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在音樂、美術、文字等各方面的審美力相通嗎?

洛丿夜貓子


並不一定相通,但是可以相輔相成,比如畫畫時可以通過音樂來激發靈感。看見一副美麗的畫也許可以激發音樂創作。文字是兩者都可以描述。但是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美術是視覺的藝術。文字則是語言的藝術。三者可以互通,但是大多數人這三個不會都可以很精通。文字和美術稍微有點接近,音樂感覺完全是另外一個領域的東西。一幅畫的內容也許可以代替文字,但代替不了音樂。文字也可以描述一副畫的意境,但是不能表達音樂。這是我的個人感受。所以會音樂的人,不一定會畫畫,但也許會寫文章。如果三樣都會,一定不是凡人,我是說精通這三樣。

音樂藝術大多數都需要很高的天賦,不過很多技能也是後期天訓練的。美術天賦的人也很多,但也可以學到很好。但音樂不行,沒有天賦最多是有點技能,不會創作。





琥珀觀舍


首先談談什麼是藝術?比如音樂、美術、文字、書法……等等等各類各派都有、各行各業也有……等等……總稱叫藝術。但是一個人在音樂、美術、文字等各方面的審美力相通嗎?我的回答肯定是不相通!而且審美的角度各有不同。相差而且很大?我提出來,肯定有人反對!但是事實如此!我也是業餘時間比較喜歡畫畫,而且從小就喜歡。因為我喜歡交各類型的朋友,這樣也能提升我的智商能力,從而利用到我的現實生活當中,能使我變的更加的優秀。比如二年前,我有個朋友是蕪湖歌舞團的歌劇演員,提前一個星期約我到江蘇大劇院,看她的"精彩"演出,特意的給我準備了3張門票,並且一再要求我一定要去看(以前從來沒看過)!看她的精彩表演。因為從小在一起長大,關係相處的很好,真是盛情難卻,不好推辭(其實我也不喜歌劇),我特地的約了倆個合肥朋友陪我一起去,一個是合肥書畫家,另一個是合肥裕豐花市賣古懂的老闆,我們三個人從合肥到南京開車開了一百多公里,如約的觀看了她的表演,按理說我們都屬於藝術類朋友,結果看的過程中,其中我合肥的朋友"哈氣"連天,觀看的無精打彩的,一點精氣神都沒有。跟平時他在家寫書法、畫國畫的感覺,判諾兩人。事後,我們三個人在南京遊玩了兩天,第三天開車回來的途中,我說沒太看懂歌劇的精華和內涵,想去問問他們倆,回答是:對歌劇不感興趣、沒有審美能力,要是你問我的專業,我能回答你三天三夜,也講不完……通過這個實例,顯然是一個人在音樂、美術、文字等各方面的審美力是不相通的!只有專業的同行、類別同行、種類同行的人,他(她)們的欣賞水平、審美水平才是相通的!俗話說得好:隔行如隔山!也許就是這個道理。但我說的觀點也許許多人不贊同,但要仔細的想想,我說的對不對?一個人在不同類型的藝術中,他個人的審美力,肯定不相通……



餘老闆YCL


音樂、美術、文字這三者同屬於藝術範疇,當然,藝術的範疇是比較大的,其主要表達形式有語言、聲音、文字、繪畫、舞蹈、戲曲、書法等。

既然它們同屬於藝術,自然就有相通之處。三者通過視覺、聽覺、想象從而讓人感受美的事、人和物的存在。

但在藝術中進行了分類,必然會有差異。他們的表現形式不同,不同的感受器官,耳、眼、腦的側重有所不同。

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三者本身的概念:

  • 音樂

音樂是通過聽覺感官(耳朵)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音樂基本構成要素有節奏、旋律、音色、和聲、音調和力度等,它們構成了無比豐富的音樂形態。

音樂·光盤

  • 美術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五四運動前,我國主要是用名詞是繪畫,後有歐洲傳入,統一使用美術名詞。

一般意義上美術包括六個門類:繪畫、雕塑、設計、建築、書法、攝影。

繪畫,無論是國畫還是西方繪畫,主要講究點線面的節奏感、空間感、質感等。

梵高·向日葵

  • 文字

文學是用文字、詞組來創造形象的藝術。文學語言是形象、優美的藝術性語言,能夠自然地表達特定的審美意象,把閱讀者引入文學作品的審美天地。

讓閱讀者對人、事物等產生聯想與想象,更高者,引發共鳴,可以讓人產生喜怒哀樂,心情波動。

文字·四大名著

綜上,我們可以看到,音樂、美術、文字大多都講究編排上或形式上的節奏感,都給人們帶來心靈上的感悟,同時,伴有不同的聽覺、視覺、心理感受。

三者在審美上是有相通之處的,通過後期的培養和訓練,是可以提高的。


一笑萬古春XD


這個問題哥深有體會!本人也不是什麼大神級別的,但做的事太多了,列舉“自大”一下吧!順帶證明一下哥的理論!

聽音樂彈木和電吉他,畫油畫做雕塑,寫故事(編劇的某集偵探動畫06年左右製作完成並有編劇署名,哥13年想起來度娘了一下才看到)這些“愛好或者說專業”一直堅持了三十多年了。小學開始語文就一直不愁,因為哥其他科目超級爛,天天被叫家長!也沒專門努力學語文,可作文總是滿分!初中高中更是如此!相愛比之下其他科目徹底完蛋!

音樂的喜好是從學畫畫開始的,畫畫必須聽音樂,聽搖滾樂,又帶著喜歡彈吉他,玩樂隊……

現在工作是裝修公司,談不上什麼設計或者監理,但哥都幹了,業餘時間就篆刻,雕塑一些東西玩!目前還不能發佈!後面哥會發視頻出來!

寫到這裡忘了什麼問題了(準確問題中心)呵呵,哥和好幾個朋友談闡述過,你的專業提升不一定是專業內的事情,很可能是比如停筆不畫了,出去幹別的事,過段時間發現居然畫畫有提高或者不一樣的邏輯了!真的如此,很多大神知識面廣就是各種知識的攝取,給了他都自己感興趣或者研究的領域更寬和深遠的理解!

哥不是想描述自己多麼牛逼,也不要覺得好像沒什麼用,實話說,多數人不會自覺的學習甚至深入的學習,各種原因吧!少數人能理解藝術應該怎樣看待,什麼是正確的等等!

感覺應該說的差不多了!如果有人問我:你學那麼多有什麼用?哥答:精神格局心態牛逼,沒發財但掙錢能活!還有人問:你學那麼多估計都是皮毛!哥答:稍等一會,讓(藝術)技術飛一會……

下面圖片分別是哥最近要送人的油畫(修改中)

哥十幾年前買的雙頭(當時為了裝逼)電吉他,前面雕刻的壺承(或者杯墊)

純手工碼字!謝謝關注我的朋友!!!





樂融萬物


貌似簡單的一個問題,要說的明白,似乎也不那麼簡單,嘗試著回答。

審美主體對審美客體所具有的審美力,由審美主體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構成。審美力在不同藝術門類具有相通性,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一、不同藝術門類藝術作品的產生、形成具有相似性,這是審美主體審美力相通的基礎。

音樂、美術、文字是藝術的不同門類。藝術源於生活。藝術家對人類、社會、自然的觀察,即“眼中之竹”上升到理性階段,形成“胸中之竹”。最後,藝術家以不同的眼光,用各自的方式展現內心的感受,即用高於生活的藝術作品詮釋人與自然、社會以及人類自身的關係。如音樂家把跳動的音符通過組織、佈局,組成美妙的旋律,通過十指琴鍵彈奏出來,這種悅耳動聽的美樂就會在觀賞者耳邊縈繞;書畫家用筆墨即繪畫形式表達胸中之象,一幅幅逸趣橫生、筆墨淋漓的作品就會呈現到觀賞者眼前;文學家則是通過對文字語言的組織、構思、布排,把喜怒哀樂的情感付諸於筆端,通過寄情於文,寓情於文,通過把心中的景象編織成美文,傳情達意。由此我們可以想見,不同門類的藝術家最終形成的“紙上之竹”形態各異,均屬美感作品,皆可觀可賞。此所謂“書畫同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亦可說音樂是流動的繪畫,繪畫是靜止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文字,文字是美麗的畫卷。

二、不同門類的藝術形式呈現出的精神內涵無一例外的是美感,這是藝術審美力具有相通的基本條件。

世界處於永恆的變化之中,這種變化又是充滿了節奏與韻律,給人帶來的是美好的感覺,為人們所欣賞、喜愛、追求。

人生的成長從嬰兒、幼兒、少年、青壯年、老年是一種生理節奏;高山起伏,丘陵連綿,山谷跌宕,是一種自然節奏;天體運轉,週而復始,是宇宙間的運行節奏。用反覆、對應等形式把各種變化因素加以組織,構成前後連貫的有序整體(即節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現手段。無怪乎陶淵明《桃花源記》那麼隱逸,令人嚮往;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一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是如此豪邁,讀來蕩氣迴腸,令人驚歎;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對現實充滿了愁苦與悲鳴不由自主的吶喊,讀來令人為之動容;

人生如一條長河,有洶湧的浪濤、喜悅的浪花、舒緩的河面;也有激流、漩渦、險灘。亦如人生之歡樂與苦難,成功與失敗,喜悅與愁怨; 人生從來不是逆來順受,而是心有不甘,奮力與厄運抗爭,最終戰勝苦難,獲得幸福,構成了一支動人的命運交響曲。這就是貝多芬《c小調第五交響曲》的中心意蘊。

三、審美力的整體性和相對穩定性使其相通性成為可能。

一是審美力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審美主體對某一藝術門類所具有的審美力,以其整體適應於其它藝術門類。

比如,藝術鑑賞者對音樂有很好的審美能力,那麼他對文字、繪畫、舞蹈等藝術的審美力,不會因為審美客體的改變而降低;審美客體的改變,只會引起審美力某些構成要素的高低變化。比如對音樂感知力很強,對繪畫的感知力可能會高或者低;對文字的想象力很豐富,但是對音樂的想象力就未必;

二是審美力構成的元素改變都會引起審美力的變化;

三是審美力在一定階段是相對穩定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通過鑑賞者自身的學習、體驗、積累,其審美力呈現上升趨勢。


莊子之水


音樂、美術、文字這三者上升到一定高度都屬於藝術範疇,當一個人的底蘊足夠深厚,我認為其審美力也一定是相通的,西方很多繪畫藝術的派別都是從文學先開始,然後通過影響來帶動藝術轉變的!

但大前提是底蘊深厚,有了某領域裡足夠量的積累,已經達到了質變,而非“樣樣通,樣樣松”的級別,因為畢竟達到一個領域裡的精英標準已經是件難事了,要想融會貫通,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從理論上說,我認為一個人在這三者上的審美力是可以想通的,但真正做到,需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努力和付出,學海無涯!





動物園美術課


藝術的本質 ,是相通的 ,都是作者 從靈魂深處而來的 精神狀態的 呈現 。

所有藝術的創作歷程,也都一樣 ,都需經歷“ 從無到有 ”的這個過程 。

藝術與藝術之間,比如,戲劇、歌舞、話劇等等,就涵蓋了編劇(文字)、舞臺佈景(美術),曲調、音樂 、服裝、演員的表演,等等 等等 ,綜合構成了 視覺美和 聽覺美 。

一段文字、一曲音樂 、一幅畫 。。。 之所以 會給每個人的聯想和感觸 各不相同 ,是因為 每個人的精神面貌不同 ,所產生的 心靈共鳴 也就各異 。

藝術 ,來自天賦 ;

審美 ,出於 每個人自己的 心靈 ,是自我 知識和素養積澱後的 本真反應。

所以 ,每個人 在 音樂、美術、文字 等各個方面,其 審美觀 都會是一致的 。



周小寧藝術在線


您好!音樂是人類的靈魂,聽得懂音樂就能懂生活。

聽(我心向山,君心向水)……裡面有山有水,有我心有君心象一副畫……納蘭容若。

聽(多少淺淺淡淡的轉身,是旁人看不懂的情深)……好像看見一個美少女輕柔轉身的回眸一笑,美美噠,的美少女畫,情到深處,此情不關風和月。

聽(清了這杯濁酒,散了一場老友,你的餘生不再有我)一副友人傷離別的場面,君不見濁酒一飲盡,傷離愁,餘生你我何時再相見阿。

聽(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一低頭一低眉,勁顯溫柔似水,水蓮出汙泥而不染,初秋涼風陣陣撫摸著蓮花般的嬌羞樣兒,一副水墨丹青。

聽聽歌詞裡都是詩情畫意,歌詞裡面都是美人英雄,歌詞裡面都是山水滴滴,歌詞裡面都是你依我濃,歌詞裡面都是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歌詞裡面都是寒冬到暖夏,青絲到白髮,歌詞裡面都是青春和歲月靜好,歌詞裡面都是嘻笑和眼淚,歌詞裡面都是依戀與不捨。

音樂,美術,文字都是相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音樂,美術,文字都是開心時入耳,傷心時入心。


糊塗小老太


親,很高興我來回答你!

它可以相通,也可以不通,何解呢?

1,如果他是藝術大家,他遍知一切,他在方方面面的藝術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當然是相通的了,對嗎?

2.如果他是天才,神才,與生俱來的對各方面藝術有天賦,那他也可以相通,對嗎?這樣的人也許有,畢竟少。

3.如果他是普通人,沒有一丁點藝術細胞,不知音樂是啥玩意,更不懂什麼叫美術,也不識字,他有沒有審美呢?這個只有鬼才知道了[可愛]

他的審美能力相不相通也只有鬼才知道了。

4.相對於有一些欣賞能力,在各方面都學了一些的人,他可以有那麼一點相通的,你說呢?

我是花藝表演創作者,歡迎評論,歡迎關注[玫瑰]





蔣坷霖


是相通的,但是有所不同,首先不管音樂還是美術都屬於藝術,藝術是人思維和情感的表達,藝術可以提現一個人的情商和情趣方面的強弱,但是有所不同的是表達方式不同,音樂是通過不同的聲音來表達一個人的情感世界,而美術是通過圖像的的形式表達,一個人如果在音樂上情感很豐富同樣在美術方面也能比常人更加豐富些,因為都是對情感的表達,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