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難受時,嘴裡會不停地喊“媽媽”,這樣做,是為了減輕痛苦還是因為想念媽媽?

落葉說生活


有困難找警察,有危險喊“媽媽”,在生命最危險的一刻,喊“媽媽”,我相信不是思念,也不是其他什麼,而是一種本能!

有位語言學家曾經研發現,在世界各地數千種語言中,“媽媽”這個詞的發音,都比較相近。

為什麼呢?

1、從語言學角度講,mama這個發音,是人類最容易發出的元音,最易於快速表達。

2、遺傳學曾經大膽的推測,就是最早發出ma這個音,是人類進化成功的一個標誌。

3、還有個大膽的推測,mama這個發音是母親嬰兒親子互動的最親密符號,在哺乳時形成條件反射,哺乳是嬰兒最具安全感的時候,所以當出現危險的時候,表達內心的需求的本能,就是“mama”。

4、撫養關係使然,親子這個詞,最能代表母子關係,從幼兒開始,孩子就接受母親的意識支配,從語言啟蒙學習,坐臥立走等一切的生存技能都與母親息息相關。在本能上接受了血緣關係。

5、人性使然,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從小的性格養成不可避免的受到母親的影響,母親為孩子付出的辛苦和磨難,都會投射到孩子的內心,形成感同身受的認同感,母愛是最淳樸、最善意,最無私的一種情感。

6、家庭關係使然,幼兒從出生到獨立生活,需要在母親身邊至少18-20年左右,7000多天的時間,衣食住行都有母親照顧,靈長類或哺乳類動物裡面,都沒有撫養幼崽這麼久的。餓了找媽,困了找媽,哭了找媽······

7、心路歷程使然,當孩子走入社會,開始獨立生存,面對的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會發現,身處一個充滿競爭,充滿惡意的環境時,才體會到家的溫暖,才體會到媽媽的重要,一個人在外最孤獨的時候,都會想家,其實想的是媽媽。

所以,我覺得難受的時候喊媽媽都是本能,馬上快母親節了,希望365天都是母親節,每天都問候一聲自己的媽媽,讓她覺得你並未遠離,也算是一種慰藉,不要總在危險,難受的時候找媽,嚇到她老人家可怎麼好!


陽光語言矯正師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總覺得在母親身邊才是最安全的,心才會安穩下來。





每天都要思考吃什麼


心裡難受和身上難受,都想喊“媽媽”,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

喊出來,心裡舒服!

這樣的呼喚,是為了減輕痛苦,為了得到安慰!也是為了喊出“媽媽”,心裡更有力量!

喊出“媽媽”,那一刻的心情,有簡單的,有矛盾的,有愧疚的,也有想念的!

有幾種心情不一樣,深淺不一樣,小魚為您解解:

1、天然的呼喚。

從出生喊到大的媽媽,嘴裡也更加習慣這樣喊了,似乎喊出“媽媽”,就有了很多的安全感!

2、心裡的呼喚。

小時候的力量是媽媽給的,感覺喊出“媽媽”,整個身體都有無限大的能量!有了力量,有了勇氣!

3、尋找安慰。

通過嘴裡喊出的“媽媽”,可以得到安慰,得到情感的依賴,感覺心裡也會舒服一些!

4、缺少“媽媽”的愛。

渴望得到媽媽的愛!也許因為小時候缺少了愛,遇到事情時,呼喚媽媽來到自己身邊,希望得到媽媽的呵護和理解!

5、有點叛逆,喊“媽媽”!

心裡很氣,很急,似乎喊出“媽媽”,就可以發洩好多!

也可能是討厭某個人、某件事,想把內心裡對媽媽的叛逆,統統喊出來!

6、想讓自己的內心柔軟起來!

表面的堅硬並不能慰籍心裡的柔軟,喊出“媽媽”是想做個真實的自己!

7、矛盾。

心裡很矛盾,對媽媽的愛,是又愧疚、又不知所措、又想愛,還有點不耐煩,感覺喊出“媽媽”,可以把所有的矛盾統統都打跑!

8、真心想念。

想媽媽了,想了就回去看看吧!

無論媽媽在哪裡,你都要照顧好自己!

因為,這是小時候,媽媽的心願,兒女都好!

祝天下所有的媽媽身體健康,開心快樂,永遠年輕!

您覺得呢?喊出“媽媽”那一刻,是不是很開心,很舒服?

小魚期待與您分享……




小魚小家


就像受傷後尋求保護的小動物一樣,最安全最溫暖的就是媽媽的懷抱。

司馬遷的《史記中》有一文 《屈原列傳》原句是: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大致意思就是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父母的。

親身遇到過這樣的事情,我大伯伯,因為意外出車禍,送到醫院時候人已經快不行了,但是嘴裡一直在唸“阿媽,阿媽,我好痛”這樣的話,奶奶已經去世十幾年了,但是在最後時刻,大伯伯還是一直在喊他的母親,我覺得是人的生命起源於母親,自然會潛意識裡對母親的依賴更重的,所以不論多大了等到有了危險或痛苦的時候就條件反射的叫了媽媽。


施瓦鑫格格


是想念媽媽,更多的是想到媽媽對我們的呵護與關愛,這個時候的我們需要關愛,不自覺就想起最愛我們的媽媽。因為從小到大我們生病或者遇到困難,都有媽媽的呵護與幫助。在我們心裡媽媽就是天,她是最愛我們的人,她無所不能。有了媽媽,所有的困難都不再困難。縱然我們長大,離開媽媽的懷抱,心底裡卻永遠有媽媽的位置。感到難過的時候,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媽媽,因為在媽媽面前我們永遠是孩子,我們渴望媽媽的關懷。想到曾經媽媽的關愛,我們也越發感到媽媽的好,知道媽媽的偉大,慢慢學會感恩。當你想念媽媽的時候,請多給媽媽一些陪伴,用心的對她說“媽媽,我愛您,您辛苦了”!



妮妮情感屋



北大醫療兒童發展中心


我姥姥九十一歲去世。去世前的一段時間就是一直喊媽媽。


黑靴騎士


嬰兒的安全感來源於母體,在母親孕育的過程中,胎兒是被羊水包裹的,母親的氣息和這種包裹感是嬰兒安全感的來源。當嬰兒脫離於母體,長大成人後其最原始的本能會慢慢退化。但當危險來臨或是絕望時,嬰兒時期的那種想獲得來自於母體的安全感就被激發出來,然後會不自由自主的喊媽媽,以獲得心理安慰。


木蘭舟木蘭舟


小孩生病時總不離開媽媽,小孩覺的媽媽就是保護自身的保護神誰也替代不了。


老佛爺23956


嗯,說著都不忍心看下去呢,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