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訓是什麼,能否說出你的家訓?

於野洋


家訓是指家庭家族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是家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的教養、原則都有著重要的約束作用,更是使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一點。

我家族的的家訓是“宗祖存仁孝,世代繼賢英”。在我家裡的家譜上就記載著這樣一句話。祖上留傳下來的忠孝、仁義等優良作風和傳統,希望世世代代的繼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多出賢良英才之輩。

家訓在中國形成已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個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有良好的作用。我想應該有很多姓氏的家譜上,都有各家族的家訓。我們的先人們都希望自己的後代能把祖先的優良傳統文化和生活作風傳承下去,讓我們的家族源遠流長,能夠有更美好的未來。


唐門吹水


我的家訓,父親是一名戰爭年代的傷殘軍人,解放戰爭榮立三次戰功,教育我們子女,不要靠父母,我們的建國來的不容易,是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不會管你們工作自己找,我和妹妹都是自己找的工作,都是集體單位小廠,父親1974年去逝,我們靠自已努力,成家立業,現在70多歲了,我們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像爺爺那樣,大公無私,為人民服務。


用戶8148673942419


我祖宗留下的祖訓是:我們是軍人世家,中醫世家,軍人,醫者,國有危難,則護國醫國;民有危難,則護民醫民。

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隨著爺爺奶奶們做一些中醫世家必須做的事。

比如每年五日端午節前,我們會在家裡制好中藥粉,並小包包好,再由我和家族中的同齡人,用托盤裝得滿滿的,站在街心裡隨人拿取,回家食用。這情況一直持續到一九六五年前年後,在我讀小學之前,每年家中長輩都會熬製大鍋藥,用桶裝好帶上幾個碗,讓行人喝,一人一碗,不分老幼。

我也曾與我的二奶奶學過刮痧,火罐,灸。火罐,刮痧主要是對成年人,灸主要是對幼兒,還有一整套的幼兒護理手法。那象現在一點傷風感冒,嬰幼兒頭上就紮了有血管粗的針頭,往其體內注水,我心何其痛,嬰幼兒何辜,要遭此罪。

我兒子,從小隻打過嬰幼兒防預針,其他的都是我用中醫的方法,守護他成長到進大學。


用戶王培25096256151


我的父親是紅土地上的一個老兵,從小就對我言傳身教,嚴格的家訓讓我們一家兄妹六人從小就變得自律,懂得良知。

父親是部隊機關的筆槓子,六十年代被打回農村,但父親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從嚴治家,以良好的家訓教育我們兄妹六人,父親嚴格的家訓成了我一生的財富。

我爺爺是德字輩,我父親是舉字輩,我是善字輩。父親從小就嚴格的要求我們,常說我們家族後人要以德為本,家訓是“厚德載物,與人為善”。父親用一生去踐行“厚德載物,與人為善”的家訓。父親知行合一的一生,深刻的影響著我們家族的後人。

父親的一生總是習慣幫助他人。他在紅土地上戰鬥半生,是一個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的人。父親不怕死,但見到窮人走頭無路的時候,卻常常掉眼淚。父親平反搬出鑑江小城後,村裡家族中有些解決不了的矛盾,總會請父親回村調解。父親回村調解後,問題總會有好的解決。我請教父親原因。父親總會慢吞吞的吐出一句話:我無私心,以德服人,所以大家相信我。

父親一生以德報怨,被打回農村後,曾被人整得好慘,但父親從不記恨,父親平反後,不少整過父親的人有事找到父親求助。父親仍然樂意幫助。父親常說,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只有放下過去,忘記仇恨,人生才會走得更遠。

回憶起父親一生的起起落落,他一生被不少人整過,鬥過。但父親一輩子卻輕視錢財,忘記仇恨,以徳報怨,並以“厚德載物,與人為善”作為家訓。以前,我不理解父親。父親去世後,良好的家訓慢慢的對我產生巨大影響。想起父親的家訓,回顧父親一生在紅土地上走過的足跡。我想起了大愛無言。





瑞坤朋友圈


小時候我媽經常對我說,做人誠實守信,忠厚老實,逢強不怕,逢弱不欺,待人接物別太小氣,寧可虧自己,不能虧別人,知恩圖報,寧可人負我,決不我負人,是非分明,恩怨分明,不巴結有錢人,也不看低無錢人,力所能極,幫得到就幫一把,幫不到就勸別人去幫,所以我離開家鄉在外面幾十年了,一直口碑很好,凡是跟我有過接觸的人無一不讚談我的為人。


三農龍哥


我的家訓是‘’勤儉持家‘’

勤儉是傳統美德。

記得小時候,每次早飯前,我都要背‘’鋤天日當午,汗滴天下土,準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然後才能吃飯。那時我大概五歲左右,爸爸就已經開始培養我勤儉意識了。

再大些,上學了,識字了,每當在坐上桌子吃飯時,爸爸就會說‘’成由勤儉敗由奢‘’。然後,端起酒杯,慢慢抿一□酒,說日子從小往大過需要勤儉,一點一滴地慢慢積攢,鋪張浪費揮霍,日子會越過越完,慢慢的一個家庭,一個家族就散了,就衰敗了,沒落了。

現在回想起來,是的,話雖樸實,確實是這個道理,我會向爸爸那樣給我的孩子講勤儉的道理,把我們的家訓傳承下去!😊🌹


平民生活坐家


我沒有家訓,只有母親幾句大白話:

窮了別走親戚家,

餓了別去蘿蔔園。

三窮三富不到老,

最苦不過嚼黃蓮。

(所謂家訓,要麼是公侯世家,要麼是相門府第,或者聖賢門庭。一個老百姓,搞個什麼家訓,就難免作古正經了。前幾天我家祖墳因城市護容,屬明清古墓,須由國家考古隊保護性發掘。一挖出來,雖然骨頭都沒剩一根,卻有一塊碑,記載高祖和和二世祖都是大明皇帝龍椅下的文臣和武將,我們六百年的李姓字輩都是按二世祖設計的一首古詩來排輩,如:士庭傑出時來大,有志長興普定衛等等。現代人起名都喜用單名了,哪裡還論資排輩。再說古代的家訓都充滿了愚忠愚教的封建糟粕,早不提倡了。就像我們也曾出生名門,可現在有誰還相信我們是相門之後?不過,平民之家,父母輩大字不識一個。在偏闢的南方小山村,在革命戰爭年代,叔父照樣以一名學生身分,步行幾個月跑到成都加入地下黨,一投身革命就成戰鬥機飛行員,參加了抗美援朝空戰,和美國人在天上交火。朝戰後任東北飛行大隊長,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比飛行員。現在我的孫子,孫媳也分別駕駛歐洲空客,飛行在五大洲。兒子練武亦很投入,孫子還沒大學畢業就搞吉它教學了。雖然沒什麼家訓,照樣在各個行業自己做該做的事。所以幹什麼事,形式是套路,不必認真,重要的是內容。人不奮鬥,把再多家訓刻了貼在臉上也是沒用的。那麼,我祖上是什麼樣的人呢?發掘出來的葬品都由國家作為文物收去了,連一塊墓誌銘都沒留下,族人都說完了,再過幾百年,誰還相信這個遷往祖瑩的空墓究競裡面曾經是什麼人?大家創作點小塊文,或小短詩,實錄一下真實情景錄入族譜吧,我說我來寫幾句吧,聊作將來考證一一《贊承祖》

一,

年少銀槍褁金甲,相門虎子年十八。

只待疾風知勁草,萬裡驅兵撫三苗。

二,

家本滁州瑯玡郡,魯肅故里有能仁。

祖上策謀隨君去,鳳凰臺上有遺音。

三,

應天策馬馳黔中,吾家禎祖少成翁。

大明遠去風煙逝,年年代代哭秋風。

所以,人要奮鬥,才有前途,也要走正道,才有希望。無論什麼人,什麼家訓,祖德,都只能一代人管一代人。地下的枯骨和亡靈,是主宰不了子孫的命運的。在科學昌明的時代,猶其如此!











李老根2017


我們家訓的名字叫《勉後錄》:

“且思祖宗以一人之身分為千百人之身,千百人之身尤當守夫一人之訓。自始祖以及藐躬,雖無大顯大貴以榮門庭,實為儒為農以守家法。嗣後支繁族眾,其間或食爵祿者當矢忠以報國,不來素餐之譏誚;或有顯貴者無恃崇勢以凌人,可留子孫之餘地;或有富豪者務詩書以守禮儀,範子孫以規距,勿驕傲以任蕩淫,教家人以樸實。其聰明者,崇儒重道固為象賢之哲嗣;愚昧者,尊祖敬宗以為守禮之令子,或習農圃以養身家,或為商賈以延性命,或學技藝而攻金攻木不為恥,或習肩挑而販果販菜不為辱。困苦而膺隸卒,雖有聰慧之子孫,難以爭名於廟堂;窮迫而為奴婢,縱有穎悟之後裔,可以受辱於市。

務交良善,彼受榮己則增光;莫交匪類,彼犯法而己受牽連。盜賊皆由博弈而起,卑賤盡從貪財而生。好行奸詐,一人惡而百人接踵,幾遍國中無與立談之人;樂行方便,一人好而百人接口,極行蠻貊莫阻其聲名。唆人之爭訟,身遭囹圄之苦悔之已晚;淫人妻女,見及報人之時悔之已遲。己身正而諸邪莫侵,身不正而諸惡相歸。善事委曲以期其成,惡事苦口以勸其改。存心以忠厚老成,百祥可由天而降;處事以春風和氣,群頌可由人而來。今之望後,猶昔之望今也,昌之淳諄而誨,慎勿藐藐而聽焉耳!

注:昌,即十六世上樸公昌宇,此文為其所著。





王兆林0309


所有的內容都在圖片裡。不認識字請問我!



心雨部落


善勤靜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