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嗶哩嗶哩和 YouTube

最近對短視頻、直播的項目研究的比較多,今天聊一聊嗶哩嗶哩和YouTube。


我剛開始知道嗶哩嗶哩的時候是因為動漫,但其實,他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滿屏的彈幕。


那時我還不太接受,覺得彈幕太多了,根本都看不見內容,體驗太差。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有同樣的感受。


現在你在看各大視頻網站,都已經加了彈幕,明白了這件事的重要性。就彈幕而言,還是嗶哩嗶哩做的最好。之所以說嗶哩嗶哩做得好,是因為嗶哩嗶哩把內容消費轉為了社區行為。


比如,一場線上直播,你可以和同樣觀看直播的人邊看邊討論。其實就內容而言,我完全可以不用看直播,因為後期還有錄播,內容都是一樣的。


但在看直播的過程當中,人與人的互動、交流,就是一個把內容消費轉化成為一個社區的行為。


當一個社區形成了共同的文化,那麼這個文化就可以再一次推動社區的發展。嗶哩嗶哩的文化一直以來都是健康,正面,不噴人,無報復言論,這種文化也凸顯出嗶哩嗶哩的文化調性。


而這種文化也會讓用戶自覺的維護社區的氛圍,嗶哩嗶哩的文化與用戶的自覺性是不可分開的。而同樣是社區,你再看看豆瓣和貼吧,就差了很多。


嗶哩嗶哩能做起來,是因為他的切入是從二次元、動漫這個小眾群體開始,是基於興趣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而不是像現在各大平臺那樣,基於算法推薦,讓你看到恰到好處的內容。


就是因為用戶的喜愛和偏好,才會讓嗶哩嗶哩的彈幕質量和互動頻率更好、更高。


我們都知道用嗶哩嗶哩的年輕人更多,更小眾。與之相比的YouTube所覆蓋的年齡段則更寬泛,也是在全年齡段滲透率最好的。


我在網上查了一些YouTube的資料,YouTube也是把年輕人作為切入口起家的。自從有了一些紀錄片、軍事題材、新聞之後,YouTube逐漸開始覆蓋全年齡化人群。


如果你是嗶哩嗶哩的用戶,那麼你會發現,嗶哩嗶哩現在的內容會有一些變化。多了一些財經、汽車、新聞領域的內容。


從這個角度來看,嗶哩嗶哩也有覆蓋更廣泛年齡段人群的想法。我認為只要內容不差,就會吸引流量,就能留住用戶。


在以前物資匱乏的年代,大家都為了吃飽穿暖而奔波。而現在,生活富足了,經濟和文化蒸蒸日上,除了吃飽穿暖以外,很多人追求的則是精神層面的自我滿足,而嗶哩嗶哩和YouTube這樣的載體,就有了它存在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