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學宮,肇慶學子青雲梯,曾經只招收40名學生


從閱江樓步行前往肇慶古城,穿過一條老街,偶遇高要學宮。大門口紅牆、古樹與周邊的民居樣貌格格不入。然而,門樓上篆書的“文廟”二字馬上讓我停下了腳步。於一座飛速發展的廣東名城而言,保留著文廟意味著對傳統文化的珍視尊重。住在肇慶老城區的主要是廣府人,無論方言有多難懂,此時卻因文化同源,少了許多陌生感。

高要學宮不收門票,只需被記錄一下身份證。文廟並不大,走馬觀花一圈用不了1小時。可是作為這個城市的重要印記,仍然值得細細品讀一番。

已經在這個城市逛了三天,因為肇慶沒有一處表現整體的博物館,只能從些小景點去讀解它曾經的故事。

所謂學宮即是學習的地方。在飯都吃不飽的古代,只有少數人才能受到良好教育,他們要麼家裡有錢,要麼父母是公務員。學宮往往和文廟在一起。在明代,作為肇慶府級別的學宮最多收40位學生。

高要學宮始建於宋崇寧初,之後歷朝歷代都有修葺,最近一次是2016年。和大多數文廟一樣,大成殿是重簷歇山頂,比較特色的是房頂上造型敦厚的琉璃瓦獸。

整個院落直觀看上去最古老的是泮池邊這顆大榕樹,它的根部包住了底部的石條,枝繁葉茂,擋住了中午火辣辣的陽光。此時,河南來的一波遊客將它圍起來相互留影。在北方人看來,長到這麼粗至少要500年。

“高要”是地名“高要區”,曾是高要縣,因學宮一度劃在高要縣地盤內。現今,從學宮大門出來,花3分鐘走到西江邊,仍然是高要區。

“高要”聽起來陌生得很,可是說起四大名硯之首“端硯”,無人不知。肇慶曾叫做“端州”,因盛產發墨效果最好硯臺,名滿天下,著名的端硯原石產地斧柯山即在高要縣境內。

端硯

大成殿裡陳列著不少端硯珍品。古代文人通常將自己的才思泉湧歸功於一塊上好硯臺寄予的靈感,端硯與孔夫子同時供奉在大成殿,增添不少地方自豪感。

文廟是科舉時代的產物,而科舉曾是古代平民唯一上升通道。肇慶除了學宮培養人才,還有宋康定元年知端州軍州事包拯在城北寶月臺創辦的星巖書院;明宣德六年知府王罃在城東石頭庵創立崧臺書院;明萬曆元年分巡嶺西道副使李材創辦端溪書院。如今星巖書院、端溪書院已變成學校,崧臺書院成了一座博物館。唯有高要學宮保持著原有的樣貌,成為肇慶重教辦學史的重要印記。


包公硯臺

肇慶古代設州學、府學、縣學,經考試錄取生員,培養後,去參加各級科舉考試。明代高要學宮規模最大,府學、縣學都在這裡。根據入學考試成績將生員分為廩膳生、增廣生和附學生。

《明肇慶府學臥碑》中記載了對老師的要求:“為師長者,當體先賢之道,竭忠教訓,以導愚蒙,勤考其課,撫善懲惡,毋致懈怠”。對學生的要求是:“為學之道,自當尊敬先生。凡有疑問,及聽講說,皆需誠心聽受”。

交通不便的古代,嶺南肇慶遠離國家權力中樞,歷朝歷代皇帝對肇慶的教育事業格外重視,被派往肇慶任職的官員不乏德才兼備者。他們對肇慶的教育事業做出傑出貢獻,而被記載於地方誌或功德碑上作為表彰。

肇慶官宦

近代,四位本地先賢的畫像與生平、著作也在大成殿裡展示,激勵著前來參觀的學子。

本地先賢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什麼時代說出來都不過時。文廟即是對教育、知識以及大國傳統文化的珍視現象。肇慶文廟雖小,卻是為夢想插上翅膀的地方,經過千年積澱,除了驚人的龐大知識量,也是一部育人經。文廟如今只剩下祀典的功能,仍然潛移默化地直接或間接改變著人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