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會不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

江戸川十六夜


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年初的職場註定是動盪的,甚至這波動盪會一直影響到接下來的春招與五六月的應屆生畢業季。

至於是否會引發離職潮,我們先來看看以下的幾個現象,可能就很直觀了。

1、此次疫情,對於餐飲、酒店旅遊、影視娛樂、交通運輸等行業衝擊是非常大。這些行業在疫情期間不降薪就已經是難能可貴的操作,即便出現裁員等現象說實話也不足為奇。而醫療健康,智能製造、線上服務、在線教育、網絡遊戲與視頻在這段時間賺足了民眾的眼球,其抵抗線下風險的能力相信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求職者的追捧的理由。所以此次疫情會出現一系列裁員的現象,也會造成一些高端人才重新進行跳槽擇業。企業與高端人才在這次疫情期間才有主動的資本。

2、疫情的危機意識,讓很多人不敢亂動。疫情讓很多企業都發生了洗牌與重整,在自身薪資不受影響,對想要跳槽的意向企業瞭解不夠深入的情況下,那些騎驢找馬的求職者會保持更多的理智。誰也不敢確認自己想要跳槽的企業是否是這次疫情的受害者。更多的在職人員與跳槽計劃者會因為疫情變得更加被動。

3、轉眼各大企業已經開始進行春招,而六月份畢業季也馬上到來,如果不能在這些時間節點前找到合適的工作,待跳槽的上班族會面臨想走不敢走的現象。本來當前的職場中年職場危機就很濃烈,企業對於新生代員工的善待在同等條件下總是會比其他“職場老人”們來的讓人眼紅。所以除非能一次性跳槽成功,否則一旦被丟進求職大軍中,到時的求職競爭對象將包括那近千萬的應屆生。

4、中小企業復工困難,在一定程度上縮減了企業招聘的市場需求。加上年前離職的上班族因為疫情求職受滯,如果接下來迎來離職潮很可能讓招聘市場面臨僧多粥少的現象。

所以,還是老話兩句,希望能和大家以此為戒:

跳槽需謹慎。

對自身能力的投資是職場上最有價值的投資。


無憂精英網


我認為今天會是二個極端,第一個是高能力的人會出現大的離職潮,而那些低端人士會現在大的被離職潮,而現在已經開始進行了。

就拿我一朋友那公司來說,前兩天我朋友說她公司已經開始裁人了,她已經按公司給的名單勸即了30來個人了,我一聽驚訝了怎麼勸退這麼多人,那些勸退的人就願意接受?勸退意味著沒有賠償金的,我朋友的回答讓我更驚訝她說:“她們公司訂了很多規章制度,但老闆從來不按規章制度上的來處罰,只要求違規的人籤個字就行了,號稱工人也不容易,扣來扣去他心疼所以籤個字就行了。”可現在老闆裁的就是那些違規多的人,而那些違規的人要麼選擇辭職,要麼就按違規來給予辭退,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辭職。

我聽完後,我是覺得一開始她老闆確實是不想處罰那些人,也確實正如她老闆所說是覺得工人也不容易,可從想因為疫情的原因讓公司業績大幅降低,只能裁人了,而裁掉這些人也是成本最低的,裁其他人還得賠錢。

那麼為什麼說對於高端人才會出現大幅的自離潮呢!

答案是,雖然受疫情影響很多公司業績都受到影響了,而對有些企業還是沒有什麼影響的,甚至業績還受益了,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受影響的企業待遇自然就下降了,這個時候那些高端人才就會選擇辭職,去其他沒有受影響的企業上班。

就拿我一學長來說,他在一家商貿公司做銷售經理,因為受疫情影響他的業績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自然工資也會被影響,於是他計劃辭職,就當他提出辭職時,他老闆極力挽留他,並承諾如果工資沒有去年的平均數,就按去年的平均數來發,持續到疫情結束,他綜合考慮下,選擇了留下來,可這段時間他們公司也裁了不少人了。

職場就是如此,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是利益為先,當利益受到影響時企業會裁掉無關痛癢的人,而有能力的人就會選擇辭職。

所以我們上班時,除了要努力工作以外(因為今天工作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擁有核心競爭力的人,這樣自己才能有主導權。

我是小丸子以上是我個人觀點,謝謝你的閱讀,希望可以幫到你,喜歡我的問答的可以關注我 有什麼職場困惑可以來諮詢我,最後給我點個贊吧,謝謝了!


小丸子悟職場


前幾天,我接到了剛畢業不到一年的表弟的電話。他說,復工第一天,就接到了被辭了的通知。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公司經營困難。而表弟屬於新員工,為了縮減成本,把像表弟這樣的好幾個人都辭退了。這種的被動辭職並不是個例,據新聞報道,某集團復工第一天就辭退了500人。


而我的朋友小夏面對原公司開出25000一月的橄欖枝,非常糾結。小夏本科畢業就進了這家公司,工作了三年。從初級程序員做起,自己技術過硬,成長為一名可以獨當一面的項目負責人。因為原公司屬於初創型公司,雖然自己技術與能力過硬,薪資待遇卻跟不上,工資8000一月就到頂了。小夏跟女朋友打算結婚,經濟緊張。他選擇辭職到了現在的公司,工資翻了一倍多。而現在他接到了原公司上級領導的電話。公司年前拿到了新一輪融資,工資給25000一月,極力邀請小夏回去。

職場小不懂認為: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一、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因為疫情的原因,有很大的影響被離職。


疫情影響,大部分企業都或多或少被波及。為了節省成本,存在減薪或者裁員的情況。基礎性的可替代性強的員工,就會被離職。比如我表弟,或者某集團的500人。還有中小型企業,因為抗風險能力低,因為中小企業一般沒有物業,很難從銀行貸款;響應號召主動減免房租的多是有實力的大企業或國企,而中小企業租用場所多為二房東把持或私人廠房,很難享受優惠。疫情的衝擊之下,沒有辦法,選擇裁員,甚至公司都被解散。


二、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選擇會越來越多,主動辭職受到影響。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的理論。人首先要滿足生存的需要,工作是生存的需要,只有工作,才有工資,才可以保證基本的、必須的生存需要。只有獲得了收入,才可以實現經濟的獨立。因為疫情,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受到波及。疫情期間,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沒有錢,不上班沒錢進就會焦慮。因為背後都是一大堆的賬單,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生活質量就會下降。所以,有一技之長或者不可替代性的員工,他們不愁找不到工作。反而有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去挑選,在經濟的驅使下,會主動選擇辭職。

綜上所述,今年會出現最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一個是被動的因素,一個是主動的選擇。

4年獵頭,8年職場,4年創業,2寶職場媽媽,分享職場心得,談創業經驗,寫成長感悟。希望關注@職場小不懂。

職場小不懂


我是剛離職的其中一位,上了幾年的班,到現在還沒有我做副業掙得多,剛開始是一邊上班一邊做副業,收入比工資高的多,最後乾脆利落辭職,現在在家專職做我的副業,不現在是我的主業了,一個月輕輕鬆鬆幾萬塊錢,只要一部手機,又不用投資,不用囤貨,又輕鬆,有賺錢,還能照顧家裡,離職是離對了


中國式微傳遞


今年一定會有離職潮,但是並不一定是最大的,更大的波動還在後面。

被動離職/裁員已經開始

首先得分清,離職也有主動被動的,主動離職叫辭職,被動離職叫裁員。

我朋友小蔡,春節期間第一個通知是通知延後假期至2.2,第二個通知是延後假期到2.10,第三個通知是公司倒了,大家散了吧,各自開始找退路吧。

裁員是公司迫不得已的選擇,能裁員後不破產的公司,已經算是再這次疫情中活得相當不錯的了,因為無法開工,無數的公司和企業在這次風浪中倒下了。公司倒了,員工也就不用想什麼離職不離職的事情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人社部在2.28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稱:

政策要幫扶到位,使得企業不裁員或者少裁員。指導和督促確實需要裁員的企業怎麼樣依法規範裁員,要通過民主程序,防止違法裁員,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所以裁員已經是在進行時了,不要以為還沒開始,復工之後,新一輪的人事調整將席捲所有行業。

產業轉型帶來大批離職

2003年的非典一定程度上推進了線上業務的大幅度發展,互聯網產業迅速升級至中國速度的領頭羊,同時也帶來了對於傳統行業的巨大沖擊,傳統店鋪、衣食住行都在被互聯網行業改變著,不搞電商的服飾品牌有很多都是苟延殘喘,甚至徹底破產消亡。

這次疫情同樣也會帶來新的風口,比如在線醫療,醫療機械的生產等等,同時也會對很多行業產生巨大影響,那麼行業轉型帶來的崗位調整也是必然的。人工智能的興起,讓絕大多數低智力崗位被取代,工廠逐漸自動化智能化,大批普通勞動者被淘汰。

所以最大的離職潮,應該不在今年,很可能在明年或者後年。

穩定性因素期望被放大

疫情來臨,幾乎所有人都在擔心自己的生計問題,在這時候,一份穩定的工作,顯得無比的重要,公務員、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崗位的收入幾乎不受任何影響,這也就是父母或者長輩口中說的鐵飯碗。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小公司的職員岌岌可危,越來越嚮往著去國企、央企或者事業單位,因為只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才能帶來更多的安全感。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才會更加有抵抗危機的能力。

在某招聘平臺做的調查統計顯示,求職者在職業規劃種考慮的首要因素,由原來的薪酬待遇轉換為穩定性。也就是說,為了錢而跳槽的人越來越少,為了圖穩定而跳槽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疫情之前,更多人的選擇是在賺錢多,風險相對大的行業工作,疫情後,會逐漸轉為賺錢相對少,風險低的崗位。這也會帶來很大一部分離職數量。


最後還是要提醒一下,既然離職潮是不可避免的,那就要有未雨綢繆的心態,不要閒在家裡就覺得沒有事情做,多提升一下自己。

權力是社會賦予你的,但是能力是你自己鍛煉出來的。


職城內外


說實話,是否出現最嚴重的離職潮現在還說不好,
不過我所在的公司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開始一部分的裁員了,並且2月份的工作都有所降薪,只發基本工資,沒有績效和獎金。

對於公司老闆的做法,大家也表示理解,畢竟現在是特殊時期,公司已經延後上班了很久,考慮到公司的成本問題,這樣做也是無可厚非的。

反觀公司裁掉的一些人,都是平常在工作上能力不怎麼突出,為公司做不出什麼貢獻的員工,說實話公司的這個舉動也讓留下的人深刻體會到了競爭的壓力,我最近也在不斷學習,爭取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無獨有偶,我朋友是年前主動辭職的想的年後換一份工作,誰知趕上這次疫情,所以至今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只能啃之前的老本,所以說現在也是不好找工作的一個時期,只能希望疫情平安度過,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生活中。

當然,隨意裁員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畢竟還要給離職的員工一些補償金,所以公司也會權衡利弊後綜合考慮。

總之,在這個不斷髮展和變化的時代,我們更多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讓自己有一技之長,這樣才能走的更遠不被淘汰。

✍🏼我是@馮阿元 ,分享溫暖、有料、走心的文字給大家,關注我,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馮阿元


今年真的難。

年前身邊有創投的朋友辭職了,想節後入職新單位,至今沒著落。。。有地產醫療朋友離職找了個項目想創業,節前都規劃得很好,這疫情把節奏全打亂了。。。

我自己公司也是舉步維艱,做醫療服務,至今還沒有復工,員工在家辦公,策劃線上活動。

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眼下養家餬口可能比什麼都重要。你看,我都來頭條回答問題了。。。

白天發狠,晚上做夢,祈禱未來。



潑妞派來的嘍囉


我預計今年肯定會出現一波嚴重的離職潮,而且這波離職潮是企業老闆發起的。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都會有很大的壓力,例如房租,人力成本、各種開銷等,為了能讓企業活下去,都會通過一些手段化解壓力,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減少開支。


我的表哥原來通知2月10日復工,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推至2月23日上班,下班後回來告訴我們,他離職了,拿到三個月補償金。


他說:今天上午領導召集大家開會,因為疫情的影響比較大,公司現金流壓力很大,只能進行降薪或者裁員,對於裁員的員工無論工齡多長,一律補助三個月,對於降薪的員工,半年內領一半的工資,後續看公司發展再進行調薪,如果員工不接受降薪,也可以直接離職領補助三個月。


表哥表示很不解,明明公司發展的挺不錯,去年他部門的業績還是持平的,怎麼公司隨便就說降薪裁員。表哥趕緊去問領導瞭解事情,這個領導跟表哥關係挺好的,推心置腹的跟他說:本來你們部門的人全部都要撤掉,員工要進行重組,併入另一個部門,我據理力爭下只能保存你一個人的名額。


表哥當即表示不用,他直接離職不做了,他不想再留在這家公司,他想拿到補償後趁這段時間好好學習、繼續充電、升級自己,即使出去重新找工作,也能提高自己的籌碼。


疫情當下,很多中小企業的業務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沒有任何收入,但是支出依然很大,就算政府有部分的減免行為也只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本質。所以很多企業老闆為了企業能夠繼續發展,只能忍痛選擇降薪和裁員。


疫情當下,我們要學會提升個人的抗風險能力,首先有擁有自己的存款,因為沒有存款就意味著你的生活無以為繼,意味著你很難有抵抗風險的能力,其次是要做好個人理財計劃,其實理財是一種思維,一種習慣,並不是你富裕了以後再去理財,而是隻有你學會了理財才會更富裕。最後一點就是終身學習,我們要永遠對新事物保持好奇,對知識保持著渴望,然後積極去投資學習。


與其擔心疫情下被老闆拋棄,不如緊跟時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關注@令狐開講了,專注職場領域,致力於讓更多的人活的更明白、更清楚、更成功!

令狐開講了


離職不離職還是看企業的發展情況,當然茉莉覺得疫情是一個助推器。

第一,實際案例

茉莉自己作為人事,最近和很多求職者在聊天。

例如有個美編,之前在一個大型的影視公司工作,然後公司在疫情期間,已經基本上不上班了,然後老闆在微信群裡說出了請大家在家,也不說在家辦公,然後後面就說這個是無薪休假。這個美編就去問人事,那如果領導安排我工作了,怎麼算工資?

人事其實也回答不了,後來人事厲害了,說老闆說你有上班的那天就算你上班,說沒有就沒有。

後來又過了一個星期,其實不少企業都陸續復工了,但是他們公司還是按兵不動。2月的最後這個星期,美編就出來找工作了,明顯覺得大家都心不在焉。


第二,為啥要跳槽

茉莉還是那句話。茉莉自己作為秘書和人事,也和財務比較熟悉,所以我會知道公司資金運作的情況,那如果我憑藉這些信息來確定是否離職,那肯定是最好的,掌握的信息越全面,越能幫助自己做出判斷。

但是例如來面試美編妹妹,她也很不錯,因為她已經在那個公司工作了半年,在半年內,離職的同事一個月一個,本來20個人的公司,現在只有10個,公司天天招聘,人天天在走,然後工資也是經常拖欠,感覺就是公司在斷斷續續工作。


因此,茉莉想說,疫情是一個助推器,本來不行的企業,就在這個時候不行;本來就坑同事的公司,也在這個時候更加坑,從而把一些缺點都暴露出來。

所以不要覺得難過或者覺得自己不好運氣,在不好的公司,現在也會把所有的問題暴露出來,我們也可以重新選擇。


Molly小秘書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首先今年會出現近幾年最嚴重的離職潮,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大環境本來就不好,一場疫情又雪上加霜。但是這個離職潮的主要構成應該是以公司裁員為主,而非職場人員主動離職。

像我,在家辦公了一個月,上週突然收到了公司總部裁員的消息,據說已經有一大批人被裁掉了。而我所在的子公司還沒有動靜,但我想肯定不久就會跟著總部的步伐開始裁員。

而且這一週我們回公司上班,有好幾個同事都沒來,我問他們,他們都說是總經理私聊他們,讓他們在家等著,等到通知他們上班再上班。雖然不想揣測什麼,但我覺得他們應該是凶多吉少。

為什麼員工不會主動離職

開頭我們也說了,市場大環境不好,疫情又雪上加霜。可能自己所在的公司因此效益不好會降薪,但辭了職,除非是處於業界頂端的人物,否則沒有幾個人能保證自己在短時間內可以找到合適的工作。

而且既然本公司降了薪,那麼可能整個行業都會下調薪資水平,去別的公司還不一定會比留在本公司高。

尤其是那些精英,他們都是很精明的人,對於其中的利害看得很清楚。

被公司裁員,應該怎麼辦

1、除非是公司開不下去,否則賠償一定要拿

公司裁員,很多都是經濟性裁員,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拿補償金。按照《勞動法》的規定,賠償金最多的也就是2N(兩個月的平均工資),並不算多。但是對我們個人來說,兩個月的工資能夠讓我們多一些喘息的時間。

如果公司跟你私下商量,不給你籤離職協議,那麼就不要答應。想要裁掉你,就必須按法律規定的正常流程來。否則我們很可能會失去這筆賠償金。

其次,如果公司態度強硬,就是不按正常流程走,那麼我們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2、不用急著找工作,先看清行業形勢

被裁後,不要急著找新的工作,先把行業現狀給理清楚。這次的疫情讓很多行業都損失慘重,如果你所在的行業也在損失慘重的範圍裡,那你就得考慮一下是不是要換個新的行業。

雖然老本行做起來更加得心應手,但行業不景氣,你再得心應手也賺不了足夠的錢。

我是李莫非,專注回答職場問題,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