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貧困專業戶”的借錢經歷

有人說,金錢是感情的試金石。你要想結束一段友情,不妨找朋友借錢;你若想終結一段戀情,不妨找戀人借錢。借錢,幾乎成了社交諱莫如深的禁忌。

可是,紅塵俗世中,誰都難免遇上突發狀況,偶爾有手頭週轉不開的時候,不得不求助別人。借錢的人,往往一開口,便失了底氣,頓覺矮人半截,面紅耳赤,忐忑不安。

被借錢的人,生怕借出去的錢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更害怕討債時的軟磨硬泡,死纏爛打。於是,被借錢的人,迅速在心裡羅織起拒絕的理由:真不巧,上個月剛買了房;我弟弟剛借去了幾萬;我剛換了輛車;多的沒有,幾百夠嗎……

借錢很難,我打小就深有感觸。2002年,我考上縣城重點中學——紅安一中。一家人激動、欣喜之餘,也為學費犯起愁。八月末的一個夜晚,父親帶上我,打著手電筒,去村裡一個伯伯家。這個伯伯是村幹部,家裡還有個魚塘,經濟比較寬裕。

剛開始,父親和伯伯聊起田地裡的收成、魚塘的效益、村裡的一些人和事,最後說明了來意:想找他借一千塊學費。

爸爸的話音剛落,伯伯溫和的臉色就變得嚴肅、難看了。沉吟半晌,他說:“你別看我家大業大,其實也不容易哪!賒賬多,手上其實也沒什麼現錢。我買菸都是去代銷店賒的。”

父親不想放棄,小心地陪著笑臉說:“九月份賣了花生,我就還給你。孩子要是考個普高,我就不供她了,可是她運氣好,考上了一中。我也沒辦法……”

伯伯大手一揮,開始做起父親的思想工作:“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呢?到最後,還不是給別人家讀的。你讓她去打工啊,還可以賺幾年錢……”

我的耳邊頓時一陣轟鳴,聽不清伯伯還說了些什麼,羞愧難當,悄悄地拉了下父親的衣服,想早點結束這場談話。

我低著頭,默默地跟在父親身後。夜色深沉,我看不到父親的表情,只聽到他說了一句:“莫擔心,我會讓你去讀的。”

我抱著頭,蹲下來,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2005年,我考上武漢的一所大學。當時哥哥也在武漢讀大二。儘管姑姑慷慨解囊、姐姐無私資助,但是父親同時要負擔我們兩個人的學費和生活費,還是有缺口。我想到小姨家在武漢做生意,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姨父和小姨很熱心,便主動提出,我去找小姨家借錢。

到了武漢,姨父讓表弟、表妹帶我逛漢陽商場,給我買衣服,還帶我去吃麥當勞。那年我19歲,平生第一次吃麥當勞。我不好意思地說出了借錢的想法。沒想到姨父很爽快地答應了,並承諾:以後我們讀書有困難,都可以找他幫忙。

我熱淚盈眶,喜極而泣,對姨父一家充滿感激。姨父其實也並不是很有錢,當時只是一個搞裝修的小包工頭。雖然每個月有進項,但開支也不小:幾個工人的工資,兩個孩子的生活費、學費,兩邊老人的贍養費,人情往來,房租……為了省錢,他們租住在漢陽一個非常偏僻的地方,屋內陰暗、潮溼,屋外塵土飛揚……

這時,舅舅來了,也來找姨父借錢。原來,舅舅沉迷於賭博,已經欠下了不少“馬錢”(民間高利貸的一種)。舅舅說:“姐夫,你再幫我一次吧!再還不了錢,他們真要剁我的手!”見姨父不理他,舅舅又轉頭找小姨:“姐,這次無論如何,你都要幫我!”小姨無奈地看著姨父。

姨父勃然大怒,喝斥舅舅:“這幾年,我幫過你多少次?你發過多少誓?最後還是要去賭!以前的錢,我也不指望你還了,就當餵了長江裡的魚!你以後再也別想借一分錢。你外甥女現在正缺錢讀書,我要借,也要借給她,起碼是做好事,看得到希望!”

舅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這件事也讓我明白:借錢,雖然很難,但不是完全不能借,而要看借給誰,怎麼用。

借錢很難,接受資助,其實也不容易。作為一名“貧困專業戶”,我深有體會。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貧困生這一特殊群體,心理非常複雜,一方面因為家庭境況不好,渴望別人資助,一方面又害怕別人同情、憐憫、審視的目光。

大學時,隔壁班有一個女生,河北人,也是貧困生。有一次,她在司門口買了兩件新衣服,其實是打折的真維斯,幾十塊一件,卻被同宿舍的女生在班上鬧開了。有人說她“都買上名牌了,還貧困生”、有人嘲諷“她這樣都領補助,下學期我也要申請”、有人揶揄“看不出來啊,還挺會裝”……言語刻薄,如一把把尖刀插在她心上。

這些犀利的話語像高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時刻警醒著我謹言慎行。大二時,我拿了最高獎學金——國家獎學金8000元,加上助學貸款、助學金,和自己課餘打工賺的錢,交了學費、留了生活費,還略有結餘,就想買臺二手臺式電腦學習用。

好友知道我的想法後,堅決反對。她說:“你如果買了電腦,哪怕是二手的,舊的,便宜的,就有人會說你亂花助學金,明年你很可能就申請不上了。”

我不禁想起高中時,為了練習英語聽力,老師要求我們統一購買一個復讀機,當時是一百多塊錢一個。家裡已經捉襟見肘,為每學期的學費、生活費焦頭爛額。我不想增加父親的負擔,於是對英語課吳老師說,我不打算買,等同桌不用時,我再借來用。

發覆讀機時,我竟然也領到一個。我去找吳老師退還復讀機時,他輕描淡寫地說:“這個沒花錢,咱們是團購,廠商贈送了一個。你安心用吧!”

後來,我無意中得知,別的班上並沒有贈送一個復讀機的優惠。原來,那個復讀機是吳老師自己花錢買的。吳老師一個月工資只有一千多塊。我心中十分愧疚,更多的是感激。感激吳老師的雪中送炭,更感激他極力呵護一個年輕女孩敏感脆弱的心。

他心裡很清楚,如果公開贈予我復讀機,或者向同學們尋求幫助,我在感動之餘,免不了難堪和尷尬,會揹負沉重的心理壓力。

在人人自危、人人自保、“一切向錢看”的時代,能夠慷慨解囊、無私資助他人的,已是人中聖賢。若還能體恤受助者的情緒,顧及受助者的體面,那便是人中翹楚,更加難能可貴了。

李三清,80後,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張家界市永定區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毛澤東文學院第十七期中青年作家研討班學員。微信公眾號:李三清的紫竹林(lisanqing2015)。散文《爸爸,為什麼我們這麼辛苦卻還是很窮》被人民日報、讀者等4000餘家微信公眾號轉載,累計閱讀量1億+。已出版散文集《漫步紫竹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