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炒米,蒙古語稱“蒙古勒巴達”,意為“蒙古米”。


炒米由糜子製作而成,糜子極富營養,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尼克酸等。牧民們總愛說這樣一句話:“要暖穿上皮子,要飽吃糜子。”

鄂爾多斯蒙古族人民製作炒米,先將生米在鍋裡煮沸,用笊籬撈出,再用大鐵鍋燒紅細沙子,把煮出來的糜子與燒紅的沙子一起攪拌,並炒熟烘乾。然後用蘿篩去沙子,最後碾去糠皮,用簸箕簸掉米糠後,炒米就製作完成了。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1.煮熟的糜子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2.鐵鍋裡翻炒糜子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3.炒熟的糜子過篩去掉沙子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4.用碾子去皮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5.用簸箕簸掉米糠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6.成品炒米

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7.蒙古族特色美食展示


炒米呈金黃色者為上品,分為脆米和硬米。在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炒米是他們的必備美食。


蒙古人吃炒米,講究多種食物搭配。清晨,牧民放牧以前,放在碗裡的炒米,加入香噴噴的奶茶,慢慢品味炒米與奶茶交融的濃香,頓覺精神倍增。奶茶可以邊喝邊續,待奶茶中的炒米泡軟時,喝乾碗裡的茶,再放入黃油、奶皮、奶酪、紅糖拌著吃,甜酸適中,香鹹可口,味道尤佳。


炒米便於攜帶,易於保存。放牧時,牧羊人帶上炒米,炒米里加上一把炒熟的黑豆和黃豆,餓時抓上一把幹嚼,越嚼越香,是出行者極好的乾糧。


炒米作為鄂托克前旗非遺美食,其製作工藝精湛、味美可口、遠近聞名。鄂托克前旗炒米制作已被列為鄂爾多斯市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