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陽光問廉》:問責無死角 件件有迴音

問責更有力

2016年以來曝光問題73個

現場詢問質詢黨員幹部493人

解決問題339個、問責377人

監督更全面

構建“直通問廉+陽光問廉+問廉追蹤+問廉觀察”多平臺讓監督過程不留死角

參與度更高

採用“自我推薦+組織把關+電視比賽”的方式海選群眾監督員

“自從上次參加《陽光問廉》後,我們深刻反思、認真總結,黨委政府再研究、再部署,及時調整思路。現在已及時完成枳殼和白芍的冬栽任務,並做好春季丹參種植規劃。”近日,巴州區關渡鄉黨委書記謝飛表示。

前段時間,《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走進巴州區,報道關渡鄉在落實道地藥材冬栽任務時執行不力,被現場問責。節目播出後,關渡鄉迅速行動,把目標任務落實到村和具體的人,調動全鄉群眾種植道地藥材。

為破解基層監督渠道不暢、監督手段單一,近年來,我市創新開播《陽光問廉》,構建“直通問廉+陽光問廉+問廉追蹤+問廉觀察”監督鏈條,採取“自我推薦+組織把關+電視比賽”海選群眾監督員,開展滿意度測評。創新開播《群眾來問廉》,堅持把《陽光問廉》打造成法紀政策宣傳平臺,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新局面。

創新節目鏈條

堅持全媒體直播、全媒體跟蹤,讓輿論監督更麻辣

充分發揮《陽光問廉》品牌優勢,由專題欄目向上下游延伸,全新構建“直通問廉+陽光問廉+問廉追蹤+問廉觀察”監督鏈條,讓新聞媒體持續發酵升溫,真正把《陽光問廉》打造成監督的高地、輿論的磁場。

通過《直通問廉》,多方監督發現問題。在電視、電臺、報紙等媒體上滾動播出問廉主題、關注話題、舉報方式,24小時開通微信、QQ和熱線電話,彙集最全面的群眾呼聲和關切。2016年以來,《直通問廉》共收集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134條,民生訴求、意見建議、政策諮詢共計4800餘條。

在《陽光問廉》中,全媒體直播曝光問題。堅持不彩排、不預演、不通氣的全媒體直播形態,建立“曝光+質詢+測評+承諾”的“問廉”模式,由主持人、媒體記者、群眾代表以及落實主體責任的“一把手”面對面問癥結原因、問整改措施、問完成時限,真正讓紅臉出汗、咬耳扯袖成為常態。2016年以來,《陽光問廉》共曝光問題73個,現場詢問質詢黨員幹部493人。第27期《陽光問廉》全媒體直播現場儼然一副官員“趕考”百態圖,考生是各級黨委(黨組)“一把手”,考題是落實“兩個責任”,評委是大眾考評團,而監考者則是收聽收看的廣大群眾。

節目後,開展《問廉追蹤》,全程跟蹤整改問題。直播結束後,在電視、電臺、報紙同步開辦《問廉追蹤》欄目,對群眾反映問題整改情況進行追蹤式報道,督促問題真整改、真落實。2016年以來,共開播《問廉追蹤》電視節目30期,並邀請報紙、電臺同步參與、同步開辦,督促現場曝光的73個問題全部整改、問責到位。有被問廉幹部感嘆:擦去汗水,只需輕輕抬手;無法擦去的,則是承諾和擔當。

問題整改結束後,開辦《問廉觀察》欄目,邀請責任單位、群眾代表、有關專家走進演播室或整改現場,深度剖析問題根源,多維探索整改機制,做到曝光一個問題、建立一項制度、解決一類問題。如針對曝光的基層“微腐敗”問題,探索建立村級“微權力”清單,推進村級小微權力監管改革,從源頭防止“微腐敗”。

創新參與渠道

堅持自願參與、主動參與,讓群眾監督更真實

熱心市民李友生還記得,前年他在朋友圈看見一條公開選聘《陽光問廉》群眾監督員的消息,報名後,他成為問廉現場的一名群眾監督員。“我們主要對問廉責任人的表態進行評價,結局只有兩種,一是滿意,二是不滿意。”李友生說。

為讓群眾監督更真實,我市堅持把群眾滿意作為價值取向和根本標準,不僅讓群眾自願參與、主動參與,更讓群眾舉手表決、開口講話,用群眾心聲去解讀民意,用群眾認同去凝聚民心,引導和帶動群眾願意監督、敢於監督、信任監督。

在海選監督員時,通過採取“自我推薦+組織把關+電視比賽”的方式,按照群眾代表、“兩代表一委員”、紀委委員和特邀監察員7:2:1的比例,組建300人的“問廉監督員”人選庫,每期抽選“問廉監督員”參與暗訪調查、現場測評、跟蹤整改全過程。2016年以來,《陽光問廉》巴州區紀委監委“面對面聽民意·實打實解民憂”主題“群眾來問廉”節目走進迴風街道辦事處大溪口村問廉曝光的73個問題中,27個問題短片由“問廉監督員”提供問題線索並親自參與暗訪調查,跟蹤問題整改。

同時,現場開展滿意度測評,讓群眾舉手表決。每期選取60名熱心群眾、“兩代表一委員”、紀委委員、特邀監察員組成問廉考評團,現場對曝光問題及承諾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對測評滿意率低於60%的,隨機選取問廉代表團成員,圍繞問題根源、整改措施、整改成效進行質詢,被問廉責任人必須再次表態承諾。2016年以來,共開展滿意度測評23次,115名黨員幹部落實“兩個責任”的情況被測評為不滿意,均再次表態承諾。

創新發問方式,讓群眾開口講話。針對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民利問題,通過直播連線或邀請群眾代表現場提出詢問質詢或意見建議,讓責任單位負責人面對鏡頭、面向群眾作出整改承諾,接受群眾監督。創新開播《群眾來問廉》43期,推動《陽光問廉》走出演播廳,進社區、進農村、進園區,通過群眾選擇主題、群眾提供線索、群眾現場質詢、群眾跟蹤整改、群眾測評結果等方式,切實解決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310個。

創新監督方式

堅持圍繞中心、服務中心,讓紀檢監督更深入

在創新監督方式上,我市堅持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哪裡,就把《陽光問廉》的監督觸角延伸到哪裡,既讓問題得到解決,又讓責任受到追究,更讓幹部受到教育,不斷提升監督執紀問責質效。

緊扣中心,選準主題。每期《陽光問廉》根據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的推進需要,緊盯社會關注熱點難點和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曝光問題、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縱深開展。2013年以來,先後圍繞從嚴治黨、脫貧攻堅、依法治市等重大決策部署開播節目27期。特別是2016年以來,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進一步糾正“四風”、加強作風建設等重要批示精神,先後以“百日攻堅”倒計時·監督執紀“面對面”、整治“中梗阻”·增強執行力等為主題開播節目13期。

正反對比,鮮明導向。結合每期節目主題,製作播放正面宣傳專題片,深度總結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成效,讓330餘萬巴中人民知曉黨委政府要做什麼、在做什麼,黨員幹部作風怎樣、轉變怎樣,講好巴中故事,傳遞廉潔力量。同時,通過挖出具有多發性、易發性、普遍性的問題典型,尋訪具有引領性、代表性、示範性的先進典型,既樹標杆、立榜樣,又繃底線、明規矩,實現曝光一個典型、解決一類問題、樹立一個標杆、帶動一方風尚。

警示教育,鍛造隊伍。堅持把《陽光問廉》打造成法紀政策的宣傳平臺、幹部教育的生動課堂,創新“問廉觀察+紀律課堂”教育模式,根據每個曝光短片對相關責任人現場“畫像”,剖析問題本質,挖掘問題根源,並結合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開展紀律教育,讓圍觀幹部從“看熱鬧”向“受警示”轉變。每期組織與節目主題相關的各級黨委(黨組)負責人現場接受警示教育,並督促曝光問題單位組織幹部職工集中收聽收看,督促各級領導幹部認真學習紀律規矩、準確運用政策法規、真實掌握基本情況,被問者由語無倫次、手足無措的“害怕”,到直面問題、真誠回應的“擔當”,組織和群眾看到黨員幹部實實在在的成長。

從嚴問責,系統治理。堅持問事必問責、問責問到底,針對涉嫌違紀違規問題,既把握運用“四種形態”解決突出問題,又以點帶面推動工作縱深開展,讓曝光問題從“靶向改”向“全面治”轉變。2016年以來,《陽光問廉》共督促解決問題339個、問責377人,真正傳遞不落實、不作為就要被曝光、被問責的壓力。同時,先後推動民政、人社、國土等11個部門開展低保評定、醫療保險、不動產登記等領域系統治理,實現曝光一個典型,解決一類問題。(實習生趙秋林 記者何歡/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