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海區對口幫扶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成效明顯 深度貧困村民“摘帽”記

天津北方網訊: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閆溝村曾被戴上了深度貧困村的帽子,全村269戶人家872人中有110戶404人曾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面高達46.3%。經過5年脫貧攻堅,到現在,全村脫貧“摘帽”基本完成。從深度貧困到即將全面脫貧,閆溝村只是鎮原縣的一個縮影,這背後究竟付出了怎樣的努力?記者今天到靜海區對口幫扶的慶陽市鎮原縣探訪後發現,政府推動、市場主導、資源共享、項目支撐中,一大批幫扶項目和民生工程相繼落地,扶貧協作取得明顯成效,“兩不愁三保障”正在逐步落到實處。

閆溝村農婦董小琴正在廚房準備著晚飯,聽到記者到來,趕忙放下手裡的活兒,介紹起自己家因病轉貧再重新脫貧的經歷。2013年,村子裡為貧困戶建檔立卡時,並沒有董小琴家,那時她家經濟條件雖算不上富裕,但家裡有壯勞力在外打工,生活上基本自給自足。但天有不測風雲,2015年底家人的一場大病把全家辛苦攢下的積蓄都花光,腫瘤切除手術加上術後治療、用藥,花掉了近20萬元。到了2016年,全家人的生活回到貧困線以下,原本計劃給兒子裝修婚房的錢也一併花了進去。

得益於東西部扶貧協作重大戰略的實施,到今年末,董小琴一家人重新脫貧。“過去我們家住窯洞,現在搬進了二層小樓;過去都得往溝裡去挑水,現在自來水進戶,加上老伴、兒子都能專心打工賺錢,生活正在變好。”董小琴說。董小琴居住的閆溝村是鎮原縣脫貧攻堅的樣板,得益於民營資本的投入,著力打造美麗鄉村生態農業示範園,創出了一條民營企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靜海區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以幫扶貧困戶實現自主發展增收為目標,利用幫扶資金,推動貧困戶通過發展肉兔、湖羊、土雞等養殖產業增收,激發貧困群眾致富動力。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貧困人口增收、村集體經濟不斷髮展。與此同時,結合天士力集團在鎮原縣建設中藥材藥源基地的大好機遇,幫助當地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譜寫了津甘兩地人民相互支持、攜手共進的一段佳話。

記者瞭解到,2020年,按照本市提出的“升級加力、多層全覆蓋、有限無限相結合” 的工作思路,靜海區將重點圍繞資金幫扶、組織領導、人才交流、社會幫扶、勞務協作、消費扶貧6個方面高質量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著力打造“最初一公里”直連“最後一公里”產銷模式,幫助貧困群眾對接外部市場,帶動進一步增收。(津雲新聞編輯李松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