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杯”——蓋碗

蓋碗是一種上有蓋、下有託,中有碗的漢族茶具。又稱【三才碗、三才杯】蓋為天、託為地、碗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茶托】又稱【茶船】。蓋碗茶文化是從古代民間流傳下來的一種茶道文化,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

“三才杯”——蓋碗

相傳唐代德宗建中年間(780-783),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為了防燙,巧思發明了木盤子來承託茶杯。後來慢慢發展出了一種獨特的茶船文化,也叫蓋碗茶文化。早在漢代畫像中就能找到進食用的托盤。上世紀考古陸續發現託的實物,託的利用時間至少可以確定在東漢之前。東晉顧愷之《列女圖》有明確的杯託和碗託。

“三才杯”——蓋碗

託的材質早期主要有金屬、漆器、石質等,東晉時期出現的青瓷託和碗已經與唐宋時期沒有多少分別,唐代即有法門寺出土的琉璃盞託,宋以後出現木質的所謂漆雕秘閣等等。帶蓋的碗的出現時間也較早,考古發掘證明漢代就有碗上加蓋的器型,但作為專用茶具在宋代才出現,劉松年《攆茶圖》即有裝茶末的帶蓋的碗,且各窯口均有帶蓋的碗出現。此時的茶具只是用做盛茶之用,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泡茶、喝茶用具。

“三才杯”——蓋碗

到明代散茶逐漸流行開來,壺杯的搭配自此一直持續至現代,但蓋碗形制在明代並沒有出現,所以儘管託、蓋都出現較早,但三者全部搭配起來組合成我們現代意義上的蓋碗,還是清代康熙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