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2019年4月,騰訊首個智慧農業項目亮相。騰訊雲與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產融基金在廣州市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簽約發佈會,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未來在打造“智慧農業平臺”的過程中,騰訊雲微瓴將為平臺提供其自主研發的“物聯網類操作系統”,並連接騰訊區塊鏈技術、騰訊計費等眾多產業互聯網“工具箱”中的工具和能力,為智慧農業場景提供技術支持。


近年來,智慧農業這塊大蛋糕就吸引了很多國際巨頭的關注,其中就包括軟銀、亞馬遜、谷歌等。在2018年,包括百度、阿里等國內互聯網巨頭也都加快了在智慧農業領域的佈局,而2019年又進來一批進入局者。那麼這裡面所提及的智慧農業指的是什麼?眾巨頭為何都來搶一杯羹?


何為智慧農業?


簡而言之,智慧農業就是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傳統農業中去,運用傳感器和軟件通過移動平臺或者電腦平臺對農業生產進行控制,使傳統農業更具有“智慧”。除了精準感知、控制與決策管理外,從廣泛意義上講,智慧農業還包括農業電子商務、食品溯源防偽、農業休閒旅遊、農業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內容。

經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整理,總結出我國大力發展智慧農業主要有以下三大作用: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1)“智慧農業”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將農田、畜牧養殖場、水產養殖基地等生產單位和周邊的生態環境視為整體,並通過對其物質交換和能量循環關係進行系統、精密運算,保障農業生產的生態環境在可承受範圍內,如定量施肥不會造成土壤板結,經處理排放的畜禽糞便不會造成水和大氣汙染,反而能培肥地力等。


(2)“智慧農業”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基於精準的農業傳感器進行實時監測,利用雲計算、數據挖掘等技術進行多層次分析,並將分析指令與各種控制設備進行聯動完成農業生產、管理。這種智能機械代替人的農業勞作,不僅解決了農業勞動力日益緊缺的問題,而且實現了農業生產高度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提高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使弱勢的傳統農業成為具有高效率的現代產業。


(3)“智慧農業”能夠徹底轉變農業生產者、消費者觀念和組織體系結構。完善的農業科技和電子商務網絡服務體系,使農業相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夠遠程學習農業知識,獲取各種科技和農產品供求信息;專家系統和信息化終端成為農業生產者的大腦,指導農業生產經營,改變了單純依靠經驗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的模式,徹底轉變了農業生產者和消費者對傳統農業落後、科技含量低的觀念。另外,智慧農業階段,農業生產經營規模越來越大,生產效益越來越高,迫使小農生產被市場淘汰,必將催生以大規模農業協會為主體的農業組織體系。


現階段我國農業發展到農業4.0時代,農業的發展也走上了新的臺階,開始了智慧農業之路。90年代,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期,農業機器人成為了農業發展的新方向,多數科研人員也為此不斷地努力奮鬥著。現階段,隨著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智慧農業處於規模應用期,精準農業、無人機植保等的大規模應用,提高了生產效率也改善了生態環境。


農業發展歷程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那麼我國智慧農業發展情況如何?本文將從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四大板塊入手展示智慧農業最全版圖,以供廣大讀者參考。


一、行業政策——政策持續加碼、推動智慧農業行業發展


智慧農業是農業的根本出路,國家在智慧農業或智慧農業產業化上給予了諸多的政策及扶持。連續多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均有涉及到智慧農業的相關內容。如: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了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到了加快科技研發,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和農業裝備智能化;2018年一號文件的主旨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到了發展數字農業,推進物聯網實驗和遙感技術的應用。當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一號文件的一大重點則為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農業戰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生物種業、重型農機、智慧農業、綠色投入品等領域自主創新。支持薄弱環節適用農機研發,促進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政策持續加碼、不斷地推動智慧農業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市場規模——智慧農業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容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業作為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產業,正在被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進行重構和升級,互聯網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重要設施,農業也正在煥發出嶄新的力量。目前,全球都在加快智慧農業發展。根據國際研究預測,全球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90.2億美元達到2025年接近700億美元的規模。如此大的市場空間,令眾多企業表現出巨大的興趣,都想在此領域分得一杯羹。


全球智慧農業市場規模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國內來看,我國智慧農業起步較晚,但其發展速度也是非常之快。據預測,到2020年,智慧農業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26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4.3%。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三、企業佈局——互聯網巨頭紛紛佈局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國家數字化農業戰略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農業領域出現一片藍海,阿里、京東、百度、騰訊等巨頭紛紛佈局智慧農業,為推動我國智慧農業建設做出努力。


(1)阿里(AI技術服務農業)


2018年6月7日,雲棲大會?上海峰會正式發佈阿里雲ET農業大腦,將人工智能與農業深入結合。


目前,阿里雲ET農業大腦已應用於生豬養殖、蘋果及甜瓜種植,已具備數字檔案生成、全生命週期管理、智能農事分析、全鏈路溯源等功能。


阿里藉助AI技術服務農業生產案例: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百度沒有選擇全產業鏈,而是拿出了自家擅長的雲計算、大數據平臺、AI等技術與農業企業進行合作,讓農企的生產更加智慧。


例如:百度雲就和中化農業攜手,基於百度在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領域積累,合力構建了智能化農業生產過程管理平臺。


該平臺可以通過和各種物聯設備、信息、數據、傳感器結合,實現從大田到精作的全流程信息採集、分析和處理,實現“精準種植”。


2018年4月10日,百度與雷沃重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讓人工智能與農機完美融合。


未來,人工智能賦予農機的,不僅僅自動駕駛,自己播種、灌溉、收割,AI還將涉足農機的研發製造,不但要提升農業耕作效率,解放生產端的勞動力,還將解放製造端的勞動力。


(3)京東智慧農業共同體(全產業鏈上的智慧農業)


2018年4月9日,京東無人機開放賦能暨智慧農業共同體啟動會在京東集團總部舉行。京東宣佈將以無人機農林植保服務為切入,整合京東集團物流、金融、生鮮、大數據等能力,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與地方政府、農業上下游龍頭企業、農業領域專家等共同合作,構建開放、共生、共贏的農業合作平臺。


京東將通過搭建智慧農業共同體平臺,在帶動農業增產增收基礎上,實現高品質農產品輸出,打造科技服務三農的新樣本。


從京東佈局智慧農業來看,具體有2個方面: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4)騰訊養鵝(AI技術)


2018年4月1日,騰訊宣佈正式養鵝AI生態鵝廠已完成主體建設騰訊公司宣佈,籌備近兩年的“AI生態鵝廠”已在貴州貴安新區完成項目主體建設。由於企鵝所需飼養條件較高,目前騰訊將先以貴州平壩灰鵝作為試點,未來或考慮引入天鵝和企鵝。未來,騰訊也將會加入鵝語翻譯、鵝臉識別、鵝屎咖啡等技術。這技術如果研發成功,將會對養殖業帶來新的變革。


在今年的4月,騰訊智慧農業再有大動作:騰訊雲與廣東粵旺農業集團、深圳壹家倉供應鏈科技有限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產融基金在廣州市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簽約發佈會,各方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攜手共同打造“智慧農業平臺”。


(5)美團“未來食物農場”


美團一直堅持以“吃”為核心,致力於“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未來食物農場”是食物領域的一次新的嘗試,將AI技術運用到水果、蔬菜,甚至肉類的培育中,讓大家提前品嚐到未來食物。


美團“未來食物農場”該項目負責人美團首席未來食物科學家—於仁杰博士表示,“未來食物農場”計劃將會在三年內全面完成並進行推廣,屆時將會開啟飲食的新紀元。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四、發展趨勢——智慧農業三大發展方向:

智慧農業政策+規模+佈局+趨勢分析解讀

1、由人工走向智能


(1)、在種植、養殖生產作業環節,擺脫人力依賴,構建集環境生理監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準調節為一體的農業生產自動化系統和平臺,根據自然生態條件改進農業生產工藝,進行農產品差異化生產。


(2)、在食品安全環節,構建農產品溯源系統,將農產品生產、加工等過程的各種相關信息進行記錄並存儲,並能通過食品識別號在網絡上對農產品進行查詢認證,追溯全程信息。


(3)、在生產管理環節,特別是一些農墾墾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型農場等單位,智能設施與互聯網廣泛應用於農業測土配方、茬口作業計劃以及農場生產資料管理等生產計劃系統,提高效能。


2、突出個性化與差異性營銷方式


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的應用,打破農業市場的時空地理限制,農資採購和農產品流通等數據將會得到實時監測和傳遞,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近年來各地興起農業休閒旅遊、農家樂熱潮,旨在通過網站、線上宣傳等渠道推廣、銷售休閒旅遊產品,併為旅客提供個性化旅遊服務,成為農民增收新途徑和農村經濟新業態。


3、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


面向“三農”的信息服務為農業經營者傳播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生產管理信息以及農業科技諮詢服務,引導龍頭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經營好自己的農業生產系統與營銷活動,提高農業生產管理決策水平,增強市場抗風險能力,做好節本增效、提高收益。


同時,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也推進農業管理數字化和現代化,促進農業管理高效和透明,提高農業部門的行政效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