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經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在開篇第一章中就說“口開神氣散,舌動是非生”,這部小說經久流傳,在民間的傳播範圍極為廣泛,其中許多的觀點也在潛移默化中為人們所接受,很多人也就都接受了這個觀點,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少說話。

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於是傳統的中國人給人一個很大的印象,那就是說他們在交流的時候往往極為含蓄,而且很多時候都表現得有幾分不善言辭。但是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會說話”已經成為了一個很有益處的特性,若是依然不善言辭那麼就難免會被人打上“老實人”的標籤,這個標籤對於我們的生活顯然是弊大於利的。

在當今社會,為人處世太老實的話其實是很容易吃虧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說話,才能夠做到不因此而吃虧,便是我們所必需修煉的一個課題,而達到此目標最容易的方式,便是去古人的智慧中學習,有一位以智慧聞名的古人,鬼谷子便曾經說過3句與說話相關的話,若是我們在社會實踐中能夠牢牢記住的話,從此便能夠變得“精明”起來,不再吃虧了。

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首先是面對不同的人時,能夠用不同的語言去打動他們,也就是用他們所熟悉的那一套語言體系去進行溝通,這便是鬼谷子在《權篇》中所寫的“與智者言,依於博……與過者言,依於銳。”跟那一些智者交流的時候就需要展現出自己的淵博的知識,與上進心強大的人交流時,要展現出自己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關於這一個說法技巧,聖人孔子有著非常典型的示範,根據《論語》的記載,當弟子子路問孔子遇到事情是否需要立刻去做的時候,孔子回答最好等上幾天;而當另一個弟子冉提出同樣問題的時候,孔子便回答“當然應該立刻去做啊,那又有什麼好猶豫的呢?”這是因為子路的個性輕率而易冒進,而冉的個性謹慎而常猶豫,所以孔子便會有不同的回答。

其次是在交談的時候需要洞察對方的意思,立刻進行有效的思考,並且組織起強大的語言,也就是鬼谷子說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也就是說聽到對方說話的時候,需要真正聽明白對方在說什麼,基於什麼而出發,想要達成什麼目標,需要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做什麼。在聽到對方說話的時候,大腦便應該迅速轉動,將這些問題都想明白,同時組織起合適的語言進行回應。

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再次是謹言慎行,根據對方的接受度來說不同的話,切忌交淺言深,也就是“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物有不通者,故不事也。”如果對方沒有這方面的理解,腦海中根本就沒有基本概念,或者對於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那麼你就不要說讓他聽不懂的話,這並無法開闊他的眼界,反而會讓你成為他人口中的笑談,甚至因此而結下仇怨。

關於這一點,孔子也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曾經有個年輕人問他的弟子子貢“一年有幾季”,子貢回答說“一年有四季”,結果那位年輕人大吵大鬧起來硬說一年只有三季,最後兩人請教孔子,孔子很自然地回答說一年確實就是三季。面對子貢不解的眼神,他說那個年輕人一身上下都是綠色,顯然是一隻螞蚱,螞蚱出生於春天逝去於秋天,在它們的世界裡確實是沒有冬季的,你又怎麼可能與他爭辯清楚呢?

常因與人相處太老實吃虧?牢記老祖宗3句話,從此“精明”起來


其實很多人在社會中之所以會被人們說不善言談,無非便是彼此語言體系不同,彼此的知識結構不同,以至於無法洞察別人語言的用意,從而也就難以回應合適的語言,同時還會因為沒有考慮到別人與自己的關係以及接受度而犯下交淺言深的錯誤,以至於經常碰壁吃虧,但若是能夠真正牢記老祖宗的這3句話,並且深入領會靈活運用的話,從此便能夠變得“精明”起來不再吃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