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走在麥田的小路上,來俺邯鄲平原上踏青吧


親!別忘點下右上“關注”哦!今天3月13日下午,天氣晴好,但願您也安好!咱們中國人,誰不得瑟誰的家鄉好?俺也不例外。俺也算走了不少地方的一個老農,但就論起什麼叫平原來說,那麼,沒有比我們邯鄲東部的平原平整的地理位置了。出邯鄲向東向南向北,走200公里,連個坡道都沒有。所以說,不來我們邯鄲平原上逛逛,你就對平原沒有真實感觀認知。

匍匐在土地上,拍麥田上的鄉間小道,原來是這樣的?身段越低,拍出來的田野才顯得平整,真實。可惜,再匍匐得低了,就真的沒辦法拍到鄉間小道了。忘記那位作家曾說:光明就在低頭的一瞬。匍匐在大地上才能感知大地的厚重。

站著拍攝。啥叫鄉間小路?該圖就是。這條從村口通向廣袤田野的小路,雖然不見一個人影。但是,這樣的小道也是有其人文精神的。在過去,農人下地勞作,靠的是雙腳走路,所以,只要是這個村莊有一方地較遠,農人下地勞作,就會從田野上踩出來一條斜著的近距離小路。這條小道至少存在百年以上了,原先比現在要寬一點,現在因為有了車輛,下地的農人過的少了。但這條小道仍然有老年人行走。魯迅說: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所以,每當讀魯迅的《故鄉》,讀到最後,那一句關於“路”的來歷哲理警句,就讓俺以為,魯迅先生說的就是俺的家鄉這麼一條條小路的。扭轉鏡頭,就是一望無垠的麥田,四五公里之外的遠村,看得有些模糊了。

這就是鄉間的大路了,這樣的大路可以過馬車,現在可以過農用機械。這是兩個村的地界路,路分開了兩個村子的耕地。這樣的路為界限,就少了兩個村之間因為地邊之爭。俺總願意匍匐在大地上平拍,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跟大地保持同一個姿態。

站起來拍,就是這樣的,地球雖然是圓的,人眼望不見你了,那麼不就是地球的弧線阻擋了俺的視力?難道地球的弧線就這麼明顯麼?

拍這張照片,是告訴黃河以南的農人們。黃河以北的農田都是旱田,冬小麥需要澆灌,就要從幾十米上百米的機井裡抽水灌溉,所以,麥田裡要有畦沿,這畦沿是擋水的,機井水可不能漫灌?需要一個一個畦子灌溉;而河南以南的麥畦子剛好和我們這相反,畦沿是小溝溝,就是畦溝。這就是南北差異的一種外在的表達吧!這也只有咱們農人能讀懂這樣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土地表達。

前面就是村莊,可是這條農田的道路卻不是直通村莊,而是向南繞彎後,才能轉回村莊。嗯!這不奇怪,前面說了,這條路是兩村的地界,路是隨著兩村地界拐彎的。明白了這個也就理解了,為啥最上面那三張圖片是小道了吧!這也是歷史造成的,當然說歷史有點太宏大,這是村史遺留下來的,這樣說就準確了。你可能會質疑,那咋不規劃呢?咱們國家是雄雞形狀,每一個省的形狀不規則,每一個縣形狀不規則,一個村怎麼能規則呢?


所以說,每一個村莊都像其村貌地形一樣有其個性,每一個村莊走出來的人的言行跟另一個村就不盡相同。這些細微的區別,不再其中,僅靠走馬觀花,來村裡體驗一下,那是沒辦法瞭解每個農村內涵的。只有長期在村裡侵染,深入瞭解了農村,瞭解了農民,瞭解了這一方土地,決策才不會偏離農村的發展軌跡。您說呢!歡迎,來俺村裡踏青吧!氣溫宜人,空氣清新,來溜達一圈,也會讓你神清氣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