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中心,為何創始人和鍾南山都不滿意


疾控中心,為何創始人和鍾南山都不滿意


近日,鍾南山院士在一場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談到: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確實暴露出短板,我們CDC(中國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了,是衛健委領導下的部門,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同一天,《中國新聞週刊》發表了題為《高福領導的CDC遇信任危機 疫情後疾控改革往何處去》的報道。

此次疫情,把疾控中心推上風口浪尖。儘管疫情發生後,疾控中心在應對疫情方面發揮了技術支撐等作用,很多人仍把矛頭對準疾控中心,認為其掌握疫情信息卻沒有及時採取處置措施,也沒有及時對外公佈。但從實際情況看,既有公眾誤會的成分,疾控中心也有無奈。

由於疾控中心只是決策支持機構而非決策機構,顯然無權決定疫情信息發佈。由於財政投入下降以及晉升通道不暢,疾控中心人才收入下降、人才流失成為事實,這無疑影響其服務能力。由於社會對疾控的存在價值缺乏理性認識,也造成疾控中心在非疫情期社會地位下降。

在報道中,兩個人的說法令人不安。一個是中國疾控中心創始人李立明,在被問到如今疾控系統的走向是否實現了當初的設想時,他淡淡地說,“不太滿意”。而不滿意的原因,用兩句話來總結是:表面上進步,實質上倒退。在各項事業不斷進步的今天,疾控倒退值得反思。

另一個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近三年來,僅國家疾控中心流失的中青年骨幹就有百人之多,而重點院校畢業生到疾控系統來工作的只有2%。這是疾控中心倒退的縮影。缺少投入和人才,疾控中心顯然無法為公共衛生事業發揮應有作用。


疾控中心,為何創始人和鍾南山都不滿意


如果疾控中心始終保持一種進步的姿態,應對此次疫情可能是另一種局面。無論是鍾南山院士指出的短板——疾控中心地位太低,沒有得到足夠重視,還是上述報道指出疾控中心的無奈與倒退,都值得我們深思。反觀美國等國家,疾控中心直通中央,也能直接向社會通報。

筆者以為,此次疫情暴露出短板,也為消除短板帶來契機。如果我們能吸取此次疫情帶來的教訓,吸收專家關於疾控改革的意見,毋庸置疑,疾控中心在未來應對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將發揮重要作用。如果不吸取教訓加快疾控改革,類似於新冠肺炎疫情可能還會上演。

其實,圍繞疾控改革不缺良策缺決心。比如在去年全國兩會上,有業內人士建議,重新明確國家、省、市、縣(區)各級疾控機構的功能定位勢在必行。還有人建議,應將疾控機構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設備經費、業務經費等全面納入財政保障範圍,及時足額撥付經費……

在上述報道中,多位專家的想法是一定要給予疾控機構以行政權力。鍾南山院士也建議,疾控機構應該有行政權。除需要體制改革外,還需要轉變觀念。“你的預防工作做得越好,就越得不到社會和政府部門的重視”,希望從社會到政府,都能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

其中,讓疾控中心變成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可以直接向中央彙報,不需要逐級上報,也可以直接向社會通報,應該成為疾控改革的當務之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鍾南山院士和上述報道的觀點比較“猛”,但“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值得改革設計者傾聽。

疾控中心,為何創始人和鍾南山都不滿意

◎ 為正義“說話”,為公平“代言”,若喜歡本頭條號評論文章,請您訂閱並批評指正,謝謝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