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這個故事,筆者聽到過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都是說道和珅對於救災的手段。而這些手段中,無一例外地說到了,和珅在災民的救災糧食中摻了沙子。只是一種版本是和珅在災民的粥裡摻沙子,另一種是和珅在運往災區的糧食裡摻了沙子。兩種相似度很高的說法中,有一個關鍵點,那就是摻沙子問題。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歷史上的和珅是一個大貪官,很難少有人像和珅那樣對財富和權勢充滿渴望。因此,當人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和珅的貪婪已經突破了底線,居然貪到了災民身上。要知道即使是嚴嵩一般的貪官,也不敢如此行事。

難道真的是和珅已經膽大妄為到如此地步,敢於觸碰底線嗎?似乎真相併不是這樣的。因為如果真是如此,為什麼災民很認可?

追究其根源,我可以舉一個例子,那就是元朝末年發生的故事。元朝末年,黃河決口,百官開始討論是修復河堤,還是不管不顧。一代名臣脫脫據理力爭,終於得到了皇帝的認可,開始修築河堤。

本來這一切都是為了百姓著想,但事情落實下去,卻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脫脫沒有想到的是,元朝的官員已經貪婪到如此地步,修築堤壩的款子被層層盤剝,最終出現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老百姓非但沒有得利,反而深受其害。

三百多年以後,和珅面臨類似的問題。脫脫是一代名臣,為人清廉,他自然不會清楚,或者低估了這種灰色產業鏈的破壞力。但和珅作為這條灰色產業鏈的獲益者,自然明白其中的規則。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和珅所處的清朝,以當時的政治環境看,腐敗已經到了無法控制的地步,從中央到地方,貪官橫行。這些貪官盤根錯節,很難動搖,而作為貪官中的翹楚,和珅也不可能真正對貪官下手。於是,和珅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貪官不貪。

道德的約束、法律的約束,對於這些既得利益者毫無影響,唯有讓貪官覺得無利可圖,在米里摻沙子,就是一種極好的辦法。有人說,世界上有一種東西叫做篩子,難道貪官不能用篩子篩出來嗎?

似乎說得有理,卻還是沒有摸清楚貪官們的心理。首先是成本意識,每次救災糧有幾千萬斤,如果每袋都摻沙子,想要將這些米篩乾淨,需要大量時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往往獲利和成本不會成正比。

第二個原因是,在這條灰色產業鏈中,貪官扣留這些糧食,並不是為了自己享用,而是高價賣出去,而摻沙子的糧食,無法賣到高價。也就很難獲利。

和珅瞭解貪官的心思,所以為貪官量身定做的一整套反制計劃。同時,和珅還了解人心。

何為人心,對於普通人來說,那就是愛佔小便宜。而且這些愛佔小便宜的人往往消息異常靈通。在救災舍粥過程中,那些並不是特別需要糧食的人,很可能混在災民之中,和災民爭奪有限的糧食。而這些人非常難以辨別。

和珅賑災往粥裡丟沙子,文武百官罵聲一片,災民卻為何感恩戴德?


如何破解這個局?和珅依然利用了人們貪小便宜的心思,災民飢不擇食,肯定不會在意摻了沙子的粥,而這些貪小便宜的人們,如果喝到這些粥,覺得沒有啥便宜可佔,自然不會再和災民爭奪糧食。

和珅的這種做法,百官們自然也不會理解。但從賑災角度來說,的確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問題。災民自然會非常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