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正當關羽威震華廈的時候,後方失火,荊州被呂蒙採取白衣渡江的戰術佔領。

關羽選擇回援,卻陷入了兩面夾擊的局面,不僅荊州完全被東吳與曹魏瓜分。

而且蜀漢名將關羽被俘虜,拒絕投降,被孫權殺害。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關羽北伐示意圖

筆者認為,關羽被害,荊州丟失,隆中對戰術破產,從名義上是關羽的大意導致,實際上是諸葛亮的失誤,也就是說關羽只不過是諸葛亮以及劉備的背鍋俠。

隆中對破產的真正的罪魁禍首就是劉備與諸葛亮,因為,在關羽北伐的過程中,兩人各種失誤,直接葬送了荊州,最終害了關羽。

01.明知關羽傲慢卻留守他孤守荊州

諸葛亮等人與關羽相處數年的時間,定然知道關羽的脾氣。

即關羽雖然能力非常強,有萬人敵的能力。

但是他也有目中無人,過度的捨我其誰,而荊州與東吳交接,在大意失荊州之前,東吳與蜀漢至少在名義上是同盟,也處理同盟之間關係中,需要有手段,需要虛心,而這恰好是關羽缺失的。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關羽北征劇照

當孫權向關羽示好的時候,關羽大罵孫權,孫權畢竟是江東的最高統治者,因此他也是非常看重面子的,當孫權一再被關羽辱罵,定然惱羞成怒。

關羽歷來都有傲慢文人的性格,要這樣的人獨自守重要的戰略基地,那麼危險就要來了。

孫權本身就想要得到荊州,且不希望劉備一家獨大。因此當劉備取得漢中之戰勝利之後,關羽屢次在北伐中挫敗了曹魏,此時對孫權帶來非常大的打擊。

可以說此事,孫權由將曹魏當做首要的敵人,變成將劉備當做首要的敵人,雖然孫權還是向蜀漢示好,但是一直在尋找機會,給關羽致命的一擊。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於榮光飾演關羽

筆者認為,當劉備與劉璋在西川爭奪的時候,諸葛亮帶走張飛、趙雲等大將,只留下關羽一個人守荊州,實際上就已經為關羽最後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02.關羽是名將不錯,但是他不能成為帥才

一方主帥,除了勇猛之外,更需要他的謀略,需要他的大的戰略,關羽就是一個勇猛有餘,但是謀略欠缺,並且大戰略意識匱乏的主,讓這樣的將領守著一個三家都想要得到的戰略基地不出事那才是怪事。

筆者認為,諸葛亮之所以去往西川,而且將名將與大部分主力都帶走,完全過於功利化。

在佔領成都不久之後,諸葛亮就規勸劉備成為漢中王;而在法正去世之後,諸葛亮又規勸劉備稱帝,這也是諸葛亮過於現實的一種表現。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襄陽古城

此外,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孫吳視為同盟,但是他從來沒有將東吳視為自己敵人。

在利益面前,自己的同盟很可能轉化為敵人,尤其是在關羽威震中原的時候,劉備有一家獨大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也意識到,在劉備擊敗曹操之後,下一個對手就是自己,因此孫權定然不希望劉備一家獨大。

所以在劉備佔領成都以及取得漢中大捷之後,孫權一再催促劉備兌現將荊州給予自己的諾言,劉備只好選擇推脫。

劉備可以推辭,孫權肯定不幹,因此在關羽與曹仁等人在襄陽激戰時候,呂蒙白衣渡江佔領了夏口江陵等地。

筆者認為,既然諸葛亮知道關羽的性格,還是讓他獨自守衛具有非常重要戰略價值的荊州,這是極大的失誤。

03.關羽北伐,蜀漢忙於建國

按照隆中對的戰略,由荊州與益州雙面向中原進攻,這可以是的曹魏陷入顧此失彼的局面,但是當關羽與曹仁等人在襄陽激戰的時候,諸葛亮等人卻在成都忙著建國,此時已經距離漢中之戰已經過於一年多了,軍隊也恢復的差不多了。

按理說益州一方應該北伐,而此時成都忙著建國,使得關羽不得不陷入苦戰。這為東吳偷襲關羽的後方埋下了伏筆。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水淹七軍連環畫

筆者認為,當時諸葛亮等人忙著建國,實際上就是一種急功近利的局面。

在1000年之後,劉伯溫勸告朱元璋要緩稱王,而諸葛亮一再的勸告劉備早稱王,這就是朱元璋能夠一統天下,而劉備痛失好局的主要原因。

有的人說諸葛亮比劉伯溫厲害,但是至少從戰略上,從國家創建大局觀上,劉伯溫更加的出色。

筆者認為,如果此時益州能夠配合關羽,進行兩面夾擊中原,那麼就可以分擔關羽面臨著的敵人。

畢竟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操還想著遷都到洛陽,以規避關羽帶來的壓力,因此關羽北伐取得功績還是非常的明顯著,可惜諸葛亮沒有協助關羽,導致荊州大軍陷入了襄陽持久戰,這為呂蒙偷襲荊州埋下了伏筆。

如果諸葛亮等人,沒有忙於建國,而是全力北伐,那麼曹操很可能就會迫於雙線的壓力,放棄襄陽,那麼關羽也會輕而易舉的贏得北伐的成功,也不會出現大意失荊州的問題。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所以,當關羽北伐,益州沒有給予關羽足夠的支持,反而忙於建國,這是諸葛亮最大的敗筆之一,也直接的導致了隆中對徹底的破產。

03.關羽捷報頻傳,諸葛亮沒有意識後方危機

荊州在三國鼎立中的戰略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三家都想得到這個地方。

而當關羽打敗曹仁,水淹七軍以及擒獲于禁與龐德之後,諸葛亮與劉備不斷的接到大捷的消息。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圖:關羽被俘虜

筆者認為,此時的劉備與諸葛亮已經有點飄飄然了,甚至認為襄陽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以至於當關羽陷入苦戰的時候,他們還沒有意識到危險。

以東吳的實力來講,誠然不敢正面與關羽對戰,這是十多年東吳之所以沒有武力征服荊州的重要原因。

當然,當關羽鼎盛的時候,東吳不敢對關羽下手,但是並不意味著當關羽的實力在中原戰場中消耗差不多時候,被曹魏打殘之後,東吳還不敢對關羽下手。

關羽陷入了襄陽之戰泥潭之後,實力大大的削弱了。

在持久戰爭中,關羽率領的荊州軍非但傷亡非常重大,而且在士氣上也受到嚴重的創傷,此時關羽率領的荊州軍的戰鬥力最差。

而呂蒙正是等待這個時候,在白衣渡江的時候,關羽以及荊州兵成為強弩之末了,此時的關羽定然不是呂蒙的對手。

關羽大意失荊州,失誤的卻是諸葛亮,隆中對自此破產

圖:白衣渡江連環畫

如果此時,諸葛亮能夠勸告關羽暫且退兵,防守荊州後方,那麼也不會產生大意失荊州的事情了。

可惜諸葛亮等人陶醉於一次次捷報,並沒有意識到後方的危險,所以,關羽最終被擒拿,也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筆者認為,關羽威震中華,對曹操產生極大的威脅。

此時諸葛亮等人一再犯了致命的失誤,直接導致關羽大意失荊州。

所以從表面上來講,是關羽導致荊州被東吳的佔領,實際上他僅僅是背鍋俠。

關羽只是一個優秀將領,但是並沒有總覽全局大帥的能力,但是諸葛亮卻安排他獨自防守荊州;在北伐過程中,也沒有給予關羽有效的支持;在關羽苦戰時候,沒有意識到後方的危險,這是關羽被擒拿的主要原因

因此,並不是關羽辜負了諸葛亮與劉備的期望,而是劉備與諸葛亮的種種錯誤的行為,直接葬送了荊州,害了劉備。

因而,大意失荊州並不是關羽的錯誤,正真的罪魁禍首或許就是諸葛亮與劉備。

1.劉燁:《三國志》

2.司馬光:《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