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奧匈帝國被歐洲列強譏笑為“布娃娃帝國主義”。奧匈帝國雖然從人口、國土面積、經濟和軍事方面在歐洲排在前三位,但民族眾多、行政實體分裂、和軍事整合程度低,決定了奧匈帝國大而不強的局面。一碰就散架,好似一個布娃娃。

現在的歐盟雖然在國際上地位很高,表面上看可以同中美俄三國分庭抗禮,但究其本質外強中乾,不過是大號的奧匈帝國。

(一)面積擴大依靠聯盟和聯姻

在民族主義未爆發時,哈布斯堡皇室通過一系列的聯姻和繼承,統治著從萊茵河畔到西烏克蘭的廣袤土地。

到一戰前夕奧匈帝國,國土面積67萬平方公里位居歐洲第二,人口5200萬位居歐洲第三,工業生產總值世界第五。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歐盟主要是通過一系列條約,從《巴黎條約》成立煤鋼共同體到《馬斯特裡赫特條約》成立歐洲聯盟,完成了從經濟共同體到政治共同體的轉變。

截止到2017年英國未脫歐前,歐盟已經擴展到28個成員國,聯盟國土面積438萬平方公里超過印度,人口五億超過美國,國內生產總值17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歐盟和奧匈帝國通過聯盟和聯姻,表面上看可以通過不流血的方式迅速擴張勢力,比通過戰爭來擴張領土經濟損失要小的多。但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內部勢力盤根錯節,難以推進深度整合。

(二)民族眾多,沒有主體民族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奧匈帝國由十一個大的民族,帝國的統治民族日耳曼人佔24%,匈牙利人佔20%,兩者加到一起人口比例仍未過半。

帝國領土分為奧地利為代表的帝國議會皇室領地和匈牙利為代表的聖史蒂芬王冠領地,奧地利部分統治斯洛文尼亞、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加里西亞和達爾馬提亞等地區,匈牙利部分統治斯洛伐克、特蘭西瓦尼亞、克羅地亞,波黑地區由奧地利和匈牙利共同管轄。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歐盟截止到2017年有28個成員國,官方語言24種。其中德國和法國作為歐盟發動機,德國人口8000萬,法國人口6700萬,兩國加在一起還不到歐盟總人口的30%。

歐盟成員國只是交出部分國家主權,主要是貨幣、金融政策、內部市場和外貿政策,使歐盟類似於邦聯。但歐盟不是真正的國家,也無權行使各個國家的主權。

歐盟任何一項政策的推行都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每個成員國都有一票否決權,如《歐盟憲法條約》在2005年被法國和荷蘭否決導致擱淺。

奧匈帝國和歐盟這種鬆散的統治結構,導致統治效率低下,空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但對外不能形成統一的聲音。遇上小國還能憑藉綜合實力以量取勝,對上實力強大的民族國家,就很容易被利用內部矛盾逐個擊破。

(三)軍隊多而不強,指揮混亂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奧匈帝國的軍隊分為帝國國防軍和地方防衛軍。國防軍戰前有三十萬人左右 ,按照指揮語言又分為奧地利團和匈牙利團。

從帝國奧地利部分徵來的士兵,分入使用德語指揮的奧地利團,不管他是捷克人、斯洛文尼亞人、還是意大利人;從帝國匈牙利部分徵來的兵,分入使用匈牙利語指揮的匈牙利團,不管他是否是羅馬尼亞人、波蘭人、烏克蘭人、還是克羅地亞人。

一戰爆發后帝國國防軍補充了大量來自具有民族分離情緒地區的士兵,拒絕戰鬥、投降和譁變成為家常便飯,只有那些來自上下奧地利地區和匈牙利馬扎爾地區的士兵組成的部隊願意為帝國戰鬥。

歐盟—21世紀版的“布娃娃帝國主義”


歐盟成員國絕大部分都是北約成員國,安全方面依靠美國主導的北約。近年來法德兩國與美國的矛盾越來越深,幾次提議組建歐洲軍統一指揮。但因為英國攪屎棍的存在,一直未能組建成功,歐盟其它小國也擔心法德兩國像奧匈帝國的奧地利人和匈牙利人一樣,凌駕於其它各國之上,一直反對破壞這個計劃。

結語:一個政治實體,沒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沒有形成強大的內部向心力,內部像馬賽克拼盤,外表再光鮮亮麗,也不過是個布娃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哪一天沒有了共同利益,布娃娃就會被撕的粉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