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寶寶一言不合就“打”“打”“打”怎麼辦?

全國疫情爆發期間,我們和寶寶單獨相處的時間更多,最近卻發現寶寶總是因為一句話就伸手“打”,嘴裡還會發出“哼”的語氣 ,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我明白寶寶打人,只是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感”,這樣的行為叫做攻擊性行為也叫侵犯性行為,在兒童社會性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尤其是3歲左右的寶寶。隨著寶寶生理心理的發展,如果加以正確的引導,攻擊性行為就可以轉化為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力量,讓它成為忍耐、堅毅等積極地品質。

攻擊性行為我們可以分為兩類:敵意攻擊和工具性攻擊。敵意攻擊是指有意傷害他人的行為,工具性攻擊是指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露露有意打另外一個寶寶,惹他哭,這屬於"敵意攻擊”;如果露露在爭奪玩具的過程中打了他,則屬於工具性攻擊。當出現爭端或為達到某種目的向父母示威時,兩三歲的寶寶通常採用踢打自己父母的方式。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身體攻擊越來越少,會逐漸改為戲弄、奚落、說壞話或叫綽號。3歲左右的寶寶還不能判斷對方的意圖,只是簡單地將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當成攻擊的對象。

家長先要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

在幼兒園也遇到很多這樣的現象,讓我們家長很為難,家長不能對寶寶的“暴力行為”視而不見。如果我們寶寶打人了,應立刻抓住寶寶打人的那隻手,同時嚴肅、堅定地直視他的眼睛,讓寶寶感到自己錯了,等寶寶情緒平靜後,再和他講道理。告訴他:“這樣不對寶寶不能打人,打人打疼對方,會很疼”。這樣下去3次,基本寶寶的打人行為就會好很多。

家長要注意自己的反應

當寶寶在家裡打人時,父母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更不能開玩笑,甚至開心地享受寶寶發脾氣時別樣的可愛之處,不應主動逗寶寶發脾氣、打人。讓寶寶感受到,自己出現攻擊性行為時,他人正常的反應是什麼。時間久了,寶寶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家長不要體罰寶寶

當寶寶出現打人行為時,父母千萬不能用打寶寶的方式來對待,最好“冷處理”,把正在哭鬧的寶寶放在一邊,告訴他家長很愛他,但必須等他哭完後再和他說話。這樣的話只說一遍即可,不要多說,更不要向寶寶過多解釋為什麼。當寶寶情緒激動時,應避免出現越講道理越僵,以至家長失去耐心的情況。

家長積極的鼓勵寶寶

家長應以積極熱情的方式對寶寶的良好行為給予鼓勵。尤其是那些平時習慣打罵、呵斥、批評寶寶的家長,更應注意自己的態度。鼓勵能夠強化寶寶的良好行為,使寶寶表現出積極、正面的情感,促進向上發展。父母應對寶寶充滿信心。

家長增強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

當我們發現兩個寶寶打仗,很多情況是搶玩具,我們要教會寶寶表達自己的想法,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而且朋友多了對寶寶來說也會更開心更幸福。

面對寶寶的小牛脾氣,家長首先要儘量理解他們,先安撫情緒,然後再瞭解寶寶的想法,分析寶寶為什麼會發脾氣,對症下“藥”。寶寶發脾氣時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家長應該先安撫孩子的心靈,讓他(她)冷靜下來,聽聽孩子的想法,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質找出來,然後再耐心地教他怎麼做,分析不對的地方。在寶寶的情緒得到了安慰後講道理,比遇到問題就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們一直在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