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養豬雙加持——新希望有希望嗎?


需要殘忍指出,年營收690億的新希望,稅前利潤總額30億,其中22億來自民生銀行。

那它是一家名義上的農牧企業,實質上的金融企業嗎?

不,並非如此。

一、新希望的經營及財務數據。

1.先看2016年-2018年的核心數據。

飼料、養豬雙加持——新希望有希望嗎?

先看淨資產。淨資產收益率越來越差,呈現連續三年滑坡,這絕對是放棄一家公司最無可辯駁的理由。

再針對扣非淨利潤和經營現金流的匹配說幾句。經營淨現金流中,折舊和資產減值貢獻了大頭,淨利潤流入佔比非常少。因為利潤中投資者收益21.8億(稅前),佔利潤73%,是來自於民生銀行股權投資。

新希望持有民生銀行4.18%股份,2018年民生銀行淨利潤503.3億,按權益比投資收益21.03億,這是利潤中的絕對大頭。銀行的利潤,這個,其實是要打折的。

這也是開篇說到的新希望利潤真的很差。

順便補充一下2011年-2018年新希望的營收、利潤、扣非淨利潤數據。簡單說,這是一汪絕望的死水。

飼料、養豬雙加持——新希望有希望嗎?

順著民生銀行再說幾句。

由於銀行股價普遍破淨,且利潤奇高。所以,凡是想修繕報表的公司,都可以去買一點銀行股,對於增厚利潤有奇效。

需要說得是,在新希望報表上,民生銀行4.18%股份,股權價值是176億,是按民生銀行的淨資產價值計算的。但在市面上,同樣的股份,只賣110.88億。新希望在這方面的會計處理並不保守,總資產、淨資產都相對來說有一定水分

從淨資產與總資產的對比來講,最近三年公司處於擴張狀態——負債率不斷走高。或許這就是公司非常需要發行可轉債的原因。

2.再看2018年年報數據。

這是一家員工61918人的大企業。

飼料、養豬雙加持——新希望有希望嗎?

在資產負債的主要項目中,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商譽等科目都看不到明顯的缺陷,可以說資產還是比較硬了。

唯一不太好的,可能是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這一部分可能大家都不太熟,大致說說。

子公司虧損之後,可抵扣虧損是未來可以用來抵減公司所得稅的,前提是子公司在未來5年能產生盈利。未確認是指公司也無法確認虧損公司未來是否能產生盈利。

資產減值損失則是以後可能會增回來的,這部分或許涉及到生物性資產的處置辦法。我也不太熟,有熟的朋友可以說下,互相交流。

上述數據所體現的是,公司資產水分不多,就是子公司的未來盈利預期這方面,不確定性比較大

再從年報得知,2018年子公司投資新設數十家,不再合併報表數十家,其中註銷十幾家。

還真是一團亂麻。

此外,資產負債中有一個大頭是長期股權投資187.28億,這部分主要是民生銀行股權,上文已經講過,就不多說了。

二、公司業務概況。

先說說營收和毛利方面,公司的業務構成

營收方面,國內貢獻了90%。分行業看,飼料、禽類、豬業、食品分別57%、27%、4.7%、7.9%,還是靠飼料當家。

毛利率方面,國外13%、國內8%,出口更賺錢。分行業看,飼料、禽產品、豬產品、食品分別為7.6%、8.5%、16.23%、12.92%,這一點也印證了雙匯的財報,火腿腸真的賺錢(特別是多加澱粉少加肉的情況下,當然,這是搜主意)。

再看業務情況。

1.飼料業務。飼料業務是通過將外購的飼料添加劑與豆粕、魚粉等蛋白原料和玉米等能量原料混合,生產飼料產品。

新希望產品包括禽料、豬料、水產料和其他料。禽飼料和豬飼料除外部銷售外,還供公司的禽產業鏈及生豬養殖業務使用。

公司飼料銷量位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三。多年保持規模第一,其中禽料全國第一,豬料、水產料及反芻料也位列全國三甲。同時產業鏈向下擴張(養豬、殺豬搞起來)及向增值服務延申(張大爺,養豬需要VVVIP服務不?)。

2.禽類業務。在白羽肉禽業務上育種掌握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

種禽養殖環節是國內第一大父母代鴨苗,第二大商品代雞苗、鴨苗供應商,特別在種鴨繁育領域具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商品代養殖總量已超過3億隻。"中新"北京鴨,2018年先後通過了"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祖代、父母代、商品代的檢測,打破了國外肉鴨品種壟斷我國肉鴨的現狀

自養及委託代養的商品代雞、鴨銷量超過2億隻。

3.養豬業務。截至2018年底,在全國儲備了約2500萬頭的產能佈局,全年生豬出欄數繼續保持在全國上市公司的前4位。

2018年,生豬銷量已達255萬頭,計劃確保2019全年生豬出欄量超過350萬頭,實現全年飼料同比增長超10%。

食品業務只包含豬屠宰、肉製品深加工、中央廚房等細分領域。

4.禽屠宰方面,每年約7億隻的禽屠宰量,約200萬噸的禽肉產銷量,多年來一直高居行業第一位,白羽肉鴨領域尤其明顯。

三、飼料、禽類、豬養殖行業概況。

飼料、屠宰等行業屬於產能過剩、利潤率較低的行業,資金佔用量大。

1.飼料行業。

飼料原料長年高企。自2015年以來,全球主要飼料原料產量長期處於歷史高位。

國內飼料行業已經進入成熟階段,增長速度放緩。2013年到2017年,企業數量從10,000多家下降到7,400多家。飼料產量在2013年首次出現同比下降,2014年-2017年分別同比增長3.8%、1.4%、4.5%、5.9%。2018年,農業農村部重點跟蹤的180家飼料企業前11個月的總產量同比下降2.18%。

受豬瘟影響,飼料源有所縮減,成本有所提升。2018年上半年,飼料原料成本震盪攀升。在非洲豬瘟的背景下,出於動物營養安全的考慮,減少了一些高風險原料,例如地產玉米、豬血、豬骨粉等的使用。

匯率因素對飼料企業影響越來越大。當前飼料生產的原料全球化採購程度越來越深,飼料企業在玉米、大豆、乳清粉、魚粉、DDGS等國外供應為主的飼料原料採購方面,受到匯率影響越來越大。

產品細分,集約化生產是趨勢。在產品上,微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的生物環保型飼料發展迅速,水產料方面沉性顆粒料向浮性膨化料升級,各個品類上都存在的飼餵階段的料種細分。在生產上,高效物流使規模優勢更明顯,專業化車間或專業化生產線使生產品質不斷提升。

產業擴張方式有兩種。向上下游延申和在飼料基礎上提供增值配套服務,是相關企業擴張方式。

2.豬養殖行業。

種豬產能的建設重於育肥產能的建設。目前行業趨勢是大企業從事育種及仔豬生產,農戶專注於育肥環節。

在商品豬育肥環節也存在著公司一體化自養與"公司+農戶"合作養殖兩種主要模式。豬養殖與禽養殖差異在於向下遊屠宰環節縱向整合的程度。

"豬週期"通常是3-5年,但由於行業集中度提升,週期也在拉長。

豬瘟影響其實並沒有想象中大。截至2018年12月,農業農村部對全國400個縣的監測數據顯示,生豬存欄數同比下降4.8%,能繁母豬存欄數同比下降8.3%。

這和18年咱們機場看到豬死一大片的視頻有些不一樣。

2019年年初對全年豬價的預測。豬價2018年上半年一度甚至跌出近8年低價。儘管下半年的非洲豬瘟造成全行業的產能大幅削減,預期將在2019年重啟豬價上行週期。

隨著產能的恢復及2018年底以來的引種逐步增長,2019年下半年的種禽、毛雞毛鴨價格將逐步回落,但禽肉價格將會受到非洲豬瘟導致的豬價、豬肉價格上行的影響而獲得一定的支撐。

現在看,這些預測還是蠻靠譜的。

3.屠宰行業。

禽屠宰環節的資產投入較大,通常由企業完成。

也有部分禽屠宰企業,單純依靠回收市場上的商品代雞鴨用於屠宰,利用商品代雞鴨行情與雞肉鴨肉行情不完全同步的特點,低價收購、高價出售而獲利。此種經營模式並不穩定,很多企業經常因為誤判行情損失慘重。

4.白羽禽產業。

白羽肉禽業務包括白羽肉雞、肉鴨的種禽繁育、商品代禽養殖、以及禽屠宰。

育種環節複雜度高、投資額大,通常由企業完成。企業從國外供應商處引進"曾祖代"種禽

,在國內進行祖代、父母代育種,產出商品代雞苗、鴨苗。有企業向上遊擴展,到祖代。

禽生長週期短,養殖技術較低,投資門檻較低。國內禽養殖規模化程度高,企業相比養殖戶通並不存在明顯的技術與效率差異。

通常條件下,企業親自運營商品代養殖的意義,更多地是在於對下游食品產業提出的更高要求,即通過全程可控確保食品安全。

當前,國內白羽肉禽產業在近年經歷多輪週期性成長之後,進入了一個養殖-屠宰結構再平衡的階段。

禽產業上一輪的週期高點始於2016年,刺激了全行業產能的增加。

2017年初開始,過剩產能疊加H7N9流感疫情影響,行情進入低谷。

2017年夏環保嚴管,禁養區和限養區劃定,拆除了一大批養殖棚舍,進一步削減禽養殖產能,造成2018年以來禽屠宰產能短缺,以及禽養殖環節的價格上漲與利潤恢復。

短期看,白羽肉禽業務的重要機遇是抓住環保升級的要求;長期看,養殖與屠宰環節形成協同,銷售端實現渠道升級,得到更高溢價才是王道。

四、總結。

財務方面,我只觀察了比較關鍵的數據,以及大致看了下資產負債表裡的重點項目(畢竟這些是家底)。

有三點所得。

1.從營收來講。2011年-2018年公司營收未再增長,這點和財報中所說飼料、禽養殖、畜養殖行業已成熟高度匹配。

也就是說,在未來,新希望絕對不是成長股。目前的發展,頂多是在存量市場擴大市佔率而已,屬於紅海市場。

這一點的意義,在於指導我們投資汽車股。未來的汽車行業,如果公司不能出海,差不多也要進入紅海市場了,相當於從春秋時代進入戰國爭霸。

春秋時代是大國吞併小國以及開荒(開荒最多的是秦),戰國時代大國之間互相掠奪。很顯然,前一種模式下成長、壯大要輕鬆得多。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不是不再增長的行業,其中的企業我們都應該放棄呢,這是個問題。

2.從利潤來講。很難相信,作為飼料界國內一哥,刨除民生銀行投資收益之外,竟然不掙錢。這很不合常理,一個大廠,在規模優勢、定價權優勢加成下,竟然不賺錢

如果這是合理的,那同行業其他小公司不是都應該犧牲才對嗎?然而並沒有。

更奇葩的是,這種不掙錢的狀態還維持了多年。

所以,在這種違反常識的狀態下,我們有理由懷疑新希望的進貨成本,以及各種費用得合理性。

即便單純拿未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中14億可抵扣虧損與8億資產簡直損失來看,其中貓膩也不小。

更不要說一年幾十家的子公司新設,與幾乎相等規模的子公司不再並表乃至註銷了。

對於這種有違常識的公司,或許需要做的就是兩個字——遠離

3.龍頭企業對於行業的認識,是新希望年報裡最出彩的部分。

我很早之前都知道種群退化這種說法,人類對動植物的良品選育是一種更自然的基因挑選。

但在自然狀態下,隨著繁殖的持續,種群是會退化的。

比如商品禽的母代在繁殖多少次之後優良性狀會消失,甚至商品禽類的祖代也會在繁殖多少代之後種群退化,這時候種群的曾祖代就凸現出價值來了。

在行業描述中,講到國內育種企業目前只延伸到祖代,也就是說沒有涉及到曾祖代這一輩。這些最核心、最尖端的商品禽蓄的基因庫依然掌握在外企手中。

國力之間的差距,不止在於芯片,甚至連甜皮鴨的源頭,也是。這裡並不絕對,我知道美國的主流鴨種和咱們這邊的鴨種不一樣,他們喜歡吃胸大的鴨,咱們喜歡吃皮厚的鴨。

最後分享一個小知識。

新希望的公豬保質期18個月,母豬保質期36個月。看到這個我笑了好一會兒,哈哈哈哈。

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