砂子細度模數太低,含泥量超標,膠凝材料比例少,導致部分砂子浮出表面,起砂。

8、砂漿抹面出現表面掉粉起皮

由於生產幹混砂漿所用砂子太細,石粉含量較大及摻合料摻量太大,壓光導致部分粉料上浮,聚集表面,以至於表面強度低而掉粉起皮。

9、抹面出現易掉落、粘不住現象

由於砂漿和易性太差,粘結力太低;施工方一次抹灰太厚,抹灰時間間隔太短;基材界面處理不當。可以調整幹混砂漿生產配合比,增強砂漿粘結力;施工時建議分層抹灰,總厚度不能超過20mm,注意各個工序時間;做好基層牆體的界面處理。

10、抹面後不好收光

由於幹混砂漿用砂級配不合理,導致砂漿和易性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