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顛覆”到“融合”,在線教育這7年

從“顛覆”到“融合”,在線教育這7年

* 來源:黑板洞察(heibandongcha)

2013年作為在線教育元年,對於整個教育行業來說意義重大,打開了教育行業通向資本的大門,隨後在線教育迎來了第一波資本熱潮,即使面對2015年資本寒冬,教育行業憑藉健康的現金流及抗風險的逆週期能力,在短暫的經濟下行過程中,依然能很快吸引資本的注意,“寒冬”中教育行業的投融資的熱情依然沒有熄滅。投資人和創業者在變化的環境中也在不斷的進化,投資邏輯和公司的盈利造血能力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如今資本正推動教育行業向AI、大數據等方向高歌猛進,“錢荒”貌似對教育行業的投資熱度並未造成很大的影響。那麼這將近7年的時間裡,在線教育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01、從野蠻生長到逐漸規範,在線教育呼嘯而來

根據資料顯示,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突破了千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增長至突破2000億元,達到了2089.1億元。而達成這一目標僅用了三年的時間。曾有投資人表示:“經濟環境越不好,大家會越願意投教育、醫療、娛樂這樣反週期、抗週期領域的項目。而且,教育行業的現金流相對比較好,從一級市場投資角度看,風險相對較低一點,大家都願意去投。”

从“颠覆”到“融合”,在线教育这7年

教育行業在經歷了16年的投融資高峰之後,截止2019年,行業融資事件數明顯呈一個下降趨勢。甚至2019年僅僅發生了332期融資事件,對比去年同期降幅已經迫近50%大關,達到了47%。融資事件的減少已經連續發生三年,與前一年相比,18年下降21%,17年下降10%。投資的浪潮逐漸退卻,資本市場迴歸理性,行業賽道也迎來寒冬。僵局之下如何衝破凍土成為了教育行業最大的課題。

資本加速了行業的發展,我們同時也看到了在線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負面效應。教育既是結果導向,又是過程導向。大量的融資使得在線教育企業過於注重產品用戶數量和用戶活躍度的指標,運營的重心轉向了市場規模的擴張,在這個過程中忽視了“長線思維”的商業審視,包括在教學品質、產業的供應鏈條等方向積累。在線教育用戶並未得以充分培育情況下,資本湧入讓大量機構跟隨,加劇了市場從藍海轉入紅海。

反觀2013年在線教育元年,資本市場湧入,2014~2015年教育行業投融資事件數增長率近乎瘋狂,與現如今的行業狀況形成鮮明對比,不禁令人唏噓。其背後一方面是資本市場的疲軟與理性,另一方面也是賽道頭部企業市場競爭壓力陡增的結果。整個在線教育行業的發展經過資本推動、模式創新、模式驗證後,其行業的成熟度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用一個以在線教育為概念的ppt就能融到資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在線教育馬太效應開始明顯,既無盈利模式又無資本背景的機構舉步維艱,逐漸被市場淘汰,資源更多的向頭部企業傾斜。

隨著互聯網對教育行業的不斷滲透,它們相互學習、融合、提升,我們的學習及教學場景也逐漸的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束縛,知識的獲取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也經歷了不斷碰撞和摩擦,彼此最終都達成了共識:在線教育不會顛覆線下教育,線下教育也不會消亡,兩者是相輔相成,最終相互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教育行業中的底層技術、商業模式、獲客手段,甚至是教師的授課方式都在互聯網的影響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其中,對於教師的影響尤為明顯。

02、在線教育正在改變著教師這個職業的未來

有人認為,與傳統教育相比,在線教育使得學生和老師之間缺乏互動,無法建立感情,難以監管,傳統老師授課的形式也不止於簡單地口頭講述,還會有一些實驗、小組活動、小型比賽等,這都能大大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動腦動手的能力。同時我們還能直觀的感受到,學生與學生之間也同樣缺乏互動。面對這樣的問題,在線教育的教師的開始對業務能力素質以及行業標準進行新的探索。

隨著在線教育的蓬勃發展,“天價”在線教師的新聞也走進了我們的視野。在提升了教師職業收入的同時,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困難。一位資深的在線教育教師稱:“一小時課程通常需30小時備課。線上上課壓力很大,要持續放乾貨維持課堂精彩程度,讓主動性不強的學生也願聽。”

在線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以及線下輔導教培機構都有著巨大的不同。在互聯網平臺上課,關注度非常集中,而且學員或者公眾都有評價的權利,很容易把教師的特點放大,不論是優點還是缺點。所以這對在線教師的教學能力提了極高的要求。傳統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在互聯網教學的環境中沒有絲毫的市場。

對比在線教育的老師來看,踏實負責且有獨到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行業對老師的要求。除了專業素養以外,在線教育行業中的教師還需要擁有選取和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創設教學環境的能力,上網學習輔導的能力,組織學生協調學習的能力等等。同時對於語氣語速、形象習慣、授課節奏、課程內容,甚至“停頓留白”“情緒控制”都提出了嚴格的要求。

呼嘯而來的在線教育改變著教師這個職業的未來。

03、“被迫”線上營業的背後,對在線教育規範標準的渴求

受新冠病毒的影響,同時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教育部鼓勵老師和學生通過在線的方式“在家上學”,數以萬計的在線教師承擔起全國中小學生的教學重任。眾多線下機構和學校將陣地轉移到了線上,老師“被迫”線上營業。

面對病毒突如其來的“遭遇戰”,相信絕大多數線下機構和公立院校都屬於初次接觸在線教育。經驗匱乏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開始在線教育“第一課”,在課程講解、技術操作、課程展現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另一方面,大量用戶需求湧入在線教育行業,在線教育機構的課程和師資水平良莠不齊,必然會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轉型的學校和機構都迫切需要一份標準指南。而這種具有參考價值的手冊,通常情況下會作為各大機構的機密而進行內部分享。即使在網上找到了一些來源模糊的資料,也會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和參考性存疑。

大鉦資本合夥人陳偉豪曾在採訪中表示:“如果說到在線教育,或者說1對1這個賽道的話發展的關鍵點,其實最主要的是把教學工作做好,把老師培訓做好,同時把技術手段提升上去,讓教育變得更有效,這是最主要的。為什麼頭部公司會更有優勢呢?第一,頭部公司可以用最多的資源把教研做好,教研是需要一支很大的團隊來做的,需要投入的資源、精力等遠不是一些小公司可以承擔的,這也是之前提到的規模效應之一。第二,頭部公司的技術團隊能夠真正把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做的非常好。我舉個例子,保證上課的45分鐘到1個小時的時間不要斷網這一件事,很多公司都搞不定。所以這裡麵包含了很多的技術細節,包括基於數據做到千人千面,只有頭部的公司才願意花很多的時間去做這一件事,這樣的話他們的教育效果才會更好的提升。老師的培訓也是一樣,我如果只有二三十個老師當然好培訓,一旦擴張到幾百個老師之後,是否管理的過來?只有成體系了以後,形成一個非常強力的教師管理團隊,去管理成千上萬的老師,這樣經驗積累促成我的教師培訓可以達到最優。這個行業會不會出現贏者通吃,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頭部企業和後面的企業的差距肯定是會拉的開的。”

近日,掌門教育首次公開了自身教師隊伍建設方法論——《在線教師行為規範標準與教學技巧參考指南》,整個內容是基於掌門智能學習平臺的海量教師教學數據和學生學習數據,結合科學理論、數據分析、教師經驗等多重要素編纂而成。對於“被迫”線上營業的機構和學校,起到了不小的助力。

掌門教育創始人兼CEO張翼表示,“打造一支職業素養出眾,教學水平高超的教學隊伍是提升掌門綜合能力重要一環,標準化、系統化的教學標準能夠有效幫助在線教師進一步規範行為習慣,提升在線教師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水平,我們也希望全行業能夠攜手前行,重視教師培養和課程質量提升,共同營造在線教育健康向上的生態環境。”

在當前的特殊時期,這作為一個好的踐行社會責任開端,我們有理由相信,會有更多的在線教育頭部機構一起參與到關於在線教師行為規範標準的討論和制定過程中,同時也會為眾多轉型的機構和學校提供一條更為寬廣清晰的道路。

結語

疫情給在線教育機構的帶來衝擊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越來越規範的要求將促進著整個行業正向發展。政策趨嚴,各個賽道將逐步規範化、體系化,教育行業也將在“市場調節”與“政策管制”的平衡下,進入快速奔跑的合規運行時代。

要在賽道中長久發展,精耕細作,修煉內功才是最主要的趨勢。外部優質資源能夠推動教育公司正向發展,但用戶的認可才是持續發展的核心保障。技術變革造成了教育行業系統化和機構化,除了帶來體量的擴大,還帶來了更好的服務和效果,以及公司運營的正規化,反過來帶給消費者的是更多的安心和安全。更具互動性、更能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教學方式也成為用戶選擇在線教育的首要條件。

對於未來,我們堅定的看好在線教育。畢竟,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天終將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