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孩子,都是“散養”出來的

小朋友出生的時候,我就在想,健康就行,那些關於聰明,優秀的詞從來沒有從腦海中顯現出來。小朋友一路成長,直到快三歲的時候,發現身邊的小朋友都開始早教,學英語,讀繪本,說出來的話,那是一套套的,我想沒事,快樂成長嘛。

等小朋友上幼兒園之後,這才發現十個孩子,九個孩子都是十八般武藝樣樣齊全,我家那小朋友,站在那屬於一問三不知,除了,擅長玩耍,沒有人玩的過他,老師說,孩子在思維和遊戲中比別的小朋友要強很多。反應也很快。有的家長還會問我,孩子有沒有報什麼思維課。

我笑了笑說,養娃哪有那麼難,我們家讀小學之前絕對不報興趣班,孩子爸說了,人生就這段時間開心,何必讓孩子的童年也活在那些書本中呢。

聰明的孩子,都是“散養”出來的

我們養孩子,重在二個字,散養。散養也是有門道的,可千萬別小看這兩個字。

一歲之前的孩子,是以陪伴為主。

因為不會走路,所以很多時間都需要大人的幫助才能滿足他的需求,這個時候,父母就需要特別多的耐心,給他讀繪本,講故事,玩玩具。

玩具多以鍛鍊手,精細動作為主,比如串珠,走迷宮,手動琴等等,還有撕不爛的書籍,手越靈活,腦發育的就越好,所以有些兒保科的醫生,看孩子聰不聰明,就會測試他的精細動作做的怎麼樣。

繪本要選擇圖畫鮮豔,人物表情豐富,誇張,文字少的給寶寶看,心理學有個實驗,是測驗孩子對什麼圖片感興趣,結果,是人臉,表情越豐富的人臉,孩子注視的時間越長,這就說明他越感興趣。給孩子多看這些,會刺激孩子的視覺神經,間接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聰明的孩子,都是“散養”出來的

嬰兒在挖沙子的熱帶海灘上玩

一歲到二歲的孩子,是散養的開始。

會走路以後的孩子,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用他們的雙手去探索世界,喜歡走,就會去碰觸他們好奇的。很多家長會覺得危險,這個不讓那個不讓,這個就很容易讓孩子對探索失去了興趣,也會畏畏縮縮。特別是老人家,看孩子特別的仔細。

要讓孩子去觸感這個世界,距離他一段距離,危險的收起來,即使有危險,不是特別嚴重的,就讓他們嘗試一下,吃了苦頭,下一次就再也不會了。

對於玩具的選擇也多樣化了,以動的玩具為主,色彩鮮豔,會動會跑,小孩子會追著跑,也會試著思考他們為什麼會跑,怎樣會停止,等弄明白了這些,他們就會覺得沒意思了。又會繼續關注其他玩具,可以嘗試買一些益智的,比如釣魚,有各種魚,木質的,磁性的,可以在玩的時候告訴孩子每種魚的名稱,生活環境。

聰明的孩子,都是“散養”出來的

二到三歲的孩子,是最鬧騰的時候。

很多家長都頭疼,如何管束了,其實不用管束,規矩不是定給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他們實在不懂,也不需要。只要安全,隨意他們,有條件的話,就多帶出去旅遊,看看大海,爬爬山,在消耗他們能量的時候,也增加了見識。

小朋友這個年齡的時候,我買的玩具最多,因為玩具最有意思,比如飛行棋,你可以跟他在玩的時候建立規則,比如故事大爆炸,可以給他幾個骰子,說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再比如,思維小火車,用他們的想象力搭配各種小火車。最後最後,就是樂高,積木,我特別喜歡,因為,他可以玩一整天,而且,造型各異,成就感頗高。

所以,何必花高價給孩子報興趣班而束縛了孩子的天性呢,聰明的孩子,都是散養出來的,玩是天性,會玩才是聰明的表現。你們學會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