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供應鏈外部環境中的八大風險,什麼又是世界上隱藏最深的風險?(上篇)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五網絡安全


近年來IT最新技術給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多助力,但是硬幣的另一面是互聯網的風險。IT技術最新趨勢有以下幾種:
1.雲計算服務,由硬件和軟件的供應商提供各種產品和解決方案。
2.物聯網讓更多的工業設備能與互聯網鏈接,高速傳輸數據。
3.個人設備接入公司網絡,比如筆記本和平板電腦。
4.全球供應鏈越來越依賴於互聯網連接的技術,像是最近熱門的數字化供應鏈高度依賴於互聯網。
科技成本的降低和實用性的提高,推動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供應鏈中斷的風險。
ERP系統崩潰、通信機房故障,這些都是常見的IT問題,也是造成供應鏈斷裂最常見的原因。更為嚴重的問題包括了黑客竊取數據庫中客戶資料、競爭對手惡意攻擊系統等。
以前工業設備與外部網絡是相互隔離的,很多系統只能通過內部服務器進行訪問,雖然數據之間的傳輸是斷開的,但網絡安全性相對較好。
目前的機器更多地依賴於互聯網連接,人們也習慣在Web界面上進行操作,從而產生了更多的漏洞。


黑客可以接入網絡設備,然後監視甚至是破壞公司的商業活動。在網絡中的任何設備,比如打印機就可以成為計算機蠕蟲病毒的宿主,一旦感染以後,病毒會攻擊同一個網絡內的任何計算機。因為越來越多的設備被接入進物聯網中,萬物互聯的IoT技術放大了互聯網風險。
企業需要採取一些必要的措施來抵禦互聯網風險,比如每隔90天更改開機密碼,加密服務器或電子郵件中的機密文件,培訓員工防範互聯網風險。
企業與供應鏈夥伴協議中需要添加信息安全條款,例如事件響應計劃和數據安全策略,並要求所有夥伴測試這些計劃。


六基礎設施


物流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提速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吸引更多的外來投資並促進國際貿易。
我國近年來對港口基礎設施進行了大量投資。目前在全球貨物吞吐量排名前10大港口中,中國內地佔據8席。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在一些欠發達國家裡,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帶給供應鏈的影響就是物流效率低下,運輸時效性難以保障。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上圖是非洲國家安哥拉首都羅安達港(Luanda Port)。2004-05年,我曾在安哥拉工作過9個月,負責公司在當地電信項目的物流實施工作。我在安哥拉體驗到了無法預估,也無法想象的低效率。
我公司的客戶是安哥拉電信,根據合同約定,我方安排設備出口,等集裝箱貨櫃抵達羅安達港後,由對方負責進口清關,完畢後把貨物交接給我方進行後續的施工安裝,最終交付客戶驗收,完成“交鑰匙”工程。


羅安達港區規模小、現場亂,當地海關和清關公司辦事效率極其低下,使得大量的集裝箱被滯留在港口裡等待清關,給貨主帶來了額外滯箱費和其他延期損失。
客戶與我對接的清關負責人,很少主動向我們更新清關狀態,貨櫃何時能夠出港區始終是個未知數,項目實施進度被迫數次延後。
除此之外,安哥拉的碼頭、公路、運輸、倉儲等物流基礎設施都相當落後,原定的物流運輸計劃經常會被延遲,導致項目進度嚴重滯後。


七金融風險


在供應鏈管理中主要是討論三個流,既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在大多數的供應鏈風險中,我們關注的都是從供應商到客戶的實物流,或是與之關聯信息流,而資金流中斷的後果遠比前兩者更加嚴重。
金融危機會破壞貨幣和信貸的流動性,一旦爆發起來,消費者會對市場失去信心,開始捂緊錢包不敢花錢,這種影響最終會蔓延到上游的產業鏈。
2008年美國的次債危機令人記憶猶新。在2002-06年期間,美國的住房價格翻了一番,房價上漲得越多,住房對購房者,房產投機者以及金融投資者就越有吸引力。


全球投資者為了能夠從房地產的繁榮中分一杯羹,開發出了很多金融創新產品,其中就包括了次級抵押貸款,讓一些沒能力支付首付的人可以買房,次級債貸款最終達到了所有抵押貸款的20%。
凡是泡沫就有破滅的一天,2008年9月15日,當時全美第四大投資銀行萊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宣佈破產,成為了引爆次債危機的導火索,美國新房銷售斷崖式地下落了80%,新車銷售猛跌了30%,導致了克萊斯勒和通用汽車進行破產重組,美國汽車三巨頭裡,唯有福特得以倖免。
當消費者們變得保守,社會零售總額就會開始下降,而零售商們發覺了銷售額低迷,就會有意識地減少進貨,同時進行促銷來消耗庫存,回籠資金。上游的批發商看到這種情況,也會進一步地削減進貨訂單。
需求波動在整個供應鏈裡傳遞,最終觸及製造企業和更上游的原材料供應商。
一場由房地產行業引起的金融危機,使得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都受到沉重打擊,同時對全球汽車、半導體電子、食品等多個行業供應鏈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八社會責任


一些跨國企業為了降低製造成本,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低成本國家,剝削廉潔勞動力的“血汗工廠”模式很容易引發企業社會責任的風險事件。
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國首都達卡郊區的拉納廣場(Rana Plaza)大樓倒塌,事故發生後,救援人員在這幢8層服裝廠大樓裡找到了1100多名死難者,其中大部分是製衣廠工人。
這些工人領著每月僅40美元的薪水,在危險的大樓里長期地工作。與倒塌大樓有訂單業務關係的外國品牌商也受到了世界輿論的強烈譴責。
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供應鏈中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歐美髮達國家的企業普遍都非常注重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但是他們很難控制上游供應商的行為,特別是在一些發展中的國家,往往會因為發展經濟的需要而忽視對環境和工人權益的保護。
為蘋果公司代工的富士康集團,從2010年開始連續發生多起員工跳樓事件,蘋果公司事後也發表聲明,要求富士康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和待遇。富士康事件給蘋果公司聲譽和市場銷售一度造成巨大負面影響,即使富士康只是蘋果供應鏈中的外包代工環節。


世界著名諮詢機構Gartner每年5月份發佈的世界供應鏈TOP 25榜單,是全球供應鏈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Gartner評選規則每年都會調整,以2019年的評分標準為例,Gartner使用了50/50的總體權重: 50%來自評委意見,50%來自評選企業的業務績效。
在業務績效部分,Gartner使用了三個財務指標和CSR企業社會責任指標,後者佔權重的10%。
在2020年評選規則中,CSR的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5%,並重新命名為ESG(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企業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Gartner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是未來供應鏈發展的趨勢,給予了供應鏈管理者足夠的啟示。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以上我為大家彙總了供應鏈中的一些外部風險,就如以前我曾提到的,風險是無處不在的,現實中充滿著不確定性。
瞭解風險的種類,制定好預防措施,在風險發生之時採取應急行動,在事後總結經驗教訓,記錄在風險管理手冊中。
企業想要在VUCA時代下生存,就必須學會主動管理風險,並從中提高運營能力,降低成本,創造增長。
危與機永遠是並存的,正如麻省理工學院的尤西·謝菲(Yossi Sheffi)教授所說的,“世界上隱藏最深的風險是企業在充滿活力的全球經濟中停滯不前、置身事外的風險”。


參考資料:Yossi Sheffi, 《The Power of Resilience,How the Best Companies Manage the Unexpected》, 2017

- END -

風險管理的第一步是風險分類,根據外部環境,風險可以分為這八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