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從毛澤東的評點說起


簡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從毛澤東的評點說起

“千古英雄”秦始皇:功績,蓋世無雙;捱罵,很不公平

毛澤東對秦始皇的功業是“點贊”的,在1964年6月24日會見外賓時,毛澤東說:“秦始皇是第一個把中國統一起來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統一中國,而且統一了中國的文字、中國各種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後來一直沿用下來。”同年8月30日,就黃河流域水利建設問題,毛澤東又“點名”秦始皇,“秦始皇是個好皇帝。”雖然毛澤東一再稱道秦始皇,但就如何看待秦始皇這個問題,毛澤東主張要作歷史分析,“秦始皇作為一個歷史人物,評論要一分為二”。

秦始皇曾為歷史的進步立過功勞,但是也曾經不可避免地犯過錯誤:

第一,廣築宮室。《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他在咸陽仿建六國宮殿,又“關中計官三百,關外四百餘",建阿房宮。阿房宮的規模,唐人杜牧在《阿房宮賦》寫了它的宏麗。宋代邵博曾看過其舊址。他覺得看了阿房宮,則漢的“未漢、建章又不足道” 。

第二,求仙藥,信巫士。秦始皇是貪權的。他一面要二世三世地傳位,但又捨不得丟位,想長生不死。他多次派人去東海求不死之藥,以致上當。只要能使自己常生,哪怕二世三世不能繼位,也在所不惜。

第三,焚書坑儒。這是被歷代集中譴責的一個劣跡。其手段也確實太毒辣,造成一代文人的厄運。焚書是李斯的建議。李斯是個“阿意順昌,為利祿計"的沒氣節的人。他看定了始皇帝獨斷的性格,投其所好。始皇“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坑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這是專斷和多疑性格的必然結果。

第四,用人失當。這是他事業上失敗的一個重要環節。章太炎先生在《秦政論》中認為“秦皇微點,獨在起阿房,反以童男女三千人資福諸巫食言,盡坑術士,以說百姓,其他無過"。這漏掉了一個重要環節,王夫之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他說:“秦始皇之宜短祚之手,而莫甚於不知人。非其不察也,惟其好諛也。論國予趙高之手,雖中主不足以存,況胡亥哉。"其實,這不光是好諛,主要是多疑而託病,尉繚走了,蒙恬長期在北邊,太子扶蘇被他趕走,趙高這個醜類因犯罪當誅,而他卻救了下來,並委以重任,留在身邊。李斯是個不堅定分子,以保官保位為目的,對國家沒有責任心。結果,沙丘之謀成功,胡亥襲位,秦的宗室及有功大臣一個一個被殺,終於導致了秦王朝大滅亡。

第五,修築陵墓。秦始皇究竟還是一個比較清醒的人。他雖然千方百計地尋找長生不老藥,但還是承認自己最後是要死去的。他不但“養生泰奢",而且“奉終泰厚"。《議書·谷永傳》、《史記》記他初繼位即修建陵墓,七十萬人修了四十年。

儘管秦始皇想“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但是,“秦始皇為人,天性剛戾自用,“一意得欲從,以為自古莫及己。專任獄史,獄史得親本,“上樂以刑殺為威,天下畏罪持祿,莫敢盡忠。`秦王雖已不問,遂過而不變。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禍。'秦政權雖然滅亡了,但是秦始皇所形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為後世所繼承和發展,開創了一個新時代,“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國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久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王”。


簡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從毛澤東的評點說起

“一代梟雄”漢武帝:雄才大略,開創鼎盛之世

在毛澤東的心目中,漢武帝雖有缺點,但一生銳於進取,不怕繁難,呈現出橫絕四海、包舉宇內的英雄氣象,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他說,“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漢武帝給漢代文化學術的繁榮設置了許多障礙,對後世也產生過極壞的影響。首先,漢武帝從他一即位就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完全結束了我國持續數百年之麼的百家爭鳴的局面。百家爭鳴從春秋末年就開始了,戰國時期達到高潮。秦始皇雖然用嚴厲措施禁止爭鳴,但為時不長,影響不太大,至西漢之初各家各派又活躍起來。而漢武帝卻又象秦始皇一樣,充分利用地主階級專政的國家權力,強制推行一種思想,一家學說,嚴禁其他各家學說的自由發展。有比較、有鬥爭,才有發展。百家爭鳴是文化學術發展的重要條件,扼殺了百家爭鳴,就等於扼殺了文化學術的發展。而且,漢武帝所強制推行的儒術,也不是孔丘創立的儒術,是經過董仲舒用陰陽五行家學說改造過的帶有神學色彩的新儒學。這種新儒學成為用地主階級專政的國家機器強制推行的統治思想,凡與之相違背的思想都被斥之為異端邪說。許多人白首窮經,被弄得神魂顛倒,嚴重地禁錮著人們的思想。這對文化學術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這種處於獨尊地位的新儒學,不但影響了漢代,而且影響了中國近兩千年。

此外,漢武帝重用酷吏,濫施刑罰,迷神仙方士,生活窮奢極欲也是駭人聽聞的,比歷史上任何的昏君和暴君均有過之而無不及。


簡論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從毛澤東的評點說起

“萬世聖雄”唐太宗:聰明一世,能軍無出其右

毛澤東讚揚唐太宗,主要在於唐太宗有軍事才能。毛澤東曾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樣,先守不攻,讓敵人進攻,不準士兵談論進攻的事,談論者殺。他還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唐太宗在剛剛登基稱帝的時候,吸取了隋朝滅亡的原因,唐太宗厲行節約,從不鋪張浪費,大力的發展農業,這也使得百姓們得到了休養生息的機會,當時的唐朝可謂是國泰民安,並且唐太宗在登基之後任用賢良,朝堂之上人才濟濟,並且唐太宗可以虛心接受大臣的建議,不管大臣們說什麼樣的話,只要是對的,對自己有用的,唐太宗都會虛心接受,這也讓唐朝快速的發展,唐朝也迅速的到達鼎盛,唐太宗在軍事方面也有一番成就,親征高句麗,平定了薛延陀,並且將許多的政策都進行了完善。

唐太宗不喜歡空談,是個說到做到的皇帝。為了實施他在新年祝酒詞中提出的治國方略,他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概況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實行重文輕武的政策。早在四處征戰的時期,唐太宗在重視武將的同時,就非常重視招納文人,他身邊的重臣房玄齡、杜如晦和長孫無忌等,都是他做秦王征伐天下的時候招納到自己旗下的,這些人在戰爭年代為唐太宗貢獻了聰明智慧,在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更是聽從了這幾個文人的建議,才取得了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功成之後,他論功行賞,房玄齡的賞賜也在武將之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這幾個文臣包括魏徵的名次都在前面。唐太宗命人收集各類書籍二十多萬冊,創建弘文館。在國內選拔學問淵博、文章練達的人士任學士,負責校正圖集和教授生徒的任務,國家制定新的制度,以及一些大的慶典活動,需要選取禮儀的時候,弘文館有參議的職責,也就是說弘文館有參政議政的功能。

二是廣泛招攬人才。人才是以文治國的基礎,所以唐太宗首先實施了廣泛招納人才的政策。在這之前,世族大家把持著政權,唐太宗選拔人才,卻不重門第,注重德才,這隻要看一下秦王府的文臣武將,就知道了。在當了皇帝以後,唐太宗一如既往堅持他的用人標準。除了自己善於考察、培養和招納人才外,還推廣完善了科舉制度。科舉取士的制度雖然由隋煬帝首創,但當時只是草創,很不完善,而且也沒有形成制度,隋末戰亂,被迫中止。唐太宗重新推廣並把它完善起來,最重要的是把它作為一種選拔幹部的制度延續下來。這種制度顯然擴大了選拔幹部的範圍,使一大批有才能的寒士得以進入統治階層,使新建立的唐朝有了可靠的幹部來源。

三是完善制度。唐太宗雖然延續了隋朝的郡縣制,但他針對過去有些郡縣擁兵自重、稱雄一方的弊端,對一些郡縣進行拆分,並重新組合,把全國劃分為十個道,此招削弱了地方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方便了文官管理。他還在繼承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基礎上,特設政事堂,以方便各部門合議問政。唐太宗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權的文官管理體系。

四是從諫如流。唐太宗善於納諫的故事,人們知道得最多,魏徵是人人盡知的諫官,茲不贅述。唐太宗深知,作為皇帝,居於整個管理體系的最頂端,虛心納諫,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接受了前朝隋煬帝的教訓,他擔心會重蹈隋朝滅亡的覆轍。一個如此小心謹慎的皇帝,本身就有大智慧,又能集思廣益,顯然他的決策質量肯定會很高。

總之,唐太宗不僅把文治作為他登基後的基本國策,還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的選拔任用幹部的制度和機制。他一生兢兢業業,勤政愛民,他培養的幹部,個個盡心盡力,竭忠盡智。在他和他所領導的統治階層的治理之下,大唐帝國很快從戰亂中得到恢復,從而形成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唐太宗在他當政期間,在實行文治的同時,並沒有廢棄武功,他東征西討,征服了很多周邊國家,被尊為“天可汗”。但他的武功,如沒有文治的支撐,可以說肯定會大打折扣。唐太宗文武兼通,並深知文武因時而變的道理,把治國智慧發揮到極致,所以《舊唐書》說他“千載可稱,一人而已”,實不為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