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的“教室”:太子出閣讀書的地方什麼樣?

文|張磊

張居正的正前方就是文華殿。該殿永樂中建,是歷代太子出閣讀書的地方,屋頂用綠琉璃瓦裝飾。世宗皇帝的時候,易以黃瓦。此後,文華殿就成了皇上齋居經筵及召見大臣的地方。文華殿主殿為工字形平面,臺基高1.6米。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臺,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制與前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即文華穿殿)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文華殿與武英殿東西對稱,與三大殿同屬外朝部分,在佈局上是三大殿的左輔右弼,同時又是內廷東西兩路的前衛。在體制上它們是三大殿的偏殿,所以屋頂形式是單簷歇山,只有小型配殿亦無廊廡圍繞。

經筵與日講一般在文華前殿舉行,日講在文華前殿與後殿之間的文華穿殿中舉行。文華穿殿大約相當於“工”字中間的一豎,這一豎有很多說法,穿堂、穿殿、穿廊等等,但張居正更喜歡用 “文華穿殿”,而且要修訂的會典他也計劃採用此說。

萬曆早膳後,從乾清宮出發,不一刻便到了。皇帝一行徑直從中門進入後殿,張居正和各位講官則進入文華門到文華殿外的月臺左欄杆邊等候。

特別的“教室”:太子出閣讀書的地方什麼樣?

《張文忠公坐蟒賜服像》

這時候,皇帝在後殿的東房進行祭祀,房中供羲、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九小龕於上,左周公、右孔子二龕。當皇帝對神龕三拜一叩禮時,隔著尚未開啟的殿門,張居正與講臣能夠聽到殿中宦官引導皇帝行禮的呼禮聲。皇帝行禮結束坐定後,內侍開啟文華殿門,並打躬傳旨:“先生進殿來。”張居正帶領諸位講臣分左右進入文華穿殿,到了御案前,行一拜三叩頭禮。禮畢,內侍向講官提供講書時手執的牙籤,講官准備開始今天的講課。

桌子後面有屏風,皇帝的內侍俱在屏風後面。皇帝的御座並不高,距地面大體有幾寸高,書案也不大,風格整體比較自然。張居正和大學士呂調陽各站一邊,侍書、講書官分立案前。所謂“閣臣左右侍,講官次閣臣下稍遠,左右各三”。講官的職責是陪皇帝讀書、講書,張居正的職責理論上只是侍列,事實上常有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