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引言:


《情聖》是一部於2016年底上映,新麗傳媒出品的喜劇片,由宋曉飛、董旭執導,賤萌老男孩肖央、瘦身30斤後風情萬種的閆妮領銜,還有自帶喜感的重磅綠葉團:趙本山徒弟小瀋陽、大寶劍喬杉、憨帥呆萌的艾倫、幹練白領範兒的代樂樂、“夢特嬌”常遠、“亞洲第一美女”李成敏Clara共同主演 。


作為當年的“票房黑馬”,一部成功的國內翻拍電影,它的豆瓣評分卻只有6.0,估計是被所謂的“三觀”拖累,但是不影響它喜劇方面的出色,笑點密集,又不尬,美籍韓裔女星Clara飾演的紅衣女郎活色生香,還要什麼自行車。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停車場致敬夢露驚鴻一瞥,隨之而來的對鏡跳舞的片段簡直經典!我一個女人都動心了。嬌憨美豔,配上那首《我在人民廣場吃炸雞》,平添一絲活潑純真俏皮,毫不油膩的高級性感。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雖然是翻拍自1984年的美國電影《紅衣女郎》,但電影進行了細緻的本土化和創新,很適合本國觀眾的口味。不僅在16年元旦檔,以1.71億元的成績拿下票房冠軍,而且截止1月22日,累計票房達到5.71億元。觀眾已經用自己的錢包投票,給了這部中低成本喜劇最高的肯定。


誠然這部電影並非殿堂級作品,但也有很多可取之處。現代電影藝術最棒的地方就在於,它並不是高高在上俯視觀眾,而是願意走下“高端藝術”的神壇,接近人間煙火、迷茫眾生,充斥著誘人的荷爾蒙,滿足著老男人的胡思亂想和女人的異性心理窺視欲。


那麼今天我就從電影美學、人性主題和社會意義三個層面來為大家解讀這部好看又養眼的貼心喜劇——《情聖》。


一、電影美學


這部本土化改編電影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老實人外殼下的中年社畜肖瀚,在平靜的婚姻生活中心如止水。但美豔韓國模特Yoyo的出現,讓他的荷爾蒙和心率一起飆到頂,於是就在三個鐵桿損友的出謀劃策下,試圖瞞天過海,周旋輾轉在三個女人之間,囧況百出。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但從電影美學的角度看這次改編,卻有不少值得借鑑之處。


1、 入鄉隨俗的本土化,迎合市場審美


大家都知道本片改編自吉恩·懷爾德自編自導自演的美國電影《紅衣女郎》,整部電影的梗概和《紅衣女郎》如出一轍,但是在維持故事原貌的基礎上,《情聖》又做了大量符合中國觀眾審美以及心理的改編嘗試。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其實電影改編也是國內電影製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如何從小說、戲劇、真實事件以及其他電影中汲取養分,做出討喜的模仿和創新,無疑成為導演和編劇重要的功課。《情聖》改編自西方電影,而中西方喜劇模式差異較大,生活環境、文化背景、語言等方面也不盡相同,所以西方人的笑點並不適用中國觀眾。


《情聖》符合國內喜劇審美的改編體現在多個角度。


<1>本土化的人物設定及審美內涵。拋開原片的強烈美國色彩,《情聖》中我們看到的是本土化的人物臉譜,這樣的人物設定讓觀眾產生極強的代入感和熟悉感。影片的男主人公肖瀚人到中年,事業成功,家庭穩定,按理說應當幸福度很高。但摯友的意外離世,火辣美女模特的闖入,讓他古井無波的內心再次燃起了激情的火苗。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Yoyo的出場一幕明顯在致敬絕世尤物瑪麗蓮·夢露,一襲烈焰紅裙,結合夢露的經典動作,嬌羞又風情。20世紀50年代的影片《熱情如火》夢露的金髮紅唇造型,堪稱尤物模板,也是西方女性審美藝術的一種烙印,《情聖》對這個形象進行了本土化創新,讓紅衣女郎以同樣熱情而魅惑的方式出場,用符號化的情節連接西方的經典,奠定了Yoyo在肖瀚心中的女神地位。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2>緊抓人物心理的情節預設。對比原片,《情聖》的人物形象更加“接地氣”,人物的心理活動和話語體系的構建也呈現出靠攏觀眾的趨向。導演宋曉飛擅長此類喜劇,曾經執導過《倔強的蘿蔔》《心花路放》《鬥牛》,他對於中國觀眾笑點的準確把握,對於幽默詼諧的力度控制,都促成了《情聖》的成功。


主人公肖瀚在泰國部分的鏡頭設置和場景拍攝,讓整部電影看起來不會乏味和單調。還有電影主題曲《泰國情歌》爆笑配合,“泰式詞彙”的靈活運用,演員神態表情的快速切換(常見於以誇張表演而著稱的喜劇電影),比如男主剛準備出門約會撞見回家的妻子那場戲,肖瀚神情與心理的反差,準確地刻畫出了角色內心尷尬、期待、後怕的複雜情感。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這些都使得整部電影的笑果增強,觀眾爆笑不斷。故事很常規,但在整體節奏上,喜劇電影一般要求較高,笑點與情節進度必須保持高度一致,導演設計得非常緊湊,在剪輯中,也是採取快速剪輯的方法,將更多能讓觀眾捧腹的笑點密集地埋伏在故事的發展過程中。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3>本土知名笑星的特色演繹。這部中低成本電影的演員配置其實算相當可以了。承擔笑點的演員都是具備獨特個人風格和一定知名度的本土笑星。筷子兄弟的肖央,“佟掌櫃”閆妮,趙本山愛徒小瀋陽,開心麻花的常遠、艾倫,包括賤萌的喬杉,在綜藝或影視劇中已經圈粉無數,擁有一批忠實的觀眾。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這些實力喜劇大咖們,演技自然是沒得說,駕馭起這類題材的電影輕車熟路,很多“包袱”收放自如,完全不會讓觀眾出戏。也是《情聖》笑果的有力保障。


2、題材緊扣現實生活,觀眾不出戲


類似《人在囧途》《夏洛特煩惱》《西虹市首富》和本片等中低成本的電影在大片環伺的形勢下能夠突圍靠什麼?首先是主題緊貼現實,符合中國觀眾口味。婚姻家庭問題,在近幾年的影視圈越來越受關注。賣點十足或者題材新穎,自然讓這些小成本電影異常賣座。


其次是這類題材的電影取材於當下,是現代都市“快”生活的鏡像與映射,在生活話題中尋找切入點,觀眾的共鳴更高,情節的可塑性和延展性更強。


這類喜劇的成功也不單單是選取了具有普遍價值標準的生活切入點,更重要的是撐起整部電影的“主角”不再是低俗無底線的玩笑、讓觀眾血脈賁張的大尺度畫面,也不再是毫無掩飾和深意的笑點堆砌,而是依賴劇情的反轉、情節的鋪墊,從而引發誤會,而這類誤會往往是導演和編劇特意設下的笑梗,這點也很考驗編劇水平。


再次,電影中的每個人物都具有鮮明特色。執著於一場驚豔婚外愛情的肖瀚、外冷內熱的瑪麗蓮、憨帥呆萌的艾木,導演與編劇對角色的處理都偏向於喜劇化,使用大量的渲染手法讓人物更加稜角分明,個性誇張,以此提供笑料,讓情節中的“伏筆”自然地爆發,避免留下喜劇笑點之間的拼湊痕跡。


在電影中,導演還借鑑了意識流電影的象徵手法,將現實和非現實的場景的界限進行淡化,

從而將整部電影的思想深度進行深入挖掘,增強電影的藝術性。天花板上圓圈式運動的風扇以及常年工作的洗衣機的滾筒,週而復始的工作,都象徵了肖瀚多年來一成不變的人生軌跡,因此他才會渴望改變,渴望尋求家庭生活以外的刺激。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二、人性主題


《情聖》作為一部講述婚內出軌的性喜劇。為了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點落在了男性精神意淫後幡然醒悟,迴歸家庭。但《情聖》和以往“發乎情止乎禮”的同類題材不同的一點在於它將男性群體的隱秘慾望披露得更加赤裸、毫不遮掩。沒有像《夏洛特煩惱》玩兒穿越,也沒有像《港囧》硬塞一個尋找初戀的由頭。


故事雖然虛構的,但絕對在現實主義的範疇之內,貼近現實中的人情與人性,而且頗具生活質感,探討的問題是每個普通人在生活中的真實體驗。小中產在日復一日的溫吞水般生活消磨了激情,面對誘惑,動歪心思,輾轉糾結,是當下很多家庭不能否認的生活常態。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電影大部分篇幅,也都在論證出軌行為越是極端,結局越荒謬,成本也越高,而開放性結局也在暗示:每一個普通人面對誘惑的掙扎是生活常態。對於婚姻的底線、道德的底線,對於家庭的經營,對於慾望的處理,《情聖》把這種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做出來了,這種對婚姻的戳穿,好過粉飾和說教的正能量。所以從沒覺得電影“三觀”如何。導演只是講了一個故事而已。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所以無論男人女人,看完了都會突然感到一絲悲涼,有後怕,也有無奈。此外,電影更坦誠地戳到了“出軌”這個當下國人的道德痛點,踩中了當下的社會熱點,話題性極其突出,帶入感極強,觀影本身就能達到宣洩的目的。


1、那麼現實生活中男性憧憬婚外情和出軌的原因是什麼呢?


進化心理學家戴維·巴斯是研究人類擇偶現象、男女性別差異的先驅。在巴斯看來,每個男人的血液中都流淌著豔遇的渴望,花心可以說是男人的默認設置。


而他們出軌的理由也各不相同,姑且盤點一下其中八類心態:


<1>、 為了證明自身魅力。過了四十歲的已婚男,有一定經濟基礎之後,開始抗拒老化,生成叛逆心態,想要重新享受戀愛的滋味。

<2>、 婚內得不到滿足,需要在婚外尋求刺激。

<3>、 一時興起的後果,很多時候出差時引發的露水情緣,就是此類。

<4>、 擺脫枯燥。在一成不變的生活中國尋求變化和出路,不由自主想要冒險。(本片男主就是此類心態作祟。)

<5>、 逃避壓力,因為家庭內部的經濟或者其他壓力,男人不堪重負到時候,如果有一位可以撫慰他的女性出現,就會很容易墜入情網。

<6>、 厭惡對方,其實此刻的婚姻已經出了問題,積怨已久的男人,對結髮妻子感到厭惡,對親密關係排斥的時候,也會尋求婚外情緣。

<7>、 為了報復,這種心態就是女人疑心病過重,明明男人什麼都沒做,你卻總是指責懷疑,他很可能為了讓對方“稱心如意”而真的尋求婚外情。

<8>、 天生大眾情人,這樣的情況也確實存在,本身可能是高富帥,情種,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自制力不是很好的話,確實會讓另一半不堪其擾。


2、男人婚外情的成本有多大?


電影開場用非常直觀且誇張的方式表現了婚外情的成本,男主在酒店窗外的縱身一躍,可謂是開局炸裂。敢情出軌玩兒不好,就是跳樓慘劇啊!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婚外情是人類一種非常態的情感活動,由於其特殊的活動形態和投入產出方法,我們可以運用成本分析法加以剖析,進一步揭示其非常態性和反道德性。或許能達到警示作用,減少發生幾率。婚外情成本類型大概有如下四種分類:


<1>、 機會成本:選擇一種機會,就必然意味著放棄另一種機會,選擇的代價就是成本。由於人類愛情,一夫一妻制的排他性,選擇婚外情很可能會犧牲掉曾經的家庭,並由此帶來個人聲譽上的負面影響。

<2>、 風險成本:做任何事都有風險,為了防範風險,就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時間和財力,這是風險成本。

<3>、 餐娛成本:任何人都免不了吃飯娛樂,而婚外情當事人由於情況特殊,進一步加大了這種消耗。畢竟以享樂為目的,因此餐飲娛樂成本要高於普通人。

<4>、 心理成本:心理成本指的是為了滿足對方的心理需求而付出的成本,由於雙方並不以共同生活為目的。一方索要珠寶首飾、房子車子,主要出於個人私利,滿足心理需求和安全感。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3、女人應該怎樣面對婚外情風險?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物質社會,就連感情都成了“快餐”,即使女性披荊斬棘步入婚姻,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考驗:婆媳矛盾、工作和家庭平衡、生育危機、喪偶式育兒、無性婚姻……還有就是《情聖》裡呈現的:男人出軌。


不僅是姿色普通、身家微薄的普羅大眾會遭遇背叛,那些名利雙收,顏值爆表的女星,也躲不掉渣男老公的背叛。從馬伊琍到佟麗婭,從鄭秀文到洪欣,這都是婚外情風險的親身經歷者。


那麼作為女人該如何應對這種人生的尷尬災難呢?其實核心只有三個字:愛自己!


其實愛情和婚姻並非人生的全部,結婚也只是人生一個狀態的改變。並不意味著需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其他人。就像《Hello!樹先生》裡的聾啞女孩小梅,在面對樹的那句“把你的命運交給我”的時候都能發出質疑:“為什麼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別人?”


即使這個男人在婚前看起來再完美,也要始終保有獨立意識和危機意識。即使他品行端正,是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但如果女方不思進取,兩人層次差距過大的時候,也很可能面對沒有第三者的離婚結局。男人自制力差一些或者自私,就會直接尋找到合適的人選,然後給你下最後通牒。


世界首富,亞馬遜掌門人貝佐斯,史上最貴離婚,人到中年,豪擲百億都要離婚,奔向和第三者桑切斯的愛情。可見,年輕時依靠爽朗笑聲得到原配青睞的貝佐斯,還是更喜歡同樣活力四射的另一半,而不是嫻靜的小說家妻子。

而這位原配也為大家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她們不依附於男人,精神上也有自己的追求,面對出軌傷害,面對男人對自己自尊的踐踏,她們會果斷地選擇放手。


其實婚姻並不僅僅是愛情,它更多的是某種社會資源的優化和重組。婚姻裡牽扯的東西太多了,比如對孩子的影響、對名聲的影響、對財產分配的影響、對親戚朋友圈的影響、對未來生活的影響等等。婚姻不是你想離,就能快刀斬亂麻地離的。


如果我們去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我們就能看到,婚姻和愛最開始是沒什麼關係的。


在以前,婚姻都是部落或者國家之間的某種契約或者協議,是用來償還戰爭債務、增強聯盟、提供資源、繁衍後代的方式。到後來,這種“利益交換”越來越弱,人們開始追求精神上的幸福,才把愛與婚姻綁在一起。

婚姻裡有愛是好的,但沒有愛,也能繼續過下去,只要“利益”還在。我們能夠看到,隨著女人越來越獨立自主,她們有不錯的事業、能夠自己買房買車,能夠照顧好自己、能夠妥當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所以他們能夠從容淡然。愛到時候,全身心投入;不愛了,轉身離開。


沒有怨懟和崩潰,只因自身足夠強大。


婚後女人的幸福與否,也要靠自己的努力,很多事情要有明確的目標,學會自己創造,足夠愛自己,每天打理好自己的外形,修煉自己的氣質、豐富自己的學識、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經濟獨立,精緻優雅。這樣一來,內外兼修的你,就會在生活和工作中自然散發自信迷人的魅力。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就如同佟麗婭在婚姻中的完美蛻變,從一個略顯柔弱的小媳婦升級成霸氣大女主,登上春晚,被全國人民誇成“最美主持人”,事業成功,名利雙收,電影裡也可以霸氣地說出:“老孃天下最美”。或許,在婚姻中最好的防範方式,就是愛自己,提升自身魅力。


無論外界因素如何,你永遠是自己的女王。而不會在忽然土崩瓦解的婚姻面前成為聲淚俱下、歇斯底里的怨婦。


從《情聖》中的紅衣女郎,看全球化語境下中年男人的狂野之夢


三、社會意義


全球化語境下,中年危機主題的電影在國內外都以不同形式呈現在電影屏幕前,票房上獲得成功的《港囧》、《夏洛特煩惱》、《情聖》都屬於此類。


“中年危機”是個體心理現象,更是社會問題的反映。每一代人因所處時代、生活環境的不同, 展現出不一樣的“中年危機”。電影中展現的男主角,這個小中產的中年危機更多體現在對生活和情感的倦怠上面。


那麼中年危機到底是什麼?該怎麼應對呢?電影中只是拋出問題,卻沒給到答案,現在,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中年危機。


1、 中年危機涵蓋時間寬泛


中年危機,那麼中年的起步是哪裡?世衛組織劃的線是45歲。 “中年危機觀念可以追溯到 19世紀之前。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年危機這個概念獲得學界大量的關注。”美國阿巴拉契亞州心理諮詢中心的博士丹·瓊斯說, “中年危機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診斷。”他認為中年危機的涵蓋時間段非常寬泛,大概從 37 歲開始到 50 多歲,都在中年危機發生的年齡段,涵蓋時間非常寬泛。


2、 中年危機誰都逃不掉


中年危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心理應激模式。它是指中年人與其他年齡人群相比,更難以感到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科學研究表明:雖然看起來與家庭、工作 和生活上的誘因有關,中年危機的心理模式其實和外部條件沒有直接關係。中年人的情緒低落只和年齡有關。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經濟學家大衛·布蘭弗羅和安德魯·奧斯瓦德就針對不同國家不同年齡人群進行了有關幸福感的研究。結果發現: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人們的生活滿意程度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在四五十歲時達到低谷,然後逐步回升。到了老年階段,生活滿意程度回升甚至超過青少年時期。


他們的這個發現,被稱作一條“快樂的U形曲線”。 不幸的是,中年人正處在那個U形曲線的低谷。


3、 男人對中年危機免疫力更低


同樣是中年,男人確實比女人更容易出現中年危機。男性的述情能力通常沒有女性好,述情的意思是情感表達。這一定程度和男女大腦結構的天生差異有關係。有心理學專家這樣描述男女大腦的差異:“情緒管理在右腦,語言在左腦,中間的連接橋樑叫做扁直體。女生的扁直體比男生厚,因而信息傳導快,所以女生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


當然,這也和社會觀念很有關係。 “社會對男性述情是排斥的”,特別是中年男人,全世界對他們的要求是“成熟穩重”,他們怎麼可以“矯情地”吐露情緒?大多數人的中年危機,最關注 的是個人的兩件事情:健康、情感。健康比較好理解,而感情,一般到了“危機”的年歲,婚齡都有十幾年了。


心理學家埃里奧特·傑奎斯對中年人情感困惑的描述如下:他已經取得了事業上的成績,卻依然覺得失落和不快。他責怪他的工作,他的妻子和他周圍的一切,覺得這一切都像牢籠一樣困住了他。逃離這種生活的幻想控制了他的思想。他期望碰到一個有趣的女人,另一個領域的工作,充滿異國情調的世外桃源。這些都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他自由和救贖的慾望。


這段話不正是影片男主肖瀚的真實寫照嗎?不過,即使再難熬,前方總是有一個好消息在等著:度過中年危機的週期,活到六七十歲,男人們的平均幸福指數會再次上揚,終究會在U形曲線裡觸底反彈的。


4、 怎樣應對中年危機


應對中年危機其實是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事情,中年危機背後有生物性時間和社會性時間變化的影響,但最重要的還是現實的經濟社會狀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特別是針對就業和生活兩個方面,是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國家需要儘量避免企業經營環境惡化和經驗預期下降導致大面積失業潮;在生活層面,應當儘量持續保持相對穩定的物價,尤其是對房價和租房價格嚴格控制,減少生活成本上升對人們生活壓力感的直接衝擊。當一箇中年男人失業了,才是最大的危機。


然後就是

社會和網絡輿論層面,營造和引導積極正面的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避免逃避責任的“喪文化”,並且疏導帶有強烈危機感和挫敗感的社會人群心理,讓他們走出中年危機的心理陷阱,適應網絡時代新的生活方式、社會文化和行為規則。


家庭層面,應當注重和諧。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基本單位,同時也是人們心靈的避風港。和諧家庭能夠形成家庭內部相互支持和相互鼓勵的良性機制,讓家庭成為化解中年危機最溫馨的港灣。所以,中年人也要注意協調家庭和工作的關係。


在個體層面,主要就是教育和自我調適。學習新知識,挖掘自我潛力,及時修正目標和定位,進行自我調適,跟上新時代,應對不斷提升的工作需求。中年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曾抵抗,就繳械投降,陷入痛苦掙扎的憂鬱深淵。


結語:


與其討論這部電影的三觀,不如理解為對生活的真實反映,是什麼擺在這兒了,為什麼和怎麼辦,您自個兒琢磨。不好為人師,不說教痛斥,只是把事實揭穿給你看。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導演只是基於當下的社會現象,講了個故事,背後的意義,僅取決於每個人隱秘的內心。 婆娑世界,眾生皆苦,但這部電影是香檳配草莓味兒的哦!(來自茱莉亞·羅伯茨在《風月俏佳人》的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