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設備助力中國農業“智慧”轉型

新華社南昌3月10日電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耕備耕時節,記者在農村走訪時看到,智能化的農機設備在田間地頭一展身手,雲端平臺讓農事生產實現遠程操作,處處呈現出一番別樣的春耕圖景。

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大田現代農業基地,幾臺旋耕機正在田裡翻耕土地,為接下來的水稻播種作準備。與其他農機略顯不同的是,旋耕機的機身上裝有一個小小的智能終端和一個攝像頭,它們能夠詳細記錄農機的作業面積、軌跡、土地平整度等數據信息。

智能设备助力中国农业“智慧”转型

2月28日,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當地農民駕智慧農機在高標準農田裡進行春耕翻地作業。受訪單位供圖

“只要打開手機APP,就能看到旋耕機的耕作層有多深、耕作面積多大、有無重複和漏耕的情況,因此這種智能旋耕機的平整效果也更好。”南昌縣蔣巷瑞田農業專業合作社技術總監肖繼人告訴記者,智能終端具備語音提示、遠程視頻和記錄軌跡等功能,農機手可以根據數據反饋來進行操作,從而提高效率。

與此同時,合作社還在田裡建立了農田監測站,通過傳感器等物聯網設備,種糧大戶足不出戶,就能對土壤溫溼度、光照度以及作物生長狀態進行實時監控,並且通過數據圖表採取相應的田間管護措施,為農作物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

智能设备助力中国农业“智慧”转型

2月28日,在江西省南昌縣蔣巷鎮,無人機在對油菜田進行植保作業。受訪單位供圖

智能農機助力春耕備耕,為農民提供科學的技術服務,正在成為當下農業生產的趨勢。在江西鷹潭,江西中輕智能設備公司的100多臺無人機即將交付客戶使用。“我們從2016年開始生產植保無人機,剛開始一年只能賣300臺,這兩年市場需求很火,預計今年將突破1000臺。”公司董事長桂永斌告訴記者,公司生產的無人機可以記錄飛行軌跡和實時狀態,實現智能精準噴灑。

“現在種田正朝著機械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相信未來產品的市場還會更好。”桂永斌說。

記者在江西一些農村地區採訪時發現,物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在田間地頭廣泛普及和應用,正在深刻變革農業的種植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變,尤其是以“智慧農業”為代表的高端科技,為有效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發揮著重要作用。

智能设备助力中国农业“智慧”转型

在江西省興國縣桃仙生態農業園的智能大棚。受訪單位供圖

紅彤彤的辣椒、綠油油的青菜……在江西省興國縣桃仙生態農業園,反季蔬菜長勢正旺,在偌大的溫室大棚內,卻見不著菜農們忙碌的身影。

奧秘在於園區的智能雲平臺控制系統。在園區的智慧農業控制中心,只見三塊電子大屏連在一起,大棚內360度實時監控到的溫度、溼度、光照等信息全部彙總到雲端平臺,只要工作人員在屏幕前輕點鼠標,就能對上萬平方米大棚進行智能控制,從而實現蔬菜大棚裡的“機器換人”。

智能设备助力中国农业“智慧”转型

在江西省興國縣桃仙生態農業園智慧農業控制中心。受訪單位供圖

“過去一個大棚要幾十個農民進行育秧、施肥、澆水,哪個環節都不能馬虎。如今,我們園區引進智能雲系統,大棚溫度和溼度可精準掌控,從而為果蔬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園區負責人茅賽賽說,只要設好溫度、溼度等參數,棚內遮陽網、溼簾風機、水肥設備等就可自動運轉,智能化設備讓工作人員相互接觸的頻率更少,因此在疫情期間也可以保證正常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