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小村“國保”三嵕廟,“嵕”字讀啥音,難壞了不少參觀者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北社鄉,14個村民小組、827戶、2280口人的北社村竟然擁有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是前面介紹過的大禹廟和今天要分享的三嵕廟。三嵕廟與大禹廟同處北社村的西北部,在2013年同時被公佈為“國保”。圖為無人機從西南向東北方向航拍的三嵕廟,右上方為北社中學。

三嵕廟坐北朝南,創建年代無考,現存大殿為元代遺構,餘皆清代建築。從這張照片和網絡上的一張歷史照片可知,三嵕廟的東側曾經有其它的依附建築,應該是與文物無關,為保護文物拆除了。

北社三嵕廟坐北朝南,單進院,中軸線依次為山門(上為倒座戲臺)、獻殿、大殿、東西廊房、耳殿。東西寬 25.7米,南北長 37.5米,佔地面積860平方米,佔地面積約988平方米。圖為大殿前面的獻殿,獻殿面寬三間,進深五椽,單簷捲棚頂,柱頭科一斗二升交麻葉,平身科每間一攢。

大殿為元代建築,石砌臺基,高0.5米,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樑架四架椽屋,三椽伏對前搭牽通簷用三柱,簷柱卷殺,側腳明顯,柱頭斗拱五鋪作雙下昂,琴面昂咀,內簷斗拱四鋪作。

山門(上為倒座戲臺)。戲樓為二層式構架,下為山門過道,面寬三間,進深四椽,單簷硬山頂前插翼角,柱頭斗栱五踩單翹單昂,平身科每間一攢。

《三嵕廟重修碑記》圓首方座青石質碑,通高2.91米,碑身高2.12米,寬0.73米,厚0.27米。碑文楷書陰刻,額題“永垂不朽”’首題“三嵕廟重修碑記”,碑文記述廟自嘉慶二十四年重修後,於道光二十年重修大殿、耳殿、廊房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立石。撰文原際昌,書丹鳴鸞,原新成刻石。

太行山區三嵕廟的“嵕”字讀zong,意思是數峰並峙的山,這個字的讀音難壞了不少的參觀者。資料顯示,同為長治市的長子縣崇慶寺附近也有一座“三嵕廟”,有機會定當前往探訪。

北社村東約5公里處的東河村西的土丘上,有一座與北社村密切相關的九天聖母廟,早在2001年就被公佈為“國保”,改天探訪過後再與大家分享。【《瑞視覺》原創文圖,歡迎收藏、轉發、分享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